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權力的邏輯
保加利亞太落後了。
當落後到這種程度,他人苦難對這片土地都是一種憐憫。
當然。
對於施加在這片大地上的苦難還遠遠沒有結束。
不過。
希爾德沒有繼續在保加利亞待下去。
戰爭時期。
不管希爾德怎麼折騰都沒問題,不僅僅是庫廷切夫將軍得容忍希爾德,就連國王斐迪南一世都必須容忍希爾德,他們需要希爾德來拯救保加利亞。
戰爭結束了。
保加利亞不需要希爾德。
保加利亞需要的是穩定。
如果希爾德在這個時候折騰,就會招致保加利亞的厭惡,就像希爾德軍銜的晉升,是需要付出足夠的代價。
現在希爾德需要去一趟維也納。
奧匈帝國。
維也納。
霍夫堡皇宮。
比起柏林宮那種米黃色的宮殿,霍夫堡宮還是看起來沒那麼黃,但還是有點黃的宮殿,還不如同在維也納的美泉宮好看。
關於巴爾幹在維也納舉行的會議。
希爾德是不想來的,如果是作爲德國方面的代表,那必然會牽扯到德意志高層之中的派系之爭中去,還會牽扯到各國複雜的外交體系。
希爾德不想參與進去,至少現在不想。
之所以過來。
是因爲弗朗次·約瑟夫一世向着各國皇帝與國王發出邀請,作爲整個歐洲最年邁的奧匈帝國老皇帝,其他人也必須給他這個面子。
包括英國喬治五世。
德國威廉二世。
沙俄尼古拉二世。
法國總統普恩加萊。
塞爾維亞攝政王亞歷山大。
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一世。
黑山國王尼古拉一世。
羅馬尼亞國王卡羅爾一世。
保加利亞國王費迪南一世。
等等。
在上一次規模如此龐大的各國聚會,還是1910年的英王愛德華七世去世的時候。
希爾德當然沒資格被奧匈皇帝弗朗次·約瑟夫一世邀請。
純粹是被威廉二世叫過來的。
在霍夫堡皇宮當中希爾德也換下了那套軍裝。
取而代之是一件黑色晚禮服,上半身裸露出光潔無暇的後背,以及黑色絲質手套,一如既往地只要擡起手來可以看見腋下和側乳。
下半身則是黑色層層交疊的長裙,以及在長裙下只有偶爾不經意間才能看見包裹着在黑色高跟鞋當中的纖足。
與希爾德站在一起的自然是留着牛角胡,身穿軍裝的威廉二世。
兩人一同步行在霍夫堡宮當中。
“保加利亞的事情,貝洛將軍和我都說了,你想架空斐迪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容易我也不做了。”
希爾德倒也直接。
再怎麼說斐迪南一世都是保加利亞的君主,不管法定權力還是名譽權力,斐迪南一世都是最高的。
威廉二世繼續問道。
“我倒是比較好奇,現在巴爾幹戰爭結束了,你未來打算如何架空他?”
“什麼都不做.....嗯....也不能說什麼都不做,大概是好好發展一下保加利亞的經濟吧,這場戰爭讓本就貧窮的巴爾幹變得更加貧窮了。”
“如果你什麼都不做,那你在保加利亞的影響力會逐漸降低,斐迪南的影響力會逐漸恢復。”
威廉二世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
哪怕去除掉軍隊,政府這種高層政治意義上的鬥爭。
在保加利亞人民心中,因爲主動挑起戰爭,導致保加利亞面臨五國圍攻,差點將保加利亞再次亡國。
這讓保加利亞人民懷疑費迪南一世在處理外交關係上,以及個人能力方面的質疑。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希爾德出現在戰爭最困難的西利絲特拉,幫着保加利亞守住了西利絲特拉,並且從德國要來了援助,打贏了這場幾乎不可能打贏的戰爭。
可以說希爾德的名聲在保加利亞處於極盛時期。
再加上對於軍隊和親德派首相拉多斯拉沃夫的支持,希爾德完全可以說是把費迪南一世架空了。
不過。
如果希爾德不進一步採取行動的話。
那保加利亞人終歸會反應過來希爾德實際是個德國人,希爾德不是保加利亞的公主。
費迪南一世的聲望也會慢慢隨着時間恢復。
法定的權力更是實實在在的。
那個時候。
希爾德想在保加利亞施加如此之大的影響力就很難了。
希爾德卻搖搖頭。
“如果我想徹底掌控在保加利亞的權力,那就必須製造出更多的衝突,製造出更多的權力鬥爭。可現在戰爭結束了,剩下的就是政治。可政治無關道德,既不正義,也不邪惡,政治只是單純地追求穩定。”
“所以你要給他們穩定,然後等到下一次戰爭才真正獲得保加利亞?”
“是的,現在的我不過是上天賜予他們的公主,我是他們的。只要等到下一次危機,他們纔會發自內心地渴求我。只有等到那個時候,他們纔會將一切獻給我,他們纔是我的。”
“要等多久?”
“耐心總是一種美德。”
關於這點。
威廉二世還真沒話說,希爾德還未成年,就巴爾幹這地方的不穩定程度,根本不需要多長時間的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