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長樂老之死5
郭威入汴,然後假借皇太后的名義,宣佈以徐州劉贇爲皇位繼承人,召他來汴州登基繼統。而被派去徐州迎接的,就是德高望重的馮道。
當時,誰都明白郭威的真實想法,那就是把劉贇騙出徐州,殺死在半路。
對於馮道來,這趟徐州之行堪比契丹之行,都是要落一個千載罵名。馮道當然知道郭威的心思,卻還是在臨行時忍不住問道:“這真是您的本意嗎?”
郭威指畫地,賭咒發誓。
馮道上路後,嘆息道:“我一輩子沒做過虧心事,這次,要破例了。”
徐州劉贇集團也猜出了郭威的陰謀,本不願離開徐州,但見是這位純粹的人、脫離鐐級趣味的人、反三俗的人、一輩子沒做過虧心事的人、德高望重的馮道老爺子來接自己,劉贇選擇了相信。
離開徐州前,劉贇對馮道推心置腹地:“馮先生,我完全是因爲對您的信任,才答應去汴州的,否則換了旁人,我絕不會相信。”
馮道心如刀絞,“謝謝……咱……上路吧。”
果然,到了宋州之後,郭威派來了軍隊,要對劉贇下毒手。
劉贇自知大難臨頭,失望地對馮道:“我是看在您三十年老宰相的份兒上,才答應來汴州的,可如今……馮先生,您的良心就不會痛嗎?”
馮道深深低着頭,一語不發。
劉贇的親信們拔出寶劍,“臨死拉個墊背的,先殺了這個老騙子!”
劉贇擺擺手,“算了,他也是身不由己。”
馮道騙殺劉贇,而劉贇在知道了真相之後,還對他網開一面,饒他一命,不知從宋州返回後,馮道的內心該有多麼地掙扎。
他的良心真的不會痛嗎?
“奉迎劉贇”,算了,咱就別撿着好聽的了,就是騙殺劉贇、出賣劉贇,這是馮道一生中永遠抹不去的污點之一。
4,朝梁暮晉
這是馮道身上又一個無法磨滅的污點。
在那個朝代興亡更迭、新舊君主如走馬燈一樣的年代,馮道歷事四朝十帝,早就對此習以爲常,他在晚年寫了自傳性質的《長樂老自敘》。
文章通篇滿滿地優越感,毫不掩飾自己炫耀、顯擺的意思,非常令人作嘔。
在文章中,馮道爲了“上顯祖宗,下光親戚”,不惜筆墨地詳細羅列了自己的散、職、勳、爵,以及功臣名號,還有祖上N代的追贈和他兒子、孫子的官職,那種獨一無二的優越感躍然紙上。
從不愛錢的馬氏諱雲、普通家庭的馬氏諱化騰、一無所有的王氏諱健林,馮道的炫耀顯得是那麼的單調乏味而又樸實無華。
雖然在文章開頭,馮道酸溜溜地對臣遼一事做了粉飾,“契丹據汴京,爲北主所制,自鎮州與文武臣僚、馬步將士歸漢朝”,然而在後文卻無不得意洋洋地炫耀了“太君”賞賜的榮光,“又授戎太傅”。這成爲黑粉噴他“漢奸”的又一實錘證據。
這篇文章用了近一半的篇幅,約千字,來羅列一大串令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官職爵位、榮譽稱號,而在另一半的篇幅中,馮道細緻地講述了自己的家規、家訓,然而這一切就像是在參加某某有約的節目錄制,比如耳熟能詳的李某江夫婦大談如何培養一個合格的孩子,剛撒完狗糧就出事的恩愛好老公文氏諱章,等等。
我們來看由馮道參演的五代版某某有約節目:
“……蓋自國恩,盡從家法……在孝於家,在忠於國,口無不道之言,門無不義之貨。所願者下不欺於地,中不欺於人,上不欺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