第六十九章 反客爲主_224

作者:三合一咖啡
“江東偏居東南一隅,北有長江橫跨隔絕中原。

  在長江以北,有江北三郡,西爲廬江郡,中爲淮南郡,東爲廣陵郡。

  三郡接壤,橫跨數千裏疆域,在曹公之手,乃是其制衡君侯的三把利劍。

  但若三郡爲君侯所握,三郡一體後,可成長江下游之兜鍪,共同拱衛江東。

  三郡中,君侯已經佔有廬江郡,而淮南郡現爲揚州刺史劉馥所治,廣陵郡爲陳登所治。

  衆人皆議北方爭雄之時,應趁淮南兵力空虛,先取淮南,統以爲不然。”

  “三郡中東爲廣陵郡,與吳郡互相倚望,陳登若派兵渡江,不出五日,大軍即可抵擋毗陵。十日內,大軍可至吳縣,此乃君侯心腹之害,君侯不可不早圖之。”

  “廣陵太守陳登,沈深有大略,在廣陵一地恩威並行,甚得民心,統又聽聞其心有大志,常有吞併江東之志。

  如此英豪據兵居君侯榻側,君侯又豈能枉顧。今曹公無力南顧,陳登失去外援,實乃天賜良機,君侯應趁此良機討滅陳登,佔據廣陵,早絕後患。”

  “且廣陵居淮南之右,乃在其腹背,若君侯先進兵淮南,假使君侯佔據淮南,陳登只需派一軍突襲歷陽,即可分割淮南與江東的聯繫,將淮南一地隔絕在江北。

  那時就算君侯佔據淮南又有何益處,終復爲北方英雄所得也。”

  “故統認爲,欲圖淮南必先圖廣陵。”

  “此乃統之平淮策第一步。”

  龐統說完後,孫翊臉上浮現抑制不住的笑容。

  歐力給,歐力給呀。

  先取廣陵不但有龐統以上說的幾點原因,還有一點很重要。

  廣陵雖屬徐州,但是他遠離中原,乃是和江東最接近的一個郡。

  就算孫翊拿下了廣陵,也不會太刺激到曹操,避免他掀桌子,來個一起玩完。

  在龐統說完後,他又緊接着說了他平淮策的第二步,他說道,“平淮策第二步乃亂淮。”

  “議者皆論曹公因爲對抗袁紹,故而兵力皆在北,導致淮南無重兵良將鎮守,故爲攻取淮南之良機,實則不然。

  曹公不在淮南佈置精兵良將,乃是因爲淮南一地殘破,形如一片廢墟,根本沒有糧食奉養兵馬。

  故而曹公令有治政之才的劉馥安撫東南,乃是爲了養淮南之生氣,以圖後效。”

  “由此可見,君侯進攻淮南之最好良機,實質因爲淮南一地殘破。”

  孫翊點點頭,曹操明知淮南一地如此重要,爲何不派良將精兵鎮守?

  要知爲了防備劉表,他可是派了曹仁鎮守宛城,扼守着劉表北進的要道,同時爲他防備着汝南一地。

  曹操兵不少,他破青州黃巾之後,單單這一戰就受降了三十餘萬人,而且這全都是青壯。更何況後期戰勝其他人後受降的兵馬了。

  他良將就更多了,但是他缺少糧食。

  曹操雖然早早開始屯田,糧食收穫也很多,但是他連年征戰,加之招攬安撫流民,導致他的糧食根本就是入不敷出的。

  爲了打官渡之戰,更是耗盡了他的所有庫存。

  而淮南一地被袁術禍害的太慘了,江淮間歌謠唱道,“持金易米,米貴於金”,史書記載“百姓飢窮,以桑椹蝗蟲爲乾飯。”

  可見如今淮南一地的殘破。

  要是派精兵良將前去鎮守淮南,根本養不活。

  故而他先讓劉馥來,先讓劉馥在淮南發展內政,恢復生產,爲他以後派良將精兵打下基礎,例如後期鎮守淮南的張遼、李典。

  宛城因爲早拿下來,還有點糧食基礎,纔有曹仁率精兵鎮守那裏。

  同理關中一地也是如此,他派了政治能力滿分的鐘繇去。

  孫翊對龐統言道,“士元所言,孤十分認同,然士元亂淮一計,又是何意呢?”

  “淮南接鄰豫徐兩州,君侯若此時拿下淮南,曹公定然不會坐視不理,一動而牽全身,後果不可預料。

  況且淮南殘破,就算君侯現時拿下,鎮守淮南一事也會頗爲艱難。”

  “但淮南一地又不可棄之不顧,既然淮南殘破乃是大利君侯的良機,君侯要做的便是延續這個良機,以圖來日之效。”

  劉馥現在在淮南瘋狂種田,他政治能力也是快點滿了,種田能力堪稱大神,要想延緩其種田的進程,怕是不易。

  孫翊身體繼續前傾,他急切地問道,“計將安出!”

  龐統微微一笑,說出了他平淮策最精華的部分,

  “凡攻取之道,從亂者始。當今惟使淮南一地亂,方纔利將來圖。

  淮南一地南北縱橫千里,劉馥兵少,定然防備空虛。君侯應先從其少備處先撓之,劉馥備東則撓西,備西則撓東,彼必奔走以救其弊。

  劉馥奔走之間,可以知彼之虛實,衆之強弱,攻虛擊弱,則無所不利矣。

  攻虛擊弱之法,不必大舉兵馬,但以輕兵撓之。

  劉馥受曹公重任,知我師入其地,必大發州兵以來應;數大發則彼兵困而糧竭,一不大發,則我可乘虛而毀其田、散其民,敗其政!

