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都指揮使

作者:理振
光啓二年的新春,並不算太平,中原方向,朱全忠和秦宗權,剛剛南北兩路,將周岌的忠武軍全部吞併後,再次爆發衝突,戰爭規模席捲了十幾個縣。

  而在北面,李克用回到了河東,便立刻開始着手掃平自己勢力範圍內的其他小軍閥們。

  地盤這種東西,不是封你做哪地節度使,哪個地方就得聽你的。

  李克用父子從幾十年前就開始在河東經營,直到此時,都還沒有完全搞定河東境內的十餘州,數十個縣。

  成德、平盧、魏博河北三鎮,又陷入了日常互掐內鬥

  幽州的盧龍鎮,和北面的契丹同樣是爭鬥難平,這些年,隨着唐廷內部鬥爭,尤其是最讓北面草原忌憚的李克用幾次南下,讓契丹諸部的壓力頓漸,日益有壯大之勢。

  而南邊,高駢的墮落讓整個江南,都陷入了某種“山中無老虎”的情況。

  沒有如北方李、王、朱等雄踞一方的大諸侯,而是以各地崛起的小軍頭爲主,還處在大魚喫小魚,互相兼併的過程。

  這一年初,杭州刺史董昌,與鎮東觀察使劉漢宏發生衝突,派遣部衆,攻取越州。

  在這一戰裏,一個年輕的都將,嶄露頭角,多次給董昌提出許多意見,這一次也是主動請纓,率兵出戰。

  他的名字,叫做錢繆

  可以說,長安雖然消停了下來,但全天下的紛爭,依舊如火如荼

  士民百姓的日子,愈加艱難,各路軍閥沉重的捐派索取,和丘八武夫們打到哪搶到哪的傳統藝能,令各地民衆壓力繁重,不少人丟棄土地逃難。

  但幾家歡喜幾家愁

  對於關中西北靈、會、鹽、原、渭、秦、涼、蘭、洮、岷、河、鄯十二州百姓而言,算是個難得能慶祝的節日。

  因爲這一年的春天,涼王治下百姓,先後在兩次喜訊下,得到官府衙門的減稅和恩賞。

  第一次,是年初傳來,李業受封涼王之時,從此,西北十二州,亦可以用涼國相稱了。

  李業下令,十二州全部漢蕃百姓,捐稅減免兩成

  緊接着,又過了三月,隨着靈州涼王府內,一聲嬰兒的啼哭

  李業的長子出生

  又接連下令,境內六十歲以上老人,賜糧一斛,錢五百。

  三歲以下漢民孩童,無論男女,賜糧一斛

  此前收復西北,犧牲將士的遺孤、家屬,皆有恩賞

  一時間,整個府庫,都空了不少,連張承業都有勸諫

  賞賜老人、烈士遺孤倒也罷,其實數量並不算多,只是新生孩童這一項,就不是小數目了。

  但此時剛剛爲人父,心情大好的李業,耐心地對張承業解釋道

  “繼元兄,這並非是我臨時起意,如今名分已取,短期內,恐怕無需干涉中原逐鹿之事,正是休養生息,積蓄國力之時。民力,便是國力啊!何爲民力?這人口丁畝,就是最根本的東西!”

