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亂將臨思存身

作者:理振
此戰之後,李業部五隊將士,傷亡數十人,李業組織人把陣亡遺體埋葬在石子嶺,並舉辦軍葬。而難以行動的傷員,則被安置在後方由馱馬組裝的板車上。

  至於賞賜,李業和軍士立法三章,此後無論有多少人,但凡發放賞賜財貨,都必須在全都至少一半,數百人衆目睽睽下,把其人功績宣讀,而後當場清點發放。若有異議,可以當場質詢,隊正、副將等軍官但有貪墨,值一貫以上,梟首懸頭於門!

  但同樣的,若是宣讀公示,清點查收以後,就不得再無端生事,擅自鼓動鬧餉,違者,和軍官貪墨一樣,梟首懸于軍門。

  事實上,李業爲了堅持自己的諸多規矩和原則,也導致了很多反面後果。

  比如從德靜時,就有不止一個受不了管束的老兵,離隊轉投其他軍頭。

  這也導致李業部在諸軍當中,顯得格格不入。之前諸葛爽在衆將面前,讚賞李業,就引起了不少人嫉妒抨擊。而李業本人,在夏綏軍中,也的確比較孤立。

  但李業並不後悔

  一支軍隊的靈魂,在於紀律,法紀這種東西,如果一開始不嚴肅對待。那之後,再想樹立起來,就難如登天了。

  否則,就算自己有百萬大軍,能橫行天下,一朝出事,馬上有人“黃袍加身”,或者落個李存勖那般下場,再大的功業,又有何用?

  處理完軍中事務,李業並沒有閒下來,而是立馬去拜訪之前分發各部賞賜的節度判官,鄭洵。

  鄭洵是名門之後,滎陽鄭氏,從幾百年前就是世家豪族,五姓七望之一,當過宰相的族人,得上兩位數。

  縱然不是嫡系,但就這出身,就屬於統治階層上層行列。

  雖然到了唐末,世家大族的地位今非昔比,地方軍閥和朝中太監,早已越來不把他們當回事。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些人在本地和朝廷的影響力還是很強的。

  尤其是關中,各個富庶州縣的主官,都還是這些大家族掌控。

  而李業拜訪的目的,就是想要打聽一下朝中消息。

  不同於這時代大多數武夫,李業知道,還有不到一年,黃巢就會攻破長安,雖然由於不清楚歷史細節,他無法獲知黃巢是怎麼打到長安的,畢竟直到現在,黃巢都還在江南活動,距離長安幾千裏呢。

  但他清晰的明白,黃巢之亂,是一次至關重要的機會。自己想要就此登上歷史舞臺,成爲未來可以和李克用、朱溫、楊行密、耶律阿保機等亂世梟雄博弈的大佬的話,就必須儘可能利用這一時機,發展壯大自己。

  “子燁多禮了!”

  節帥大帳之側,是諸多幕府屬官和幕僚的駐地

  鄭洵見到李業拜訪,還帶着禮物,倒是沒有太喫驚

  這位年輕的將佐行事風格不同於一般軍頭,彬彬有禮,頗有讀書人士風,他之前在夏州時就有見識。

  若是尋常武夫,倒也驚奇,但考慮到聽聞其人乃宗室之後,倒也理所應當。

  鄭洵今年已三十有六,四年前考中進士,在尚書省爲郎一年後,分派到關中藩鎮。

  其實也是帶着家族任務,希望和藩鎮武夫打好關係,以備不時。畢竟世家大族們也知道,這時代有刀把子纔是爺,故而唐末以來,他們也積極尋求和兵頭軍閥們合作。

  “末將參見判官!”

  節度判官理論上是藩鎮三號人物,相當於朝廷裏的宰相,只是不掌兵權,沒人當回事罷了。

  但李業還是一板一眼的表示尊重,執下官禮

  鄭洵十分滿意,連忙扶起對方

  “誒,子燁宗室之後,血脈尊崇,又是功臣,我焉能受禮啊?”

  “子燁舉止文雅,有士子之風,日後稱一聲表字便是”

  從其人言語便能看出,在這些世家子眼裏,評判人高低的首位因素,還是出身家族。

  二人坐在馬紮上寒暄幾句,李業便切入主題

  “美江兄,我開拔後,在銀州那邊同僚聽聞,說黃逆已經攻破江南,可有其事?”

