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瞶禍翫災,火燒欽差

作者:鶴招
中樞巡稅、一省之長,遭逢不幸,這消息,不知道牽動了多少人的心神。

  科道言官!

  二品大員!

  怎麼敢的?誰這麼喪心病狂!?

  京城中稍微有些地位實力的人,都紛紛派人四處打聽,想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

  而後才從兵部以及通政使司傳出消息——臨湘縣遭了礦賊!

  所謂礦賊,便是民間嘯聚,私自開產礦山的賊匪。

  根據湖廣撫按事後的勘察,這夥礦盜,乃是隆慶三年陝西洛南縣的礦賊。

  彼時這夥礦賊的賊首何術等八人,均被斬首,剩餘的黨羽施朝鳳等十九人,也被流放。

  此後施朝鳳這些被流放的賊寇,不知怎麼逃了回來,如今又流竄到了湖廣。

  總而言之,這就是一場,看似再正常不過的賊匪犯案——大明朝鬧礦賊實在太正常了。

  這夥礦賊東山再起之後,又糾集了上千人,在湖廣肆無忌憚,猖狂至極。

  三月底,竟敢趁夜闖入臨湘縣,劫官掠庫,燒燬縣廳!

  而不幸的是,深夜時分,刑科給事中張楚城,與湖廣佈政使司右布政使湯賓,正宿於縣衙之中問案,正好被大火堵在裏面。

  一場礦賊縱火案,湖廣震動,燒得整個湖廣官場五內俱焚。

  湖廣一應布政使、參政、參議、按察使、副使,親赴臨湘縣,處置現場。

  洞庭守備丘僑、巡江指揮陳曉,惶恐不安,連夜追捕,廝殺一夜,將施朝鳳等人擒殺,以期戴罪立功。

  右僉都御史兼巡撫湖廣趙賢,與湖廣巡按御史舒鰲,聯名上奏陳述原委,並戴罪請治。

  這是上月末的事,如今奏疏纔到京城。

  事情大概就是這麼回事,但更細節的地方,就不是一時半會能知道的了。

  不過,所謂見微知著,管中窺豹。

  哪怕只瞭解個大概,朝臣也明白,又是一樁潑天大案!

  賊匪焚燒縣衙?

  拋出來當個明面上的藉口還說得過去,要想騙過中樞,那是癡人說夢!

  尤其是海瑞被連夜召入宮,還順帶有溫純這個前湖廣右參政,更說明了皇帝的態度。

  南直隸的事情纔剛剛消停,朝臣都不想這時候再生事端,誰知竟然發生了這等事。

  究竟是誰這麼勇猛?

  難道不知道今上何等心狠手辣?

  這要是被查出來,什麼下場想都不敢想!

  今夜的京城,註定有太多人徹夜難眠。

  ……

  四月十六。

  今日廷議氣氛格外怪異。

  御座上空空如也,海瑞、溫純都沒來廷議,更引人遐思——皇帝這是沉住氣了,還是單純忍氣吞聲了?

  張四維擡頭看了一眼站在他前面的三位內閣輔臣一眼。

  只見首輔張居正面無表情,閉目養神。

  次輔高儀神色凝重,陷入沉思。

  羣輔呂調陽低着頭,看不到臉。

  而在張四維身後的同僚,時不時交換眼神,或是竊竊私語。

  又過了一會。

  今日廷議的人陸陸續續到齊,張居正這才主持道:“廷議吧。”

  不約而同,朝臣非常默契地都沒有開口,殿內竟是陷入了一時沉默。

  沉默總是短暫的,總有人要開口。

  工部尚書朱衡對今日氣氛古怪心知肚明,卻佯作不知。

  他側身走出一步,開門見山:“昨日,王宗沐關於再度試行海運的奏疏到了。”

  “此次運船十六艘,木料、石料二十萬石,其中一艘觸礁,其餘十五艘順利往返。”

