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敬之暗恚夏公驕

作者:趙子曰
王君廓所部伏兵,分從三面殺出。

  持矛、刀的步卒在前,弓箭手居中;再後是剛上馬的騎兵。

  弓箭手一邊往前衝,一邊射箭。

  卻這箭矢,頗多火箭,而在王君廓營外,之前席地而眠的千餘盜賊,睡時身下墊的有乾草,並有成堆原先被元君寶、元仲文等以爲是用來燒火的柴火,乾草、柴火頓被引燃!

  火勢蔓延,擁擠着往營內衝的唐軍將士措手不及,一下身陷火海。烈焰翻騰,濃煙滾滾,唐軍將士驚慌大叫,亂成一團。火焰舔舐着他們的衣甲,皮肉焦灼,慘叫聲此起彼伏。

  元君寶、元仲文身不由己,還在被部曲推着往營內去,回顧看之,見身後已成火海,肆意燎燒其部尚未入營的將士們,又聽見戰馬奔踏的聲音,擡頭見是數百王君廓部的鐵騎,越過了弓箭手、步卒,打着尖銳的唿哨殺來,塵土飛揚。兩人皆是心中明瞭,此戰已成敗局!

  柴靜的提醒,回到元君寶心頭,他目眥欲裂,大罵叫道:“直娘賊!真狡詐之徒!”

  元仲文轉馬回頭,驅散兵士,艱難地到了元君寶近處,叫道:“將軍!趕緊撤吧!”

  營中也響起了鼓聲。

  王君廓不僅在營外設了伏兵,在營中也留置了精銳。

  鼓聲急促,營內數百悍卒在王君愕的督率下,如猛虎出籠,當頭迎擊亂七八糟的唐軍。前有敵軍攔截,後有烈火追逼、敵騎將至,此個關頭,卻怎麼撤?

  王君廓部內外夾擊,遂大敗元君寶、元仲文部。

  幸得親兵拼死相護,元君寶、元仲文乃才勉強殺出一條血路,得以突圍而出。

  兩人狼狽不堪,逃出了十餘里,方敢稍停,回首望去,遠處火光沖天,慘嚎聲隱約仍然可聞!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兩位元將軍臉色蒼白,垂頭喪氣,滿是懊悔與不甘。可也無可奈何,只得繼續南逃,一路收攏殘兵,五千兵馬,只剩兩千餘衆,還蒲阪請罪去也,不需多提。

  這一仗,王君廓的兵力如果再多些,徹底圍殲元君寶、元仲文部並非難事。然而,兵力有限,未能全殲,——加上虞鄉羣盜的部曲,王君廓是有萬人之衆,可真正能用的其實只有他本部的三千精兵,又少騎兵,才數百騎,故而不好打殲滅戰,但亦令來襲之兩元部元氣大傷。

  撲滅了火勢,傳下命令,令清理戰場,檢點殺俘,統計傷亡,救治傷員,王君廓策馬於火光餘燼中巡視戰場,洋洋得意,顧與趕來稟報戰果的王君愕等笑道:“老子向大王保證,三千兵馬,老子就足能扼住虞鄉,便是獨孤懷恩來犯,老子也不懼他時,君愕,你還勸俺,不要輕敵,最好是問大王再多要兵馬!怎麼樣?老子是不是三千兵,就他孃的威震唐軍?”

  王君愕拱手笑道:“賢兄神勇,小弟佩服!只是唐軍雖敗,也許還會再攻,還需謹慎。”

  王君廓哈哈笑道:“再攻又何懼?獨孤懷恩這小子,要敢再來,老子再給他個有來無回!”言罷,揮鞭朝南邊一指,豪氣干雲,左近諸將見狀,士氣爲之大振,笑聲中,轟然俱皆應是。

  唯有一人,面色不快,默然不語。

  王君廓目光落在此人臉上,從馬上跳下,到他身邊,握住了他的手,假惺惺地說道:“王兄,此戰之勝,你與諸兄所部誘唐軍那倆蠢貨入俺計中,功不可沒。你們的大功,俺今日就報與大王。大王不日定就會有重賞。老子打仗,從來不貪沒有功之臣的功勞,你且安心。”

  這人可不就是王敬之。

  原來王君廓以王敬之等部盜賊爲餌,誘唐軍攻營,自將本部精卒設伏在外的這一計策,他事先並未與王敬之等虞鄉盜首說。——爲何不說?只從起先宿眠營外的千餘盜賊死了多少,他們先被唐軍砍殺,接着被火燒,又接着被衝鋒的王君廓部騎兵、步卒誤殺誤傷,加上自相踐踏,屍橫遍野,死傷泰半,就可知道,若是說了,這些盜賊肯定不幹。

