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求和(下)
3月3日,何超奏:南唐光州刺史張紹棄城逃跑,光州監軍張承翰舉城投降;
3月4日,郭令圖奏:攻克舒州,南唐舒州刺史周弘祚投水自盡;
南唐蘄州將領李福發動兵變,誅殺蘄州代理刺史王承雋,起義投降;
壽州城內南唐禁軍將領蔡暉,出城投降。
周師攻打和州,戰線持續推進。
李璟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第三次釋放友好信號,給柴榮送來150個蜀兵。這些蜀兵是在“秦、鳳戰爭”時投降後周的,當時柴榮給出寬大的政策,願意留下的,編入禁軍序列,賜番號“懷恩軍”,使之沿淮駐防;願意回家的,給安家費、路費,使之回蜀。
在柴榮發動徵淮戰爭時,很多“懷恩軍”又臨陣投降南唐,如今,被李璟悉數打包送給柴榮,以示友好。
柴榮將這150名不懷恩的懷恩軍卒全部斬首。
新接管的揚州城裏,有兩位重量級人物——馬希崇;王延政之子王繼沂。柴榮下詔安撫,務必優待。雖然李璟及時把泰州的楊氏宗族斬草除根,但安置在揚州的馬希崇和王繼沂就來不及轉移或加害了。
對於柴榮來,這兩人才是無價之寶,在未來的湖南、福建戰場上,可以打“馬氏牌”和“王氏牌”,有助於和平解放湖南、福建。
柴榮把孫晟帶到壽州城下,讓他以宰相的身份勸降堅守孤城的劉仁瞻。
孫晟是輔佐徐知誥建國稱帝的元老功臣,歷事兩帝,在南唐享有崇高的聲望。劉仁瞻看到德高望重的孫晟,立刻畢恭畢敬地向他行禮請安。以邊帥見宰相之禮跪拜孫晟。
柴榮一看劉仁瞻這樣恭敬,心中油然升起一陣喜悅,只要孫晟曉以利害,壽州必然開門納款。
誰知孫晟衝城上大喊道:“劉將軍,千萬不要喪失臣節,援兵就要來啦!”另記載是“你深受皇恩,千萬不能開城投降!”
一介書生,身陷虎狼,性命旦夕不保,猶能豁出性命,這令劉仁瞻非常感動,在城牆上灑淚道:“相爺放心,劉某誓與壽州共存亡!”
柴榮既驚又怒,厲聲叱責,“孫晟,你好大的膽子!”兩旁邊侍從拔刀出鞘,就等一聲令下,就讓孫晟身首異處。
孫晟毫無懼色,正色道:“我身爲宰相,下哪有宰相教唆節度使叛國的道理!”
柴榮啞口無言,上下打量了一番孫晟,忽然“哈哈”大笑,“先生莫怪,方纔以言相試耳。”
自古以來,多少鐵血硬漢屠刀下秒慫,多少文弱書生鐵骨錚錚。書生雖手無縛雞之力,但他們懷揣堅定的信仰,爲了崇高的理想和使命,他們視死如歸,哪怕是千刀萬剮,哪怕是刀山油鍋,他們也毫無懼色,不忘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