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一盤大棋

作者:南無臭蛋
天下藩鎮接到誅殺監軍宦官的詔書之後,大多數都嚴格執行,而有四個人沒有執行,他們是河東李克用、幽州劉仁恭、淮南楊行密、西川王建。他們都把自己的監軍宦官藏起來,另找相貌相似的死囚處斬,應付中央檢查團。河東監軍宦官張承業,自幼淨身入宮,被宦官張泰收做養子,故而冒姓張,此人知書達理,聰明睿智,忠直不二,深受李克用器重。李克用死的時候,張承業是託孤重臣之一,足見李克用對他的肯定和信任。張承業竭忠盡智,輔佐了李克用父子兩代人,堪比諸葛亮之於劉備父子,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有關張承業的故事,後文還會詳述。另有一位宦官也值得一提,他就是第五可範。當宦官韓全誨等被誅殺之後,第五可範等四位宦官分別接替之,成爲左、右神策軍中尉和樞密使。幾天後,昭宗回到長安,第五可範等就遭屠殺。連昭宗都覺得他們死得冤枉,親自爲其撰寫祭文哀悼。殺光宦官,是崔胤一直以來的政治口號和行動綱領。然而“誅盡宦官”只是他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他的最終目的是要收繳被宦官把持的權力,崔胤要集南衙北司之大權於一身,要權傾朝野。在朱溫的支持下,崔胤上疏昭宗,擺事實、講道理,說我大唐自開國以來,天下太平,宦官從不掌握軍隊,而在玄宗李隆基之後,宦官勢力才逐漸擡頭,並逐漸掌握了中央禁軍,於是,閹黨開始干政,所以,我們必須斬草除根,徹底剷除宦官,把他們的權力收回到朝廷。收回到朝廷,誰能代表朝廷?當然是崔胤我啦。於是,在第五可範等宦官被誅殺後,中央禁軍的兵權順理成章地交到了崔胤手中。之前被宦官奪走的判三司的肥差,也回到了崔胤手中。通過對宦官的大屠殺,崔胤實現了爭權奪利的初步勝利。要想取得權傾朝野的全面勝利,僅掃除宦官勢力是遠遠不夠的,接下來,崔胤要把魔掌伸向文官集團。對於具有豐富政治鬥爭經驗的崔胤來說,這種同類相殘的場面簡直是信手拈來,他不動聲色地把昭宗推向前排,以“撥亂反正”爲煙霧彈,以“鳳翔幫”爲切入點,悄無聲息地開展了一場大清洗。昭宗下詔:之前在鳳翔頒佈的人事任命,一律作廢!毫無疑問,“鳳翔流亡政府”是被宦官勢力和關西集團掌控的,昭宗完全被架空,期間頒佈的幾乎所有詔令,都是關西——宦官聯合反動勢力的矯詔。現在予以廢除,合情合理。崔胤正是巧妙地利用這種“合情合理”,把鬥爭範圍擴大化,從而借刀殺人。宰相蘇檢、盧光啓,被賜自盡,因爲他們是“鳳翔流亡政府”任命的,屬於李茂貞、韓全誨黨羽。跟隨昭宗去鳳翔的官員中,有30多人遭貶官放逐。借清洗“鳳翔幫”之名,崔胤大行黨同伐異之道,爲所欲爲、毫無顧忌,賞罰皆出其個人喜惡。朝廷官員對崔胤十分恐懼,在他面前大氣不敢喘。高級官員要清洗,基層爪牙也不能放過。宋柔等11位宮女,曾被宦官韓全誨等用作間諜,泄露崔胤的奏章,她們連同與宦官交往密切的和尚老道等共二十餘人,全被亂棍打死。除此之外,宰相陸扆被貶爲沂王傅,分司東都,被踢出了政治舞臺;宰相王溥被貶爲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唯有裴贄“孤立可制”,得以與崔胤共同任相,擺花瓶。