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遺聲餘價,死生亦大

作者:鶴招
荊王,乃是仁宗庶六子始封,宣德四年建藩,正統十年移藩蘄州,已然紮根百餘年。

  田園莊子且不說,只王城,便一再擴建,修築得恢弘大氣,圍有九里三十三步,高有一丈八尺,城內王府林立,景色絕佳。

  李時珍在此問過診,吳承恩於此做過詩,也算是是非之地。

  這繁華景盛的王城,任誰見了都忍不住誇一句“府第樓臺平地起,巍峨等次比皇都”,但如今,卻遭受了一場毫無徵兆的大火。

  這場大火,將王城中央的親王府邸以及緊挨着的泰寧王府邸,付之一炬,化爲焦土!

  這把火燒燬了親王府邸,焚死了代掌荊藩的泰寧王一家人還不止,隱約火光更是燃透了蘄州,一路蔓延到武昌、長沙。

  席捲整個湖廣。

  不過半日之間,荊王府變故,便甚囂塵上,湖廣鹹知。

  傳聞自然不是意外這麼簡單,否則也不會爲百姓所津津樂道。

  談及此事者,無不煞有介事——這位荊王二子,如今的荊藩藩主泰寧王朱常信,多半是見岷藩黎山王府慘遭屠戮,楚藩東安王遭受折辱,憂懼之下,才闔府自焚而死。

  至於這說法的來源……泰寧王朱常信,赫然留下一封絕筆信,交由荊世子朱常泠。

  荊世子哀慟之下,便將內容告於左右。

  信上言辭激烈憤懣,曰“帝子皇孫,南面而王,遇昏暴之朝,逢建文舊事,與其辱於奴婢之人,不若自引決身,不負貴胄血脈。”

  單隻這一句,就聞者無不愕然驚駭。

  這話幾乎是當初建文朝自焚而死的湘王原話!

  當初,建文皇帝粗暴削藩,藉着理由找到了湘王頭上,遣人圍其宮城,逼執之。

  湘王自知不能活,便灑地沾溼,繼之以血,具衣冠赴火死——“嗟乎,吾觀前世大臣遇昏暴之朝,將詔獄下吏,便自引決,身親太祖皇帝子,南面而王……今又將辱於奴婢之人乎?茍求生活,吾不能也。”

  如今記載着此事的湘王神道碑文,就還在荊州府立着呢!

  莫不是重演舊事!?

  尤其再聯想到欽差,近日在湖廣的所作所爲。

  岳陽王府直系泰半被誅,府上的產業,則被吃了窩邊草,全數沒收;黎山王府被錦衣衛當着親王的面,殺戮親族;湖廣宗室之首的楚藩,其代掌府事東安王,竟被下獄數日不放,生死未知。

  這種情況下,荊藩泰寧王不欲受辱,展現皇子帝孫的氣派,慨然赴死,便極具故事性了。

  本身爲人津津樂道,再來些有心人推波助瀾。

  幾乎以最短的時間,傳遍了了湖廣!

  百姓多以狗咬狗,謂之好死,宗室則兔死狐悲,憤懣不平,湖廣官場不約而同,默契向上施壓——欽差鬧出這麼大亂子,是不是差不多得了?

  轉眼之間,湖廣局勢大變!

  ……

  岷王府。

  朱定燿憐惜地看着此前被朱希忠當面帶走的堂弟,朱定炯。

  後者滿是傷痕,幾乎奄奄一息躺在牀榻上。

  見岷王進來,朱定炯強撐着就要起身見禮。

  岷王朱定燿連忙按住他:“莫要動了元氣,好生躺着便是。”

  朱定炯謝恩之後,才苦笑着極其虛弱道:“北鎮撫司能放我回來,就是見我熬不過這兩日,順水推舟罷了。”

  荊府的事,已經傳到武岡州了。

  他二人自然也知道發生了何事。

  若是這個節骨眼,朱希忠恐怕也不會將人放回來,讓他換個地方死。

  朱定燿緊緊撰着拳頭,指節發白。

  恨恨道:“朱希忠其人,本王必誅之!不替你報此仇,誓不爲人!”

  王府中想找個心腹容易,可想找個有才能的心腹,就沒這麼簡單了。

  朱定炯從小跟在他身邊長大,爲他辦事,無論是情誼,還是信任,都不是外人能比。

  否則也不會將豢養水賊的事,交給這個旁系了。

  朱定炯其人,極爲早慧,更是岷府一等一的能人。

  朱定燿作爲庶二子,能承繼岷藩,其人更是功莫大焉。

  朱定炯年幼時,就開始出謀劃策,與朱定燿共同經營孝名。

  前者乃是“割股救母”——“幼夫怙事母霍氏孝,母病危,割股。”

  後者則傳出了“承繼父志,奉母養弟”的小故事。

  二人可比親兄弟還親。

  眼見朱定炯命不久矣,當即便怒火攻心。

  熟料,朱定炯艱難地抓住岷王的手,緊緊咬着牙關搖頭。

  他急促地喘息道:“殿下,不要意氣用事!”

