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以戰養戰

作者:三合一咖啡
“全柔此人雖有武略,叛亂初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吳侯何許人也?”

  “其深知兵法,在其得知全柔叛亂後,即用三面合圍平叛之策,此策可謂一劍封喉之策。

  之前江東有探報送來,言及吳侯舅兄徐琨大敗全柔所部於涇縣城外,此即爲例證。”

  “有此涇縣大敗,全柔戰兵損失過半,更重要的是其叛亂之勢已顯頹勢。

  此正當奮勇而進,一鼓作氣平定全柔叛亂的良機。

  但從那戰之後,全柔避而不戰,吳侯卻再未糾集大軍進行攻城,此不爲疑乎?”

  “縱使吳侯一時失察,但江東多英才,周公瑾萬人之英,太史子義世之良將,魯子敬天下奇士,龐士元南士冠冕,

  此皆吳侯心腹之輩爾,一人失察不爲疑,豈有衆人皆失察之理乎?”

  “依吾觀吳侯爲人料之,吳侯此舉並非失察,乃是有意爲之。

  其並不想馬上平定全柔之亂。”

  “再者,荊州劉表派重兵攻打柴桑,柴桑一地至關重要,吳侯卻除了一開始派出的三千援兵之外,後續再無援兵,此不爲疑乎?”

  “數萬荊州材士,兵圍柴桑已經頗多時日。

  若是說吳侯一開始未及時派出援軍,乃是因爲劉表派兵突襲柴桑所料不及所致,但如此時日之下,吳侯不可能不會再派出援軍支援柴桑。”

  “自吳侯掃滅山越以來,其得山越精兵數萬。

  張子布有蕭侯之才,時以半年,以他的理政之能,這數萬山越精兵應當已經臣服吳侯。

  江東境內雖有全柔之亂,但山越之亂已除,吳侯完全有兵力且無後顧之憂可以派兵支援柴桑。

  此種情理之事,吳侯卻不爲之,此爲二疑。”

  “有這二處疑點在,故臣料之,現今江東雖明面處於內憂外患之中,但實情必定不會那麼簡單。”

  “吳侯一定在籌劃更大的事。”

  曹操認真聽完了賈詡的分析,這時荀攸也出身對曹操言道,

  “文和所言有理,南征孫翊之事不可爲之。”

  曹操問詢賈詡,荀攸二人道,“二卿可知三郎在籌劃何事乎?”

  賈詡與荀攸齊齊搖搖頭。

  他們雖然根據一些蛛絲馬跡,可以猜到孫翊有更大的圖謀。

  但他們終究不是神人,不能光憑一些蛛絲馬跡就猜出孫翊的意圖。

  曹操見賈詡荀攸搖頭,他又將目光移向其他衆臣,劉曄,曹洪,張遼,蔣濟,董昭,夏侯淵等,他們也都紛紛搖了搖頭。

  曹操見所有臣下皆是不明就裏,他不失望反而笑道,

  “你們不明並非是你們智略短缺,乃是你們是臣,而不是主。”

  “外敵入侵,擊退之乃是大功。”

  “內有叛亂,平定之乃是大威。”

  “此二事皆是爲主者提升威望,穩定人心之大利之事。

  而如今三郎放着這二事不去做,反而放任這二事發展,這是爲何?”

  “一名高明的獵人,不想獵豺狼,那他一定是想要獵殺虎豹。”

  “對於主上來說,能比擊退外敵與平定叛亂,更讓他感到興趣的唯有開疆拓土之功。”

  曹操此話一說,衆臣皆驚。

  因爲這實在有點匪夷所思。

  在內有叛亂和外敵入侵的情況下,不先解決這兩件大事,這位吳侯還想着開疆擴土,莫不是瘋了?

  曹操接着說道,“雖然孤也猜不出三郎究竟是想開何處的疆,擴何處的土,可能是淮南,可能是交州,可能是徐州,亦可能是那荊州,

  但孤卻很清楚,那個孫家三郎的心大的很呢。”

  曹操坐於馬上,他擡起頭,伸出一隻手圈作圓圈,將天上那已經即將落下的夕陽,握在手中。

  他有點唏噓的說道,“這小子,快成精了。”

  夕陽的餘暉映照在一身黑衣的曹操身上,顯得他整個人充滿了睿智。

  “先前孤早有南征之念,爲的不是一舉拿下江東,只是想遏制一下他的發展。

  他繼位以來的表現太耀眼了,孤不能再讓其可以安然的發展下去。”

  “不然遲早會是孤的生死大敵。”

  “只是之前北方戰事正危,孤騰不出手來。

  但如今本初實力大損,至少半年內無法再度南下。

  在此千載難逢時機,若孤只是將目光專注於北方,只是呆在許都坐視其發展,那麼遲早有一天,南方恐不爲大漢所有矣。”

  “不管他現在有何籌劃,有大籌劃必用大軍。

  這時纔是其最虛弱的時候,他絕對想不到孤在官渡大勝後,會突然率軍南下。

  若是他想謀取的的淮南,我軍南下正好可以守備淮南,若是他想西進或是南征,那麼孤就打下他的廣陵,廬江二郡,讓其元氣大傷。”

  “當年本初犯得錯,孤絕不會犯。”

  說到此,曹氏的衆臣已經知道了曹操南征孫翊的心意已定。

  既然曹操的心意已定,那麼衆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爲曹操的這番心意查缺補漏。

  而這一點,在場衆人有誰又比得上荀攸呢?

  荀攸思考一番後說道,“官渡一戰,我軍雖然損傷甚多,但是多爲步兵,騎兵並未受到多大的折損。

  而如今袁紹短時間內不敢再度南下,司空就可聚集守備各地的騎兵,共同南征,徵集之下,三萬餘騎兵自是能湊齊的。”

  “如今正值隆冬,淮泗地區水系斷絕的甚多,就算有些未斷絕的水系,其水量也較往常來說大大減少。

  只要我軍的騎兵不入一些水澤豐茂之地,就無甚大險。”

  “如今唯一所憂者,乃是糧草。”

  官渡一戰中,曹軍與袁軍的野戰次數不多,多是攻堅戰,所以雙方的騎兵上場機會不多。

  再者曹操本來就不缺少精兵,他缺少的是糧草。

  因爲糧草短缺,所以他之前沒辦法匯聚大兵團,只能將兵馬分散各地,降低缺糧的壓力。

  官渡一戰曹操雖然取勝了,取得了袁軍大營中的部分糧草,但這隻能暫時解救一時,沒辦法支持曹軍遠征。

  這點的確是如今曹軍最大的困局。

  但一會兒後,荀攸就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

  “今年初,吳侯在廬江大開屯田之政,爲了要安撫各地流民,廬江郡各縣皆有屯田之處。

  我軍沒有糧草支持長時間作戰,但吳侯有。”

  “明公可就食於敵,以戰養戰!”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