  王敬之心中不忿,知被利用,卻不敢發作,只得抽搐着眼角,鼓起腮幫子又落下,強顏歡笑,答道:“多謝將軍擡舉,敬之感激不盡。今日此戰,敬之等只是微功,頭功當屬將軍。”

  則又說了,王君廓爲何知道元君寶、元仲文今早來襲?只因他早早地在蒲阪設下斥候,日夜監視唐軍動向,因能提前得知敵情,從容佈陣。

  王君廓親熱地拍了拍王敬之的肩膀,在諸將中尋到另外兩個盜首,拉過來,也拍了拍他倆的肩膀,呵呵笑道:“大王向來獎罰嚴明!諸兄所部,今日一戰,小有折損,但打仗嘛,傷亡在所難免。以些許傷亡,換來大王賞譽,俺竊爲諸兄計量,實乃划算之極。你們說,是不是?”

  王敬之等還能說甚麼?口不應心,應道:“是。”

  王君廓見衆人應聲,又自度今日之戰,殲滅了唐軍千餘,功勞不小,心中更是得意,便高聲宣佈:“今日慶功,全軍犒賞!明日再整兵馬,防備唐軍反撲。”

  ——元君寶、元仲文部共五千兵馬,他倆收攏得了殘兵兩千餘,按此來說,王君廓應是殲滅了兩千多唐兵纔對,怎他戰果纔有千餘?原因也很簡單。兩千多殘兵是元君寶、元仲文暫時收攏得到的,還有千餘逃出了包圍的潰卒,尚未及時歸隊。

  當日慶功不提,呈給李善道的捷報送出,也無須多言。

  只說元君寶、元仲文逃還至蒲阪,狼狽不堪,向孤獨懷恩稟報戰敗詳情。獨孤懷恩驚震非常,趕緊召集韋義節、柴靜等再議對策。商討了半日,包括柴靜在內,無人再有計策可獻。只好一面上書李淵,輕描淡寫地奏稱“小敗了一陣”,請求李淵儘快增援;一面加強蒲阪軍營的防務,既防城內的堯君素部,又防王君廓部;並斥候連遣,偵探李善道部漢軍主力的舉止。

  ……

  河東郡南北、東西最寬處都只有兩百多裏。

  虞鄉到安邑,百餘里遠。

  王君廓的捷報,晚上就傳到了李善道軍中。

  軍報到時,帳外夜色已深,帳內燈火通明,李善道正在接見呂崇茂等新投之人。

  呂崇茂年三十餘,他家是夏縣的頭等豪強,夏縣與安邑接壤,離安邑鹽池不遠,佔着地利之便,其家世代經營鹽業,家財萬貫。此次投誠,他的部曲不下三四千衆,有其族的宗兵、有夏縣的精壯,還有些安邑鹽池的鹽工,這些兵馬雖非正規軍,但跟着呂崇茂抵禦河東羣盜多年,呂家有錢,配給他們的裝備也不差,卻亦是具備不俗的戰鬥力。

  李善道已經授給了呂崇茂“夏公”的爵位,並任他爲夏州總管,同時允許他留兵千人駐守夏縣,而漢軍各部俱不入夏縣,等於是默認了他對夏縣的實際控制。

  呂崇茂得了這樣豐厚的待遇,稱得上較爲滿意,因親自領兵,於今天剛剛到達安邑,與漢軍主力匯合,卻是提足了幹勁,打算要協助李善道,將河東郡盡數打下。

  “恭喜大王,王將軍大敗元君寶、元仲文!一仗打出了大王的威風。料獨孤懷恩現必恐慌十分,趁此進戰,河東全郡指日可下,獨孤懷恩部殲之也易如反掌,蒲阪亦可爲大王得之!”

  呂崇茂的官話說得不錯,他身形肥胖,坐在席上,如似肉山,穿着十色暈繻錦圓領袍,此乃蜀中貢品,一匹值百金,錦紋以金銀線織就孔雀翎眼,外罩紫羔裘半臂,羔皮取自未滿月的羊羔,毛尖凝着層霜色,行動間如流動的銀霧,腰間蹀躞帶鑲嵌七寶,最奪目的是正中的海龍青玉石,溫潤瑩亮,透着隱隱青光,帶上垂掛了五條錯金小鏈,分懸荷包、香囊等物事。

