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作者:南無臭蛋
【一朝天子一朝臣】12歲的普王李儼,登基坐殿,承繼大統。在唐懿宗的葬禮上,哭得最傷心的並不是親兒子李儼,而是親女婿韋保衡。韋保衡嘴上哭的是先皇,心裏哭的是自己。俗話說,兒子哭爹,驚天動地;姑爺哭老丈人,野驢放屁。曾經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日子將要一去不復返了,雖然他只享受了不到三年。新皇帝李儼,是宦官擁立,實際是宦官集團的傀儡。在晚唐時期,不僅朝臣之間有黨派爭鬥,更有文官集團與宦官集團之間的爭鬥,成爲朝廷內部的兩大頑疾。特別是宦官集團,他們近水樓臺先得月,在擁立新君問題上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這個李儼,就是宦官們矯詔擁立。韋保衡通過一系列的政治鬥爭,逐漸統一了文官集團,接下來將不可避免的與宦官勢力發生衝突。而他遠遠低估了宦官集團的力量。一朝天子一朝臣。是時候清算“保研黨”了。新天子登基兩個月後,貶宰相韋保衡爲賀州刺史。10月,再貶韋保衡爲崖州澄邁縣令。廣西還是太近,您也得過瓊州海峽,去海南島,而且還不是地級市的市長,而是一個偏遠小縣的縣令。當初韋保衡貶政敵的時候,就喜歡一貶再貶,連環暴擊。現在,宦官集團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給他也玩兒個返場。而且宦官集團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久之後,賜韋保衡自盡。同時,貶韋保衡的弟弟韋保乂爲賓州司戶;另一個親信劉承雍爲涪州司馬。劉承雍,大家可能不熟悉,但要提他的父親——劉禹錫,就沒有不知道的了。11月,原“保研黨”骨幹成員——路巖,調離工作崗位,由西川調往荊南。12月,貶荊南節度使路巖爲新州刺史。您的旅途不到兩廣不算完。一個月後,下詔剝奪路巖的一切官爵,並無限期流放儋州,瓊州海峽,走你。請注意,這次是流放,不是貶官。貶官,還是官,雖然是從國務院貶到街道辦,好歹也算是“走馬上任”。流放,是一種刑罰,是囚徒。路巖走到半路途中,在江陵,應詔鋃鐺入獄。僅僅兩天的時間,頭髮鬍鬚全部變白,曾經的大帥哥兩夜之間變成了糟老頭。人生的大起大落。宦官們把這些文人士大夫玩弄於股掌之間,功力醇熟,爐火純青。不久,新詔書下達:賜路巖自盡。家產全部充公,妻子兒女收爲奴隸。路巖的親信們,如富可敵國的邊鹹,也被捉拿歸案,並被處死。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倒了。曾經不可一世的“保研黨”被徹底剷除。之前遭“保研黨”陷害而被貶的官員,也得以昭雪平反,紛紛獲得重啓,例如:升於琮爲山南東道節度使,遙兼宰相;升劉瞻爲刑部尚書;蕭遘、鄭畋、王鐸等也得到平冤昭雪,被召回中央。【好人不長壽,禍害活千年】3年前,劉瞻因替御醫鳴冤而受牽連,被貶出京城。當時的百姓全都爲之扼腕惋惜。如今,終於平冤昭雪,得以重新啓用,長安百姓自發地組織起來,踊躍捐款出資,衆籌了一場熱烈地歡迎儀式,戲劇雜耍,比過大年都熱鬧。歸途中的劉瞻聽聞之後,就更改了回京日期,並且改走其他小路,祕密回京。當初,所有人都閉口不言時,他敢於直諫,並非是不懂官場中的潛規則,也並非不知奸臣小人的卑劣手段,只是不願附炎趨勢、同流合污。他明白,百姓雖是“自發”,但如果自己太過高調,欣然接受,甚至於敢在接受羣衆歡呼的時候擺手說“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啦”之類的話,那他的政治生涯必將到此爲止,搞不好,全家人的生命也要到此爲止了。低調地避開,既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這些天真善良的無辜百姓。鹹通十五年2月,劉瞻回京,5月就迎來了一個好日子:宰相裴坦逝世。於是,朝廷繼續提拔劉瞻爲宰相。朝中另一個宰相——劉鄴,嚇得瑟瑟發抖。因爲當年劉瞻被貶官的時候,劉鄴因擔心自己成爲“保研黨”的攻擊對象而主動向“保研黨”靠攏,聯合起來陷害劉瞻。劉瞻成了劉鄴向“保研黨”納的投名狀。劉鄴因此深得“保研黨”信任,很快就從兵部侍郎升遷爲禮部尚書、宰相。“保研黨”餘孽劉鄴,擔心劉瞻會反攻倒算,惶恐不可終日。8月初,劉鄴宴請劉瞻,敘舊,溝通感情。宴飲結束,劉瞻回家之後就突然生病,並於8月15日不治身亡。所有人都說是劉鄴在酒食中下了毒。劉鄴具備作案動機和作案時間,但這不能當做證據。證據鏈不完整也不確鑿。劉瞻之死,也就成了千古謎案。10月,朝廷貶劉鄴爲淮南節度使,貶出朝廷。劉鄴,是大詩人劉禹錫的侄子。劉鄴的父親叫劉三複,也是神童,深得李德裕欣賞,得以重重提拔。時任汝州刺史的劉禹錫,就主動與劉三複攀同宗,併爲劉三複作詩相贈,以“從弟”相呼,所以,劉禹錫是劉鄴的大爺。劉鄴也是小神童,六七歲就能作詩,也深得李德裕喜愛。李德裕讓他給自己的兒子當伴讀。後來,李德裕失勢,劉鄴也成了無依無靠的孤魂野鬼。這時候,劉瞻提拔了他,讓他做左拾遺,又成爲翰林學士。劉瞻是劉鄴的另一個貴人。李德裕死後,朝中無人敢爲“牛黨”、“李黨”鳴冤叫屈,唯獨劉鄴,在唐懿宗一次郊天大赦的時候,爲李德裕上疏,求聖上開恩。儼然一副知恩圖報的義士形象。那他爲何恩將仇報,陷害提拔他的劉瞻呢?我們還要拂去表面塵土,窺探內在本真。李德裕當時已死,“李黨”銷聲匿跡,不會掀起波瀾。此時對其子嗣開懷布恩,既能彰顯皇恩浩蕩、寬容仁慈,又不會觸發政治風險,豈不是一舉兩得?新天子登基,正需要向世人展現一副仁君形象,體恤關懷一下“李黨”餘嗣,正是一次絕佳作秀的機會。而當時的宰相令狐綯,是“牛黨”殘餘,也通常被視作“牛黨”的後期領袖。他在朝中做宰相時,多次大赦天下,唯獨“李黨”不在恩赦之列。那一年,令狐綯剛剛卸任宰相,離開中央,去了地方,做淮南節度使。劉鄴就是趁這個空當,爲“李黨”喊冤。好比現在,我們通常會看到某些子孫、徒弟在父祖、師父的葬禮上嚎啕大哭,別以爲真是什麼孝子孝孫。平時的孝纔是孝,葬禮上的孝都是演給別人看的。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劉鄴對劉瞻的恩將仇報了。劉鄴的故事還沒完,後文將提到他的下場。新皇帝李儼登基,剷除奸臣亂黨,蒙冤之人終得昭雪,舉國同歡。11月,改年號爲“乾符”於是“鹹通十五年”就改成了“乾符元年”。改元大赦,羣臣慶賀。大唐人民的一位老朋友也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向新皇帝致以崇高的問候:南詔又雙叒叕犯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