  “水賊的事情,我提前爲你做好了隔絕,錦衣衛至多隻能查到黎山王府,一切都與你無干。”

  “如今荊府發生湘王故事,錦衣衛更加不敢輕舉妄動。”

  “中樞如今,七成是想削藩,岷府安危,繫於伱一人,萬萬不可衝動!”

  朱定燿不以爲意,冷哼道:“削藩?恐怕沒這個機會了!”

  “朱希忠已經連夜回了武昌府,聽聞鄔景和也趕回去了,幾人自顧不暇,哪裏還空管咱們?”

  “本王也不準備現在發難,只要過了如今這關,黎山王府的賬,本王早晚要跟成國公府算!”

  “你放心,如今只要咱們合力,朝海瑞等人施壓,必然能將他們趕出湖廣。”

  他當然有這個信心。

  畢竟,出了荊府的事,可不是欽差能獨斷專行了。

  畢竟湘王故事,傷的可是皇帝聖德!

  難道這些臣下,要將如今那位黃口小兒,置於建文皇帝的境地麼?

  只有虎頭蛇尾,安撫宗室,才能給皇帝撇清干係。

  那往後,他早晚要向成國公府報復回來!

  話音剛落,朱定燿便感覺手上被抓得更緊。

  他朝朱定炯看去,只看到反對的眼神。

  朱定炯硬撐着坐了起來,猛地咳嗽兩聲。

  緩了緩才虛弱道:“這次的事,八成就是朱顯梡做的。”

  “當初咱們也只是受這位王叔蠱惑,替他敲了敲邊鼓罷了,如今欽差查到他頭上,只能狗急跳牆,下此辣手。”

  “但,上次也就罷了,這次卻是不能再跟着他的步伐走了。”

  那幾位欽差,未必就束手無策了。

  再者說……朱顯梡對荊府下此辣手,沒理由還信這位楚藩藩主,能顧及他們岷藩的利益。

  替人火中取栗的事,沒那個必要。

  朱定燿皺眉:“你的意思是……”

  朱定炯死死拽住岷王的手,語氣愈發懇切:“殿下,中樞削藩,有一就有二。”

  “你我也不知,是皇帝的意思,還是內閣的想法,若是後者還罷了,若是前者……誰知道他還有多少年可活?”

  “趁這個機會,抽身而退罷!”

  朱定耀沉默不語。

  朱定炯知道這位堂兄的固執,有心再勸,奈何身子有些扛不住,只能挑緊要的說。

  他重傷難治,話說多了,聲音已經帶着嘶啞:“殿下,你趁着這個機會,直接上奏,揭發黎山郡王豢養水賊,勾結苗兵!”

  “殿下受其矇蔽,一概不知,卻有失察之罪,自請削去爵位,免去祿銀!”

  朱定燿悚然一驚!

  他面上滿是不解,愕然道:“爲何!?”

  朱定炯愈發頭暈腦脹,只能長話短說:“殿下,以鄔景和在岳陽王府所作所爲,應當也能看出其行事軌跡。”

  “往後的祿銀,必然不會再按以往發放,免則免矣。”

  “至於削去親王之爵,只是表態罷了,未必會真削。”

  他說到最後,有些痛苦地仰頭,揉了揉眉心:“況且,只要保住藩主之位,郡王也一樣!”

  岳陽王府既然都開放了商禁,搞起了自負盈虧,那麼爵位的特權,未必還有這般重要了。

  想着,便覺得大腦愈發混沌。

  他勉強睜開眼,只見岷王正在皺眉思忖,一臉躊躇。

  朱定炯終於按捺不住,幾乎撲到岷王身上,作出下拜的姿態:“二兄!我爲岷宗耗盡心血,出謀劃策數十年,二兄與我一心一意,事事依我!”

  “如今我粉身碎骨,油盡燈枯,這最後一事,二兄難道反要兄弟二心!?”

  他聲淚俱下,語氣淒厲。

  一副不答應不不罷休的模樣。

  朱定燿終於經受不住,連忙安撫道:“我依你!我依你!”

  他將人再度扶到牀上,輕聲細語:“我聽你的,不折騰了就是。炯弟好生養病,慢慢好起來,往後還有的是出謀劃策的時候。”

  岷王殿下好一番安撫,終於纔將朱定炯哄得舒心,轉眼間便睡着了去。

  等到房間裏只剩下朱定炯破布麻袋一般的呼吸聲後,朱定耀才緩緩退了出來。

  出了房門,他臉上的平和立刻換了顏色,霎時間便交織了哀慟與憤怒。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