  爲此,李業還專門在年後,趁着治下所有刺史,聚集於靈州恭賀之際,專門開了個小朝會,面對自己這個涼國的全部文武高層,定下了建制以後,涼國的發展路線。

  簡單來說,四項工作

  漢制、糧食、人口、商道

  首先就是蕃部問題,河隴地區漢蕃雜處,藩民數量與漢民相當,甚至還要多,而其間許多漢民,事實上也藩化嚴重。

  解散部落體制,重新建立鄉縣,委任官吏,推行漢化,都是相當緊要的事情。

  而且另一方面,蕃部也是李業政權,主要的牲畜,尤其是馬匹來源,官府向他們每年徵收的貢稅,主要就以牛羊、馬匹爲主。

  這也是涼國最重要的資源之一

  至於糧食,自不必提,在亂世,那是重中之重,比什麼錢帛還要管用的。

  張承業的方案,還是要從西北牛羊資源豐富這一點入手,儘可能的推廣牛耕。

  而糧食問題上,最重要的一點,還是靈州水利修復

  只要能把靈州河套平原上千萬畝的肥沃土地,重新利用起來,說和蜀中、中原相比可能有點誇張,但肯定是一個不比河東差的糧食產地。

  而商道問題,更多還是在外交上,和歸義軍,以及關中的楊復恭,互相交通、聯絡關係,建設商路。

  經過這麼久磨合,李業對自己麾下的干將們,各自擅長的方向,以及性格都有了解。

  張承業是大管家,雖然作爲宦官,他名義上的職務是監軍,但其實已經是事實上的涼國政權的“宰相”。

  李業甚至一度想將張承業任命爲涼國長史,但被張承業拒絕,對方解釋道

  “國朝之衰,本與內宦專權有莫大幹系,大王欲振興國家,豈能重蹈覆轍?”

  其實是在以身作則,勸諫李業,不能再向以前的唐廷天子那樣寵幸宦官,他如果在涼國政權裏,開了這個先河,那以後誰能保證宦官擔任長史,不會變成樞密使那樣的慣例呢?

  李業聽完,極爲感動,最後以張承業爲王府家令,又兼隴右、河西、朔方三軍監軍。

  至於張承業以下,涼國政權中,地位最重要的自然是敬翔、李振,二人分別表爲涼國長史、主簿,相當於宰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其餘的官吏,大多都是前幾年招募考覈的士子,以及原朔方鎮官員。

  其中,最受李業欣賞的幾人,具被委以重任,如李愚,擔任靈州刺史,韓羣擔任涼州刺史。

  至於兩個義兄弟,也是跟着李業水漲船高,分別被朝廷封爲成國公、酈國公。

  隨着正式建制,又本來有開府之權,可以自己開闢衙門官署。

  李業也開始了自己的政治改革第一步

  本來此前衆多文武官吏心中多有猜測,李業回來後,接下來重心肯定是要安穩地方。

  既然如此,涼國十二州,這麼大的地盤,橫跨上千裏,不可能李業一個人管,尤其是涼州、秦州,兩個重鎮,分別位於河西和隴右,相隔一千多裏,是僅次於靈州的“副首都”,必然要分派只得信任的大員坐鎮。

  對於涼國而言,人選不言而喻,自然是符存審和楊師厚

  所以衆人都猜測,李業會不會把自己的河西、隴右兩個節度使職銜,交給符楊二人,如此纔算得上名正言順,且大多數藩鎮都是如此。

  比如李克用,想要吞併昭義軍,便任命自己的兄弟李克修爲昭義軍節度使。

  沒成想,李業並沒有任命節度使,甚至幾個節度副使,都只是有名無實的加銜而已。

  如敬翔爲河西節度副使,但實際一直都待在靈州主持政務

  但他還是選擇讓符存審坐鎮秦州,楊師厚坐鎮涼州

  那他們的職銜怎麼安排呢?

  李業結合此前神策軍的例子,居然直接自己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職務,激起了下面文武官吏們更大的討論。

  “都指揮使?”

  靈州城內,酒樓裏剛出來的軍政學堂學員們,三五成羣,呼朋引伴,作爲未來的涼國官吏,自然相當關心時政,議論之間,便談及王府最新的人事任命。

  一名學員好奇向同伴相詢

  以符存審爲隴右軍都指揮使,楊師厚爲河西軍都指揮使

  至此,有着上千裏地盤的涼國軍隊,正式拆分開,爲四個部分,隴右軍、河西軍、朔方軍以及依然保留,作爲李業直屬的效節軍。

  而最讓人矚目的,就是這個都指揮使的任命

  喜歡太宗之後,再造大唐請大家收藏: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書海閣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