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規劃南大彎
現在就差一個污水處理站了。
污水處理站自然是要選在一個偏僻的地方了,它的味道可是很燻人的。
這個污水處理站的地址已經確定,就是小樹屯一個廢棄的養魚池改建,將來從南大彎下來的污水會在這裏經過徹底的處理淨化,然後處理乾淨消毒的水會排進因那河。
處理站也在建設,設備也以訂購,只要處理站竣工設備就會到達安裝運用了。
幾十年後一個老大說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這話有絕對的道理,萬峯絕對的贊成。
南大彎將變成一個工業基地,這裏將近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將來會有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工廠落戶,不能因爲創造了工業產值和經濟效益就忽略了對環境的要求。
沒有一個如畫的環境人就是有再多的錢住在垃圾堆裏有什麼意思。
李泉作爲小樹屯隊隊長,自然肩負起了南大彎裏的土地規劃和環境治理的責任,沿着整個山彎合理地利用每一寸土地就是他的責任。
“所有進入南大彎的企業都建設在靠山的山彎裏,就是貼山的那一圈,地方排滿就不再收企業進入,山彎中間是廣場和公園以及未來的小車停車場,任何個人和企業不得佔用,南大彎的入口處,大道兩邊可以進行商業開發,主要是服務業。”
南大彎的入口處有二百米寬的距離,除了要留下個三十米寬的入口,其餘地方都可以開發。
道對面一直到小樹屯村裏更是有一塊長三百米寬幾十米的空閒地,也可以開發。
不出五年,這裏將酒店旅店商店林立會成爲將威最繁華的區域,而南大彎將是將威創造經濟效益最高的基地。
大餅萬峯畫出來了,跟隨萬峯在南大彎轉悠的李泉和韓光家聽得熱血上頭。
李泉認爲自己當初把萬峯搶到小樹屯來的決定太英明瞭,雖然無償給了萬峯幾十畝土地的使用權,但是他能拉來無數的商機。
就是南大彎這塊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土地能賣出多少土地使用費就是一個暫時他無法預測的天文數字,僅此一項小樹屯所有的人家就會一步跨入小康社會。
還有本地人得到了各種就業機會和商機呢!
韓光家也終於開竅了,當場就在南大彎的入口處畫了一塊地皮,名義上的作爲安保公司的所在地。
至此南大彎的規劃完成,至於李泉會把南大彎裏和入口處這些土地賣多少錢萬峯沒興趣參與。
那是人家的事情,將來他家在小樹屯落戶也少不了他家那一份,不過那點錢他也沒看在眼裏。
李泉回去了,韓光家繼續和萬峯在南大彎裏轉悠。
萬峯來到了方便麪廠和他給老叔蓋得五金廠房處,五金廠緊挨着服裝廠,而方便麪廠則離萬峯的兩個廠子較遠,那廠子一定是有油膩味的,還是離遠一點較好。
雖然有間歇的魚耽誤了工期,但是廠房的地基已經全部完工,已經開始澆灌框架。
服裝廠和方便麪廠是三層廠房,五金廠是兩層。
萬峯覺得老叔的廠子用不上三層,就生產反射鏡和轉向燈,兩層樓的廠房萬峯都懷疑還得富裕。
方便麪廠是爲了將來拓展規模的自然廠房的面積要大一點。
雖然框架樓的造價高於磚混,但是在牢固度方面框架樓還是有優勢的,因此這三棟樓房都是框架。
進度還是蠻快的。
“天冷的時候能全部蓋完嗎?”萬峯對進度還是非常關心的。
方便麪廠開業要到明年春天,但老叔的五金廠卻是要在冬季開業的,因爲窪後機械廠在冬天就要開始投產70摩托了。
自己好不容易把配套給爭來了,你開不了工不是耽誤人家生產嗎。
“差不多吧,兩棟三層的能稍慢點,那棟兩層的小廠十一月就能入住,如果不是考慮凝固問題,十一月我都能給你蓋好。”
其實這就是一句廢話,不凝固好了那不豆腐渣嗎。
萬峯從上到下在工地上轉了一圈然後和韓光家走出南大彎。
“三哥!你的準備工作做得怎麼樣了?”
打從那天和韓光家說組建安保公司的事情起已經過了五六天了,萬峯感覺韓光家好像沒什麼動作。
“我到窪後仔細看了窪後的保安隊,也取到了不少經驗,原來我準備馬上就開始招人的,但是現在我想先把那棟樓蓋起來你看怎麼樣?總得先有個趴着地方吧。”
韓光家想得也不錯,你把人招來了連個狗窩都沒有,這馬上就到秋冬季了,住露天呀。
“也行,反正現在南大彎裏就我一個廠子,安保措施還不太緊要,對付到明年也不是什麼事兒。那你找於家棟設計一個造型,前排要造成適合開酒店的樣式,後面的院子…算了,等我給你設計樣式吧。”
“你還會設計大樓樣式?”
“別的不會,畫樣子我還湊合。”雖然上一世高檔酒店萬峯沒住過幾次,但看還是看到不少的,什麼四星五星的,視頻裏有的是。
建築結構他弄不太明白,畫個好看實用的樣子還是沒問題的。
和韓光家分開萬峯向服裝廠走。
陳天賜開着他新買的三輪車往窪後市場送貨,見萬峯從南大彎走出來就停下車邀請萬峯上車。
到今天爲止,他的透明膠帶廠已經開業一個多星期了。
最近萬峯在忙於江宏國承包柴油機廠的事情,好幾天沒有關心陳天賜的情況。
“產能達到設計要求了嗎?”
他老子給他設計的生產線一天只有兩千卷的產量,不過就陳天賜只有兩天培訓就上崗的工人,萬峯認爲要達到這個產量數,開業頭一個月基本沒可能。
“現在一天能生產一千五百多卷,損耗率有點高。”
“再過一個月吧,等工人的熟練度提高,損耗會降低產能會上升,那這幾天銷售有好轉沒有?”
“暫時好了一點,但還是沒達到出貨全部售罄的程度,攤位上還是有不少產品積壓。”
這貨在市場上租了一個攤位專門批發銷售自己的產品。
這很正常,市場要適應一個商品也是要循序漸進的,那些一面世就賣爆的商品畢竟是少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