  幾月之後,則淮南各縣,窮困更甚矣。

  人皆向生畏死,君侯取廣陵之後,可在廣陵、廬江二郡同開屯田,以糧食相誘淮南民衆而來。

  民衆不附,劉馥何以聚糧乎?無以聚糧,北兵南下淮南,以何物食?

  無民無糧,劉馥又有何能力築堅城阻君侯大軍乎?

  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則知彼情狀者,願爲君侯之間諜,知彼山川者,願爲君侯先導。

  至那時,淮南雖名爲曹公之地,但已行我堅壁清野之實。

  此計既可規避此時取淮南之隱患,又可收實據淮南之利,乃統所獻反客爲主之亂淮之計也。”

  孫翊聽完龐統此計後,忍不住撫掌大笑,他盛讚龐統道,“論奇謀,士元堪稱孤座下第一人。”

  龐統的這個計策可謂是完美解決了他目前的困擾。

  而且按照龐統的這個計策,淮南一地中劉馥好不容易積聚的民衆都會爲孫翊做嫁衣,源源不斷流入廬江、廣陵兩郡之中。

  待將來孫翊佔據淮南後,再將這些人口遷往淮南充實,徹底鞏固孫翊在淮南的根基。

  不然像之前有些臣子提議的那樣,拿下淮南後,遷徙江東人口北上,這簡直是荒謬,江東人口本來就地廣人稀,還往淮南遷徙人口。

  更有甚者提議,拿下淮南後,直接去徐州掠奪人口

  這是把曹老闆和袁董事長兩個人當做死人呀。

  贊完龐統後,孫翊突然想到一點,要想實施龐統的這個反客爲主之策,前提是要有高機動力的兵馬。

  孫翊手中是有五千騎兵不錯,但淮南郡太大,恐怕不夠。

  因此他問詢龐統道,“孤雖有五千騎軍,但若想實施士元這個計策,恐怕不足。”

  龐統卻早有腹稿在胸,他拱手對孫翊言道,“淮南一郡雖在江北,但水域豐盛之處不少,正是利於江東運兵之處也。”

  被龐統這麼一提醒,他才恍然過來,他這是燈下黑了。

  淮南一地雖然多爲平原,但水系也不少,雖沒有江東密集,無法讓水軍在淮南形成壓制性的優勢,但運輸兵馬卻快速便捷。

  船當然沒辦法上岸,但人可以呀。

  江東兵馬本就是水陸兩棲的優秀步兵,江東步兵還有一個優點,他們耐力好,善於短途奔襲。

  而且根本不需要每個月都去騷擾劉馥,分別在其糧食種植、收穫的季節去就好。

  龐統考慮的面面俱到,孫翊只能言道,“善。”

  接着他又對龐統言道,“孤今命你爲軍師校尉,以後就在孤身邊謀劃軍機,參贊軍務。”

  龐統笑拜道,“唯。”

  孫翊對龐跑跑可沒有問一下這個官職滿意不,不滿意也要留下來。

  而後他讓龐統先回偏廳,讓其待會午時用餐時,和周瑜、魯肅二人與孫翊的家人一起用餐。

  與孫翊家人一起用餐,這是比合案對飲更讓臣子感到尊榮的恩寵。

  這可以體現孫翊對魯肅和龐統二人的看重。

  他們二人不僅僅是大才,還是孫翊在這個時代的第一批嫡系班底。

  這時代一般是兩餐制,分爲早晚兩餐,但前世孫翊可是一日三餐還要外加下午茶及夜宵的男孩,一日兩餐怎麼受得了。

  於是他繼位後,就把這個用餐規則改了,改爲一日三餐。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現在整個吳縣都在慢慢習慣着一日三餐的用餐制。

  在龐統走後,孫翊手指摩擦着酒杯,他現在心情很好。

  在今日召見魯肅、龐統兩位大才之後,孫翊結合自身對官渡一戰結果的先知,初步得出了一個短期戰略:

  先取廣陵,再用龐統的策略亂淮、然後在廬江、廣陵兩地慢慢積蓄實力,同時伺機吞併江夏,敲開荊州的西門戶。

  而後在曹操戰勝袁紹,要進一步吞併河北之時,出兵拿下淮南,威脅曹操背後,令其兩面受敵,不讓其再繼續壯大

  至於更長遠的戰略,就要看後來的局勢怎麼變化了。

  要因時制宜。

  在心中思慮淮南的孫翊,這時想起來一件事。

  那時孫翊給曹操寫了一封信,曹操看後給他回了一封信,回信中內容是:

  “足下今日,已成孤憂。

  善持善持,淮南相見。”

  孫翊在收到這份回信時還在廬江。

  那時他正在計劃討越大計和屯田的事宜,煩心的很,於是便隨便回了一封信給曹操。

  可是在那之後曹操再也沒有回信過來,這讓孫翊還吐槽了曹阿瞞一頓。

  前世時,孫翊最討厭微信聊天時人突然消失,連句我去洗澡了都不敷衍一下。

  現在曹操又給他整這麼一出,他直吐槽曹操這個網友素質不咋地。

  至於孫翊的回信是什麼呢?

  他回的是,

  “別浪。”

  他也不知道曹孟德看懂沒。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