  這些世家大族,子弟廣佈全國爲官,消息要靈通得多

  “確有其事。”

  “上旬長安邸報,說是草賊已破揚州,恐怕江東諸道,未能倖免啊”

  鄭洵感嘆到,夏綏鎮距離關中不遠,故而時時都能收到長安的消息。

  “不過畢竟還是危及江南,草賊既已破了淮南鎮,想必師老兵疲,難以再興大軍,一兩載內,南圖中原,離我關中西北還遠呢。”

  不僅是鄭洵,事實上此時天下大多數人,雖然都能看出黃巢攻破江南,對唐廷是致命一擊,直接斷絕了朝廷小半財賦供應。

  但卻沒有幾人能夠遇見到,現在還在江南的黃巢,居然會在未來短短半年內,就兵抵長安。

  就連李業本人,只是知道後世歷史,黃巢的的確確是在廣明元年後殺進了長安,由於黃巢起義是中學歷史必講的,李業記憶尤深。可現在這個樣子,都已經廣明元年了,黃巢離關中還隔着好幾個省呢!

  李業有些疑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但作爲後世人,置身事外的看待歷史,總是能比這時候大多數聰明人清楚,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他似乎想到了一些可能

  繼續問道

  “美江兄可知,如今在淮北主持大局,應對草賊的,是何人物?”

  “乃門下侍郎,弘文館大學士,宰相盧攜”

  鄭洵答道

  “不知這位盧侍郎勳紀如何?”

  勳紀就是戰功,意思是盧攜有過啥軍事戰績,李業倒沒有因爲人家是文官而看輕,大唐能打的文官很多。

  誰知鄭洵答道

  “盧相公四代名臣,士門之後,家風蔚然,氣節骨梗。”

  嗯,就是沒打過仗的意思。

  李業又問到

  “那眼下江北還有哪些得力藩鎮?”

  “忠武、宣武、天平諸軍尚在淮北,魏博、昭義、平盧亦是強藩,相必不至於讓草賊流毒中原。”

  聽到這裏,李業已經明白黃巢是怎麼從江南一路殺到長安的了。

  鄭洵說的這些藩鎮,不是沒有強軍,有些甚至是天下數一數二的精兵。

  但,都是牆頭草

  以前唐廷有江南財賦在手,還能以財貨誘其賣力。

  現在全天下都知道江南已經完蛋

  那問題來了,人家爲啥幫你平叛呢?

  這些人自己沒變成叛軍,就已經很對得起你老李家了!

  淮北中原,真正能用的,其實就只剩下高駢剩下的三瓜兩棗,和河南東都的神策守軍罷了。

  除非能有個張巡、郭子儀之類人物坐鎮,或者把高駢提溜到北面來當主帥,或許還有一兩分勝算,而目前主持局勢的盧攜又不通軍事。

  結局已然註定

  對於李業的詢問,鄭洵倒是沒有什麼想法,宗室嘛,關心一下國家大事也正常。

  接着就笑問李業

  “子燁此番立下大功,既已經升了十將,按常例,就可以加授本官了,愚兄在尚書省有些門路,需不需要幫忙活動一番?”

  李業知道對方在示好,只是他心中真的不把這些虛名當回事,不如幾十柄陌刀、弓馬管用。

  但人家都主動到這個份上了,自然不能拒絕

  “就有勞美江兄了,事後必有重謝!”

  鄭洵只覺得這位年輕的宗室小將真是上道,滿意笑了笑

  二人又閒談幾句,李業才告辭離去。

  不同於鄭洵的輕鬆,李業掀開帳幕之後,笑臉就收斂了起來。

  果然,黃巢入長安的歷史潮流必然發生。

  而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現在已經是廣明元年五月,最多隻剩下大半年。

  自己該如何應對?

  一方面,要火中取栗,趁機撈足政治和軍事資本。另一方面,又要保全自身,不至於變成藩鎮和黃巢軍傾軋時的犧牲品。

  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距離關中、長安足夠近,能隨時動作,但又不被戰火波及的地方落腳經營。

  李業把目光投向了西面

  三日後,大軍與突圍的經略軍陳武韜會合,再次啓程,往鹽州方向而去,途經宥州

  而在這裏,李業第一次見到後世歷史書上,與契丹、趙宋、完顏爭衡,立國西北的西夏李氏

  興業之祖,拓跋思恭。

  喜歡太宗之後,再造大唐請大家收藏: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書海閣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