昭宗打算提拔韓偓當宰相。韓偓婉言謝絕,並推薦了自己的老師——御史大夫趙崇,和兵部侍郎王贊,來代替自己做宰相。昭宗對韓偓高風亮節的精神予以了充分肯定,並打算接受韓偓的推薦。崔胤立即密告自己的後臺——朱溫,暗示革命果實將被韓偓、趙崇、王贊等竊取。於是,朱溫告訴昭宗,說趙崇輕薄之徒、王贊無能廢柴,韓偓怎麼推薦他們出任宰相?鬧呢?這一次,朱溫一改痛哭流涕的作風,滿面怒容,兇相畢露。昭宗不敢違背朱溫的意志,只能將任相一事暫時擱置,並把韓偓貶出朝廷,貶做濮州司馬。作爲回報,朱溫替昭宗給李茂貞寫了一封信,命李茂貞將平原公主送回來。李茂貞不敢違命,乖乖將暫存鳳翔的平原公主送回。注意,此舉並非朱溫單純的“報答皇恩”,這是他故意給關西地區埋雷,留作伏筆,後文將會展開。崔胤建議選一個皇子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由宰相裴樞擔任副元帥。裴樞同樣依附於朱溫,故而與崔胤是一個戰壕裏的戰友。昭宗很自然地打算讓皇長子德王李裕出任大元帥,然而崔胤卻力主讓年齡更加幼小的輝王李祚來擔任。李裕是諸皇子之中年齡最大的,也不過才11歲,但崔胤秉承了朱溫的密旨,一定要用年齡更小、更傻的李祚,這樣才易於控制。史書並未明確李祚的年齡,總之,肯定不到10歲。喪心病狂!隨後,在保寧殿踢球娛樂,朱溫同志贏得全場MVP,於是賜美酒嘉獎,並授予朱溫天下兵馬副元帥。有人把崔胤專橫跋扈的情形彙報給李克用,李克用輕蔑地一笑,說道:“崔胤身爲人臣,卻依附於地方藩鎮,轉而脅迫自己的君王,既執掌朝政,又握有兵權。位高權重了,忌恨他的人也就多了;而一旦他的威勢與靠山相接近,也就是朱溫卸磨殺驢的時候了。盯着吧,家破人亡,就在眼前。”毒辣的眼光,犀利的點評,精準的預判,這是李克用的政治智慧。如果“權重則怨多,勢俟則釁生”這十字評語能夠傳到朱溫的耳朵裏,朱溫一定會發出“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李克用”的感嘆。【同牀異夢】連遠在河東太原府的局外人李克用都能把長安塵囂看個通透,崔胤和朱溫難道真的會是當局者迷?當然不是。大家半斤八兩,彼此彼此。相比於崔胤的明目張膽,朱溫顯得較爲溫和,除了阻撓趙崇、王贊擔任宰相之外,幾乎沒有對中央朝政指手畫腳,只是幫自己的親信討要了一些地方官職,如長子朱友裕當華州鎮國軍節度使,侄子朱友寧遙兼容州寧遠軍節度使,表奏李繼昭爲秦州天雄軍節度使,順便騙了一個“天下兵馬副元帥”的空頭銜而已。這可不是朱溫的良心發現,也不是出於顧慮,他在佈設一個更大的棋局,用崔胤這枚棋子來下一盤大棋。簡單來說,就是把崔胤當成“二元傀儡”。既然獨攬大權是崔胤夢寐以求的政治野心,那麼朱溫就放任其施展拳腳,成全他。也正是由於朱溫的支持和默許,崔胤才能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完成中央權力的高度集中。表面上看,昭宗和大唐中央政府淪爲了崔胤的傀儡,實際上,朱溫則要把崔胤變作自己的傀儡,從而實現對中央朝廷的間接控制。就像俄羅斯套娃。這樣做的好處是,崔胤將替朱溫揹負起所有的指責和罵名,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全都痛恨崔胤的跋扈不臣。