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孔尚任

作者:山中白雲翁
繼《長生殿》之後問世、並負盛名的《桃花扇》,是一部演近世歷史的歷史劇。

  《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他一生的升沉榮辱頗具戲劇性,而且與康熙皇帝有着直接的關係。

  孔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別署岸堂、雲亭山人,山冬曲阜人。是孔子他老人家第六十四代孫,童蒙入家塾,約於康熙八年(1699)進學,屢赴鄉試未第,遂讀書石門山中,青年時代曾努力爭取由科舉入仕塗,爲此還在康熙十九年賣田納粟捐了監生的科名,卻未達到目的,他學習的範圍很廣,既工詩文,又諳音律、工樂府。幼年時期曾拜訪過他父親的好友、通俗詞曲家賈鳧西,這位木皮散客臨別時爲他“講《論語》數則,皆翻,案語”。後來孔尚任《桃花扇》中柳敬亭講《論語》,即借用賈鳧西的《太師摯適齊》的鼓兒詞,可見他所受的影響。

  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皇帝第一次南,巡,北歸時到曲阜記祀孔子,孔尚任被推舉在記典後講經,受到康熙皇帝的稱讚,讓他引駕觀覽孔廟、孔林,當即指示吏布破格任用。於是,孔尚任就被特擢爲國子監博士。這種非同尋常的際遇,他自然感動之至,爲此還寫了一篇《出山異數記》,表示自己對大清朝的感激涕零。

  其實,康熙皇帝看中的是,他是一位有才學的聖裔,特拔入仕有尊孔崇儒的意思。

  次年,孔尚任在國子監做了半年的學官,又受命隨同工部侍郎去淮揚治理下河,疏浚晃河海口。

  康熙皇帝可能是有意給他個鍍金的機會,但事情卻走向了另外的方面。

  當時的河道總督靳輔不同意疏浚下河海口,和下河衙門管員發生爭執,鬧到朝廷中形成兩派官,僚互相攻訐,下河工務時起時停,三年下來靳輔一方獲勝,撤銷了下河衙門。

  在淮揚的三年間,孔尚任廣泛結交當地或者流寓揚州的文士,往還酬唱,還時不時舉行二三十人的詩酒之會,儼然成爲了主持風雅的名士。他在淮揚寫了六百多首詩,都收入《湖海集》中。

  他結交的名士不少是前朝遺老,如黃,雲、許承欽、鄧漢儀、杜濬、冒襄等,在晤談中常聽到他們緬懷往事,感慨興王。

  孔尚任在幼年的時候曾聽前輩人講過李香君的故事,很感興趣,此時聽到他們更加有聲有色的講述,感動中生髮了創作的雨望。

  【《桃花扇本末》首條雲:“族兄方訓公(孔尚則)崇禎末爲南部曹。予舅翁秦光儀先生,其姻婭也,避亂依之,羈棲三年,得弘光遺事甚悉,旋里後數數字爲予言之。”“獨香姬面血濺扇,楊龍友以畫筆點之,次則龍友小史言於方訓公者,雖不見諸別籍,其事新奇可傳。”】

  這當是孔尚任作《桃花扇》的一個契機,一種動因。

  最使他注意的是冒襄,他是明末復社四公子之一(注:其他三人分別是陳貞慧、侯方域、方以智),是揭,發阮大鋮的《留都防亂揭帖》的署名人,對侯方域、李香君非常熟悉,一次冒襄不顧77歲高齡、百里路途,從如皋趕到孔尚任的住所興化,“同住三十日”,應當是非常詳細地講述了南明弘光小朝廷的興王之事。

  治河一事告吹後,孔尚任“失業”待命揚州,乘機去金陵遊覽,在秦淮河上聽人講明末舊事,看到了已經殘破的明古宮,到棲霞山去拜訪了隱居的身經京師甲,申,之,難和南明弘光敗局的張怡,也就是寫進了《桃花扇》中的歷史見證人張瑤星道士。這無疑是一次有意識的創作拜訪。

  孔尚任到淮揚治河,雖然沒做出什麼功績,但卻成就了《桃花扇》創作的緣機,併爲其日後的創作做了積極充分的準備。

  康熙二十九年(1690),回京後,孔尚任又做了多年的國子監博士,才轉爲戶部管員,不過他卻主要以讀書和蒐藏古物來填補閒散的生活,以戲曲、詩歌的創作來抒發抑鬱的胸懷:

  “十年南北似浮家,名姓何人記齒牙?”——《長留集·晚庭》

  “漸覺名心如坲淡,頓教老興入詩濃。”——《長至日集觀音庵,同顧天石、林同叔、王漢卓、陳健夫、李蒼存論詩聯社》

  在和京城中閒曹、流寓的文人墨客結社唱和的同時,孔尚任還在住所悄悄地……碼字趕稿。

  嗯,這部大作的名字,就是《桃花扇》!

  《桃花扇》貫注了孔尚任畢生的精力,他說:“予未仕時,每擬作此傳奇,恐聞見未廣,有乖信史;寤歌之餘,僅畫其輪廓,實未飾其藻採也。然獨好誇於密友曰:‘吾有《桃花扇》傳奇,尚祕之枕中。’及索米長安,與僚輩飲宴,亦往往及之。”(《桃花扇本末》)

  治河期間,他住在泰州,也曾從事劇本的創作。《小說枝談·桃花扇》引《脞語》說:“孔東塘尚任隨孫司空在豐勘裏下河浚河工程,住先映碧棗園中,時譜桃花扇未畢,更闌按拍,歌聲嗚嗚,每一出成,輒邀映碧共賞。”

  他自己和朋友也有同樣的記載(注:孔尚任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寫了一首《元夕前一日,……署中踏月觀劇,即席口號》:“簫管吹開月倍明,燈橋踏遍漏三更。今宵又見桃花扇,引起揚州杜牧情。”)

  經過十年慘淡經營和三次易稿,康熙三十八年(1699)六月,《桃花扇》定稿,次年孔尚任因文字之禍罷管,兩年後,他懷着依戀和激憤的心情離京回鄉。

  “揮淚酬知己,歌騷問上天。真嫌芳草薈,未信美人妍”。——《留別王阮亭先生》

  “詩人不是無情客,戀闕懷鄉一例心”。——《出彰義門》

  這便是他當時心情的自白。

  晚年曾幾次出遊,景況頗爲蕭條。

  孔尚任的戲劇作品除《桃花扇》外,還有和顧彩合撰的《小忽雷》傳奇。

  小忽雷是唐代宮中的樂器,段安節《樂府雜錄》載有善彈小忽雷的唐宮女鄭中丞因忤旨“賜”死,爲宰相權德輿的舊吏梁厚本所救結爲夫婦的傳說。

  《小忽雷》傳奇即以此爲藍本,並牽入當時着名文人白居易、劉禹錫等人的生活,描寫了文士和宦官的鬥爭,主題結構都和《桃花扇》類似,但它的現實意義和藝術成就都遠不及《桃花扇》。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