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南洋威脅論
《紐約時報》派出了專業的記者團隊,從多個角度深入剖析了南洋閱兵的背後故事。
從方陣的整齊劃一,到士兵們的精神風貌,再到各種先進武器裝備的展示,都成爲了他們報道的重點。
《泰晤士報》作爲英國的老牌報紙,也不甘示弱。
他們用獨特的視角,從國際關係的角度出發,分析了南洋閱兵對於全球軍事格局的影響。
他們認爲,南洋這次閱兵不僅展示了自身的軍事實力,更向全世界宣告了一個新興軍事強國的崛起。
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主流報刊都頭版頭條的刊載了南洋閱兵的盛況。
在衆多方陣中,龍組、火箭部隊和重型合成裝甲旅無疑是最受矚目的存在。
龍組作爲南洋的精銳特種部隊,代表着南洋在單兵作戰方面的頂尖水平。他們的出現讓全球都爲之震驚,因爲他們的作戰能力和戰鬥經驗都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火箭部隊則展示了南洋在遠程打擊方面的強大實力。
先進的導彈技術和精準的打擊能力,能夠在千里之外對敵人進行致命打擊。這無疑讓南洋在國際軍事舞臺上佔據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最後重型合成裝甲旅則是南洋在集團作戰方面的代表。
擁有先進的裝甲車輛和火力裝備,能夠在戰場上形成強大的衝擊力。他們的出現讓全球都看到了南洋在現代化戰爭中的強大實力。
這次南洋閱兵無疑再次證明了南洋在軍事領域的領先地位。
隨着閱兵儀式的莊嚴落幕,各國領導人和媒體紛紛爲南洋展現的強大軍事力量所震撼。
整齊劃一的步伐,震耳欲聾的口號,以及那些閃耀着光芒的尖端武器,都在無聲地宣告着南洋的崛起。
然而,在這一片讚歎聲中,也夾雜着一些不和諧的聲音,那就是國際上日益盛行的“南洋威脅論”。
“南洋威脅論”並非空穴來風,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幾年前。最初,是由英國的權威媒體《泰晤士報》提出的。
這家有着悠久歷史和廣泛影響力的報紙,在分析國際局勢時,總是能夠引起廣泛的關注。
在二戰結束後不久,《泰晤士報》就結合戰後的一系列戰爭和衝突,開始對南洋的軍事擴張和地區控制力進行深入研究。
隨着時間的推移,南洋經過持續不斷地戰爭,其控制區域也在不斷擴大。
這種趨勢讓一些國家開始感到不安。他們認爲,南洋的軍事擴張可能會威脅到他們的利益和安全。因此,“南洋威脅論”逐漸在國際上流傳開來。
而《泰晤士報》作爲這一理論的發源地,更是不斷加強對南洋的關注和報道。
他們通過收集和分析各種數據和信息,進一步論證了南洋的威脅性。
在他們的報道中,南洋被描繪成一個野心勃勃、不斷擴張的軍事大國,其目的就是爲了稱霸世界。
在這種氛圍下,“南洋威脅論”逐漸成爲了國際社會上的一個熱門話題。
許多國家開始重新審視與南洋的關係,並加強了對南洋的防範和制約。
然而,南洋政府對此卻表示強烈不滿和反駁。他們認爲,“南洋威脅論”完全是毫無根據的誹謗和污衊,是對南洋國家主權和尊嚴的嚴重侵犯。
儘管如此,“南洋威脅論”仍然在國際上持續發酵。
尤其是這次南洋閱兵,讓這股威脅論的論調甚囂塵上。
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理論或觀點,更是反映了國際社會對南洋崛起的一種擔憂和不安。
“怎麼樣?我的皇帝陛下,這“威脅論”一出可是很影響我們的華人計劃。”李明軒這天晚上,忙完白天的十週年建國慶典的收尾工作,跟着劉言一起來到了日月宮。
一是關於處理這股在國際上盛行的南洋威脅論;二是爲了深入交流下接下來的行政改革。
雖然現在劉銘華已經放下了所有的職務,但是作爲開國領導人,他在南洋還是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一些大的事務,只要劉銘華在南洋,李明軒還是會找劉銘華一起商討,一方面是爲了讓自己這位老搭檔的才能荒廢了;另一方面是爲了交流交流感情。
於公於私,李明軒的這種行爲讓劉銘華心裏十分受用。
劉銘華放下手中的報紙,看着進門的李明軒,招呼劉言在一旁伺候倒茶。
“我的大丞相,還有難住你的問題嗎?你找我來是不是有什麼大動作啊。”
劉銘華一眼看出李明軒的想法。
“言言,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
李明軒沒回答劉銘華的話,而是接過劉言的茶,靠起他來。
“老爸,李叔,其實對於西方媒體鼓吹的“南洋威脅論”,我們任何的反駁都是無用的,都是蒼白的,因爲不管我們怎麼說,他們都會“鼓吹南洋威脅論”。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
劉言停了下,看了眼劉銘華和李明軒。
“繼續。”
劉銘華看到兒子看過來,沒發表看法,讓他繼續說下去。
“我認爲,南洋只有用一些實際行動,才能壓住這波輿論。”
“奧,你說的實際行動是什麼。”
李明軒笑着追問道。
“裁兵。”
劉言毫不猶豫的說出兩個字。
“明軒,這是不是你來此的目的啊。”
劉銘華笑着看了眼李明軒問道。
“哈哈,的確是我的目的。”他擡頭,看了眼身邊的劉言說道。
這幾年來,南洋的軍隊規模逐漸擴大,成爲了國內財政開支的重要一環。
“南洋現在供養的軍隊太大了。”
李明軒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無奈。
“現在南洋在冊的總兵力達到近300萬,雖然比之建國時的700萬少了很多,但300萬依然是個天文數字。”
“每年南洋用於軍隊的財政可是將近百分之8,達到100億星幣。”
李明軒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
“這在全世界都是一個很高的比例,除了正在戰爭的國家,南洋的軍費佔比只比美蘇略低。”
“其實,這麼大的軍隊對我們現在的南洋完全沒必要。”
李明軒的眼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因爲現在南洋的軍隊正在向科技化、機械化轉變,而不是人海戰術。”
李明軒一口氣說出了現在南洋軍隊的現狀,顯然,這個問題已經在他心中縈繞了很久。
“我們需要的是一支精銳的、高效、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素質軍隊。”
李明軒最後說出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