如果崔胤繼續聽命於朱溫,那麼他將疲於永無止境的政治清洗,從而引起更大的怨恨謾罵,如抱薪救火,最終難逃自焚厄運;而如果崔胤企圖擺脫朱溫的控制,那麼朱溫將上合天意、下順民心,爲國除賊、爲民除害,拿掉崔胤,成爲清君側的靖難英雄。而不管是哪種結局,朱溫都會擁有大權獨攬之利,且享有社稷英雄之譽,真正名利雙收。李克用明白,朱溫明白,崔胤也明白。崔胤要做的,就是在變成棄子前,羽翼豐滿,像劉仁恭擺脫李克用那樣,擺脫朱溫的控制。朱溫與崔胤的狀態用一副網絡流行插圖就可完美詮釋,兩個戴着微笑面具的人互相握手示好,上身亦微傾做謙卑友好狀,而背後卻都拿着一把尖刀。這對兒各懷鬼胎的拍檔,究竟誰會笑到最後,還讓我們拭目以待。朱溫留下了精銳步騎兵一萬人,進駐原左、右神策軍營房;命侄子朱友倫擔任皇宮禁衛軍總指揮官;命親信張廷範當御花園管理官,王殷當皇城管理官,蔣玄暉當街道管理官。乍一看,似乎只有朱友倫掌握令人生畏的兵權,但千萬不要忽略了後面的三個“使”,不要望文生義,以爲他們就是園林局負責人、城管大隊長、街道居委會主任,實際上的官職權限比這大的多,他們的實際權限應該理解爲今天的公安局長、武警特警大隊長、民兵及更加無孔不入的特務情報頭子。全是強力部門。如此一來,朱溫的黨羽遍佈長安城內外,嚴密監視着中央朝廷的一舉一動。隨後,朱溫爲了“避嫌”,特向昭宗告辭,率主力部隊返回汴州。昭宗先在壽春殿設宴餞行,又在延喜樓二次設宴餞行,以表達對大功臣的戀戀不捨之情。當朱溫正式離開的時候,昭宗登上高臺,揮淚告別,並命令朱溫就在樓前上馬,而不必步行出宮門後再上馬,這是昭宗能給予的最高禮遇了。還不夠。昭宗又親自爲朱溫賦詩,作《楊柳詞》五首,歌頌其功德;朱溫亦作詩呈獻。這還是祖宗給留下的“規矩”,實際上這些陳詞濫調的詩早就由翰林學士們提前作好,兩位主角提前背好臺詞,然後適時“親自”作詩,歌以詠志。隨後,文武百官在長安城東的長樂驛排班恭送,歡送朱溫返鎮。而宰相崔胤則是長亭更短亭,單獨把朱溫遠送到灞橋,再設一宴,爲主子開小竈餞行,一直喝到半夜才返回長安。昭宗竟然也沒有入睡,他苦苦等着崔胤回來,然後第一時間召見崔胤入宮,問朱溫的安。得到肯定的答覆後,即令置酒觀歌舞,直到四更時分才撤席。這是最高規格的禮遇,以示對朱溫的尊敬和關切。同樣,仍是祖宗留下的規矩。不過,我更願相信昭宗在心裏默默哼着《送瘟神》的曲調。朱溫在臨走的時候,通過一系列的部署,完成了對長安城的控制,爲將來的“大事”埋下了伏筆。同時也爲昭宗辦了兩件事,其一是把“人質”平原公主討要回來,其二則是委託昭宗給河東李克用寫去一封調解信。朱溫奏報昭宗,說自己與李克用之間原本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不過是因爲一點點小誤會,加之那時年輕氣盛,不成熟、不懂事罷了,請陛下派高級官員前去河東,幫我給李克用同志捎個話,冤家宜解不宜結,我願與他相逢一笑泯恩仇,從此冰釋前嫌吧。昭宗當然樂得其所,立即派特別調解員攜帶厚禮前去太原府,慰問李克用,並轉達了朱溫打算與之和解的意思。面對朱溫主動投來的善意,李克用只是冷冷一笑,說道:“這孫子不過是打算進攻青州了,怕我從背後搞他罷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