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故家喬木,退讓賢路

作者:鶴招
不需要譯者轉譯,鴻臚寺卿屠羲英搖了搖頭:“押送糧食、茶葉太麻煩,不好運輸。”

  “反而銀兩方便,也可以換糧食,換茶葉,什麼都可以換。”

  他提都懶得提少不少的事情,又不是打了敗仗,稍微意思意思得了,還嫌少了。

  敖登聽完同伴轉譯,沉聲道:“給我們也沒地方買!”

  大明朝只跟俺答汗通了互市,土蠻汗因爲常年交戰的緣故,並未有這個待遇。

  鴻臚寺卿屠羲英笑了笑:“你等可以去找順義王嘛。”

  順義王是俺答可汗的封號,也是唯一通了互市的俺答汗首領。

  屠羲英頓了頓,神色微妙道:“或者,讓你部首領都督長昂出面,與我朝談談互市之事,”

  聲音不高,在場的人都聽進了耳中。

  隔間旁聽的兵部尚書王崇古也聽了進去。

  蒙古人派人前來討賞,王崇古作爲兵部尚書,兼獻策之人,自然很有興趣來旁聽一番,也是摸摸底。

  甚至於,將自家即將入閣的外甥也帶了過來。

  張四維在一旁悄聲道:“舅父,這真有用嗎?長昂的父親,可是死在我朝手中,殺父之仇,血海之深……”

  王崇古瞪了張四維一眼。

  一言不發站起身來,走出了房間。

  張四維見舅舅也不旁聽了,連忙跟上。

  “咱們不聽了?”

  王崇古看了一眼近來有些得意忘形的外甥,冷聲道:“讓伱旁聽就守好規矩。”

  “隔壁還在議事,你這樣隨意開口……”

  “是不是太過得意忘形了!”

  他這些年都在邊鎮,積年未見這外甥,沒想到竟然在自己面前,都已經開始忘乎所以了。

  張四維受了訓,心頭一跳。

  連忙認錯請罪:“舅父訓斥得是,我知錯了。”

  張四維能官運亨通,靠的什麼本錢,他可沒忘。

  如今雖然眼見要入閣,也不敢對舅父不敬。

  王崇古冷哼一聲,大步流星往鴻臚寺外走。

  張四維是坐衙的官,身體柔弱,只好碎步小跑跟上。

  “外甥知錯了,舅父莫要氣惱,氣壞了身子不值當。”

  見張四維氣喘吁吁,態度也還算誠懇,王崇古這才消了氣,放慢了腳步。

  嘴上卻還是教訓道:“不要眼見要入閣了,就飄飄然不能自已。”

  “韃靼之患,是國朝大事,一舉一動都關乎天下安危,容不得你輕佻。”

  “要是真壞了局面,皇帝都得被擄走,別說區區一個內閣輔臣!”

  王崇古雖然貪財結黨,但對於邊事,態度一向擺得很端正。

  也正因爲如此,才能得高拱、張居正看重。

  張四維再度表態:“外甥資歷淺薄,正需要舅父耳提面命,今日舅父說了,外甥便知道了,定然銘記心中。”

  王崇古這才放過他。

  兩人一番訓斥認錯的功夫,便走出了鴻臚寺,上了轎。

  同乘一轎,王崇古纔開始解釋張四維方纔的問題:“你覺得殺父之仇在前,哪怕長昂得勢,也不會與我朝化解恩怨?”

  張四維點了點頭。

  王崇古無奈搖了搖頭:“你有空也多關心關心邊事,哪怕昨日召對我的皇帝,都顯得比你更瞭解韃靼。”

  他頓了頓,解釋道:“韃靼不似中原,可汗也沒有我朝的皇帝一樣言出法隨,各部落的首領,更是一盤散沙。”

  “韃靼侵邊劫掠,不是那些儒生口中的元明正統之爭,也不是爲了報復你口中的血海深仇。”

  “尋根究底,還是爲了生存!爲了糧食、布匹。鹽!”

  “胡虜爲中國患,不過苟圖衣食而已,這也是我朝多以賞賜的緣故。”

  “只要以衣食作爲條件,即便長昂想繼續侵擾,也未必能使喚得動部族裏那些貴人。”

  當然,只是稍微安撫,互市肯定不用想,也就是給長昂畫個大餅罷了。

  張四維若有所思。

  但他對此着實沒什麼興趣,也懶得再追問。

  兩人轉而說起了家常。

  從王崇古蔭入國子監的兒子,到晉商今年的分成等等。

  不多時,馬車一路搖搖晃晃到了楊博府上。

  兩人下了馬車,被下人引進了府邸。

  楊博的府邸,自然是說不出的氣派。

  但此時,不少裝飾、器物,都被收了起來,儼然一副已經準備好回鄉的樣子。

  楊博則正在院中,穿着粗布麻衣,搬弄花盆。

  龍精虎猛,絲毫看不出病態。

  見王崇古跟張四維走了進來,楊博接過下人遞過的毛巾,一邊擦汗一邊告罪:“不小心入了神,忘了時辰。”

  “等我先去換身衣裳。”

  王崇古客氣回禮,示意請便。

  楊博拱手告罪,回了內堂。

  王崇古張四維二人,則是被引到了書房。

  下人沏好茶,又等了一會,楊博這才換了身常服走出來。

  “學甫中流砥柱,進京後各方驅使,我還未給學甫接風洗塵,今晚便在我府上稍微將就一下。”

  學甫是王崇古的字。

  楊、王二人,同是山西蒲州人,大概就是一個縣大小的同鄉,一同做到了中樞大位,交情自然不必多言。

  王崇古起身見禮,苦笑道:“金書誥命的事,還未給楊閣老請罪。”

  金書誥命,就是免死鐵券。

  上刻“仍與爾誓,除謀逆不宥外,其餘若犯死罪,免爾本身一次,以酬爾勳”等字樣。

  乃是正兒八經的免死金牌——高拱有倆。

  本身王崇古並未得賜,拿着也沒用。

  但楊博入閣後,悄摸摸弄了一個給王崇古賞玩。

  結果,二月東窗事發,被言官彈劾,給楊博惹了一身騷。

  楊博對此倒是看淡了,反正要致仕了,離開前給同鄉送些人情,樂在其中。

  他擺了擺手:“無妨,等子維入閣,也給老夫弄個金書誥命把玩就是。”

  三人各自坐下。

  這時候才說起正事。

  楊博關切道:“宣大那邊如何了?”

  王崇古辦事滴水不漏,佈置這麼久,應該不至於出紕漏,但楊博不問個清楚,總歸有些不放心。

  前者沉着頷首,自信道:“應當無妨,三年之內,俺答汗只認我的人。”

  “若是有問題,三娘子會替我壯勢。”

  三娘子是俺答汗的妻,九歲嫁給俺答汗後,因爲智慧勇武,在部落中威望與日俱增。

  更在受大明朝封賞之後,權勢直逼俺答汗,乃是部落中數一數二的強權人物。

  當初俺答封貢,便是三娘子與王崇古促成,可謂是最堅固的利益同盟。

  楊博仍是有些不放心,遲疑道:“皇帝讓譚綸去宣大了,此人可不是省油的燈。”

  王崇古想了想,還是搖搖頭:“宣大局勢複雜,即便是我有所依仗,都不敢有大動作,誰去都一樣。”

  “更何況,陛下未必像你猜度的一般,陰狠毒辣。”

  楊博神色一動:“昨日朝會後,你獨自奏對,皇帝跟學甫說了什麼?”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