  “王總督,請再試海運,優迭路線,以規避礁石。”

  “工部的意思,悉從所請。”

  “此外工部還以爲,海道初通,淮安等處已各立有兵船哨暸,防禦其經山東者二千餘里,恐怕力有不逮,提議增設山東海運哨船。”

  朝廷革故鼎新所帶來的風雨,朱衡並不想過多涉足,他更想把手上的事情做好。

  治理黃河與開通海運,是他唯二的執念。

  如今是第二次嘗試海運,觸礁這種事在所難免,只能慢慢優化路線。

  當然,觸礁帶來反對的聲音也在所難免。

  果不其然,戶科都給事中賈三近出列質疑道:“朱尚書。”

  “往因運渠梗咽,才議覆海運。”

  “但您入主工部以來,開通新道、安撫黃河、疏浚漕運,運渠再度暢通無阻,爲何還要執意海運?”

  “海道之勢與河道異,河道之可恃者常,海道之可恃者暫。”

  “風濤險阻、倭寇侵犯、暗礁觸石、哪怕僥倖一兩次,可終究是會遇到的,這次觸礁,難道不是明證?”

  “既然漕運綜理振飭,大異昔時,何必再通海運?人有參苓薑桂,可以攝生,何試命烏附以苟萬一?”

  “我以爲,當罷海運!”

  雖然所言對立,但語氣極爲客氣。

  朱衡在如今能被稱爲治河無出其右者,衆臣對他向來尊敬有加。

  聽了這番論調,朱衡也不多爭執,只開口道:“工部之意不改,稍後將奏疏呈與內閣與陛下。”

  他清楚知道,海運這事有工部力主、漕運衙門爲盟、內閣支持、皇帝站臺,已經不會有阻力了,根本不需要過多跟外行解釋。

  呂調陽出列附議:“我從工部之議,並擬奏陛下,以復海運功,升巡撫都御史梁夢龍、王宗沐各俸一級,賞銀三十兩,紵絲二表裏。參政潘允瑞升一級,賞銀十兩。把總運官,亦特加升賞。”

  賈三近見內閣發話,還把獎賞都定了下來,情知自己又遇到大佬們開小會有結果的事了,悻悻回列。

  此事一說完,一時間又沒了聲音。

  見狀,鴻臚寺卿屠羲英察言觀色,出列接過話茬:“昨日,跟朵顏衛使者談攏了,照例優撫都督長昂,不過……以我觀之,董狐狸的親信似乎不太滿意。”

  話音剛落,昨日也旁聽了一陣的王崇古插話道:“以我之見,董狐狸或許會再度犯邊,兵部議,令戚繼光加強守備。”

  高儀別過臉,點了點頭:“今晨內閣已經擬好的票,稍後就下兵部,着戚繼光防備董狐狸,以及,將增備的募兵、客官發往界嶺桃林二口。”

  兵部點了不少隘口,不過高儀只重點提了界嶺口、桃林口——他也不知道皇帝一副想起什麼的樣子,非要加強這兩處防備,是什麼緣故。

  王崇古有些驚訝內閣這般快的反應,竟然票都擬好了,看來跟皇帝已經商討過此事了。

  他默默回了班列。

  緊接着又有朝臣,再度彈劾了襄城伯李應臣。

  李應臣家人犯法之後,捕快辦案上門詢問。

  前者竟公然叫囂什麼“王法,老子就是王法”,還將捕快抓了起來,囚禁拷打數日。

  如今捕快放回去了數日,還是神情恍惚,可見李應臣目無王法,跋扈囂張到了什麼地步。

  三法司紛紛爲自家公門的人討說法,要求重處不法勳貴。

  科道言官緊隨其後,連帶着將黔國公沐朝弼,以及忻城伯趙祖徵也拉出來一併彈劾。

  羣情洶涌。

  直到張居正出面,表示會將奏疏送到皇帝面前,並且好生勸慰,衆臣才停息下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