  ——只他這一身衣着裝飾,便價值不下數百金,正適彰顯其家之豪富。

  和他一對比,李善道的打扮,簡直就是寒酸了。

  李善道外穿一領樸素的圓領袍,圍着個革帶,連個像樣的玉佩都沒有,足着短腰皮靴。不過衣飾雖簡,坐在主位上,他神情自若,征戰已久,居人上者漸久,自有不凡的氣度顯出。

  “君廓其人,公尚未見過。當日他自告奮勇,領兵先赴虞鄉日,我就知道,獨孤懷恩如果膽敢往犯,定然不是他的對手,必敗無疑。這不過一場我意料中的小勝罷了,不足多提。倒是比之呂公你的助力,價值更勝君廓此戰之勝。”李善道摸着短髭,笑吟吟地說道。

  呂崇茂聞言,臉上露出一絲得色,隨即謙遜說道:“大王過譽了。大王席捲河北,雄視海內,論今之天下英雄,非大王何人可屬?崇茂以微末之力,能爲大王效力,乃崇茂之幸。”看了看李善道,說道,“臣有兩策,敢獻大王,足保可爲大王旬日內盡取河東,佔有蒲阪!”

  “哦?公之策,當然是高明之策。我敢聞其詳?”

  呂崇茂說道:“說起來李淵,也算個豪傑,他在太原時嘗敗魏刀兒部,起兵作亂後,又大敗宋老生部,然其所用之將,卻多無用之輩!呂紹宗、韋義節、獨孤懷恩,名頭一個比一個大,打起仗來,一個比一個草包!李淵接連換了三將,到今不能將蒲阪攻克。

  “久攻不下,其蒲阪之兵早已士氣低落,軍心不穩。元君寶、元仲文皆蒲阪唐軍中的上將,於今爲王將軍大敗,喪師泰半,是雪上加霜,更添其軍之頹勢。臣之愚見,何不借此良機,大王揮師,直向蒲阪,以雷霆之勢,破殲獨孤懷恩部,何難之有?

  “獨孤懷恩既殲,臣與蒲阪的守卒軍吏頗有相熟。彼輩困守孤城數月,早已疲憊不堪,見我軍勢如破竹,必生降意。到時,臣再爲大王招降城中,內外夾擊,堯君素再忠戇,蒲阪有矣!

  “以此大勝之威,河東郡餘縣,亦將望風歸降,旬日之內,河東不就盡入大王囊中了麼?”

  李善道仔細地聽他說完,問道:“公與蒲阪守卒軍吏相熟?”

  呂紹宗似是輕描淡寫地說道:“回大王的話,蒲阪守卒大部分是堯君素的舊部,但其中也有本郡人,特別安邑鹽池的鹽工,被招募到其軍中的不少。臣與這些鹽工的頭領,包括堯君素軍中的本郡人,相熟的不爲少也。只需大王一聲令下,臣便能策動他們內應。”

  李善道看向屈突通,說道:“屈突公,堯君素軍中有本郡人和安邑鹽工?”

  屈突通回答說道:“啓稟大王,確有其事。臣留堯君素守蒲阪時,堯君素爲充實城防,確是招募了些本郡的青壯及鹽工入伍。”頓了一頓,補充說道,“非但堯君素軍中有本郡青壯、安邑鹽工,臣聞,獨孤懷恩部唐軍也裹挾了甚多的本郡青壯,另並亦有鹽工往投。”

  呂紹宗說道:“不錯。獨孤懷恩部也有本郡青壯和鹽工。兩個月前,蒲阪唐軍還是韋義節爲主將時,曾有柴靜向他進策,建議利用鹽工,挖掘地道,以破蒲阪。只是韋義節雖採用了此策,蒲阪城的城基入地太深,達有三丈,鹽工挖掘不進去,最終無功而止。”

  安邑的鹽工長期從事鹽池地下作業,如採硝、修滷渠等,具備地道挖掘的技術。柴靜本爲隋之解縣令,瞭解本郡的鹽工技術,知其挖掘能力,因而之前曾向韋義節提出過此策。

  李善道琢磨了會兒,說道:“若真如此,呂公,你之此策可行。不過,獨孤懷恩所部唐軍尚圍在蒲阪,招降此事,卻得等到獨孤懷恩部解決之後,才能進行。”

  呂崇茂說道:“大王英明,臣正此意。”見李善道對他“藉此良機,大軍直向蒲阪”此策沒有表態,追問說道,“敢問大王,對獨孤懷恩部的進攻,何時可發?臣願領本部爲王師先導。獨孤懷恩軍中的本地青壯、安邑鹽工,臣亦願爲大王招降!”

  “公之此策亦佳。然獨孤懷恩部衆兩萬餘,不可輕視,屈突公,公以爲呂公此策何如?”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