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柴榮治國6

作者:南無臭蛋
3,基建狂魔

  柴榮之所以被後世尊爲窯工、礦工等工種的守護神,與他在位期間大搞基礎建設密不可分,柴榮在位的五年半里,戰爭沒有停止過,反腐倡廉沒有停止過,國家基礎建設沒有停止過。

  “高平之戰”給柴榮帶來了大量經驗教訓,其中一條就是後勤保障在戰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自此之後,柴榮便大力興修水利,疏浚河道,並在隨後的“三徵淮南”中受用無窮。

  4.1興修水利

  顯德元年年底,黃河在今的山東省西部決口氾濫,水災影響了數州之地。柴榮命宰相李轂主持黃河水利工作,詔發丁夫六萬多人,耗時三十,成功抗洪救災。

  顯德四年4月,下詔疏浚汴水與五丈河,“由是齊、魯舟楫皆達於大梁”。

  顯德六年2月,詔發徐、宿、宋、單等州數萬丁夫疏浚汴河,以通青、鄆水路;又疏導蔡河,以通陳、潁水運之路。

  在當時,水路漕運相當於今的高鐵動車,是物資轉運、兵力投送最高效的手段。在前文,我們已經看到了水利工程給戰爭帶來的便利,比如柴榮在汴州建造了大量“齊雲戰艦”,就是通過水路直接投送到淮河戰場上,極大打擊了南唐士氣;又比如北定三關時,後周之所以能夠快速向河北投送兵力,也是藉助四通八達的水路,嚇得契丹將士望風而降。

  五年的時間,柴榮以汴州爲中心,在中原大地上打造出一張連接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江蘇的龐大水運網絡。

  水利工程除了爲軍事行動提供了便利,還爲農業灌溉、交通運輸帶來了便利,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改善了民生。

  4.2國防基建

  4.2.1“水長城”——靜安軍

  顯德二年正月,在“報仇張孝子”張藏英的建議下,疏浚河北胡盧河,在冀州以北百里、深州以南三十里的李晏口,夾河築城,興修一座軍事堡壘,並派兵駐防。

  同年3月,將李晏口的這座要塞升格爲“靜安軍”,成爲抵禦契丹的一座重要軍事要塞。

  之前,河北地區經常遭到契丹的偷野,嚴重威脅河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嚴重影響河北地區的經濟發展。“靜安軍”設置之後,契丹遊騎再也無法深入,“自是敵騎雖至,不敢涉河,邊民稍得耕牧焉”。

  以靜安軍爲核心的胡盧河防線,也被後世譽爲“水長城”,成爲北宋的北大門,一直守護到北宋滅亡。所以有人又稱“報仇張孝子”張藏英守護大宋100年。

  4.2.2擴建汴州

  顯德二年4月,柴榮下詔擴建汴州外城。這次工程非常人性化,沒有強拆,而是先測繪、標記紅線,然後告訴老百姓哪裏是機關重地,不允許亂搭亂建,哪裏是自由建造區;施工日期也定在了冬季農閒時,還強調假如今年冬沒有完工,那就等來年冬繼續,不要耽誤春耕。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