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4
王彥升生於蜀地,是前蜀公民,後唐滅前蜀,王彥升移民中原。此人“性殘忍多力”,社會狠人,善於使劍,人送外號“王劍兒”。
移民中原後,投靠在當紅宦官孟漢瓊帳下。孟漢瓊把他推薦給明宗李嗣源。從明宗開始,一直到後晉末年的“晉遼大戰”期間,王彥升的人生履歷出現了一段空白。不過我們可以幫他補全:
王彥升是得到了宦官孟漢瓊的推薦,才進入中央禁軍序列,所以他的仕途跟孟漢瓊的命運緊密呼應。
在明宗李嗣源末期,發生了一次未遂的宮廷政變,即“李從榮謀反案”,孟漢瓊起初是侍奉李從榮的宦官,而在李從榮發動宮廷政變時,孟漢瓊果斷站隊李嗣源,率先起兵攻打李從榮,爲平定叛亂立下首功。
緊接着,孟漢瓊就奉命迎請李從厚,輔佐李從厚即位。也就是,至李從厚即位時,孟漢瓊成爲了皇帝身邊最寵信的心腹宦官,“閔帝嗣位,尤恃恩寵,期月之內,累加開府儀同三司、驃騎大將軍”。
然而好景不長,李從厚剛即位沒多久,潞王李從珂就在鳳翔扯旗造反。李從厚急忙派孟漢瓊去魏州打前站,準備暫避魏州,東山再起。想不到孟漢瓊故技重施,像拋棄李從榮一樣拋棄了李從厚,果斷潛歸李從珂。
正當孟漢瓊以爲李從珂會對他感恩戴德,推他爲開國元勳時,李從珂卻報以“呵呵”冷笑,隨後便將其就地處決。
李從珂入京後,下詔譴責“結黨興兵、離間君臣、幾乎亡國”的反革命集團,將兵變奪權的黑鍋甩給他們,而這個反革命集團的核心骨幹成員,就是朱弘昭、馮贇、孟漢瓊三人。
宦官孟漢瓊很會鑽營,李嗣源在位時,努力結交王德妃,並結交當朝權貴,力舔儲君李從榮,而當李從榮犯下致命錯誤時,又第一時間倒戈相向,改換門庭,力舔李從厚;隨後,又結交權傾朝野的朱弘昭、馮贇;而在李從厚失勢時,又果斷地拋棄李從厚,改舔李從珂……
這個八面玲瓏的宦官最終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回頭再看被孟漢瓊舉薦的王彥升,他在明宗時得到舉薦,在那短短的幾年內,也許真的是大樹底下好乘涼,日子過得還不錯,並且在明宗駕崩、閔帝登基的兩三個月內,隨着孟漢瓊的如日中,王彥升也步入了人生巔峯。
然而隨着孟漢瓊被新皇帝李從珂定性爲反革命集團領袖,王彥升受他牽連也在所難免。所以直至石敬瑭建立後晉,王彥升這段時間內的履歷幾乎是空白。
應該慶幸的是李從珂爲了獲取廣泛支持,在即位時表示“只誅首惡,餘皆不問”,沒有將政治鬥爭擴大化,王彥升等“孟漢瓊黨羽”沒有遭到血腥清洗,但免職罷官、退居二線、靠邊兒站是不用懷疑的。
直到“晉遼大戰”時,石重貴御駕親征,抵達澶州,然後招募勇士去魏州傳遞消息,除了上文提到的急於立功的羅彥瑰之外,渴望翻身的王彥升同樣主動請纓,把此戰當做人生的一次豪賭。
他倆成功了,冒着生命危險,完成了這次逆襲。王彥升被提拔爲護聖指揮使。
後周時,王彥升跟隨向訓攻打北漢,立功,升爲都虞侯;在“三徵淮南”和北定三關中累立功勳,升散員都指揮使。
經過簡單梳理,我們不難看出羅彥瑰、王彥升的相似之處:都曾當過向訓的部下;都有歷史污點,羅彥瑰坐“王峻同黨”,王彥升坐“孟漢瓊黨羽”。
“陳橋兵變”中,王彥升充當了開路先鋒,率先馳入汴州,幫趙匡胤幹了一件齷齪而艱鉅的任務——清理路障。
當時,事先得到通知的石守信、王審琦做內應,打開城門,迎接變軍入城。據記載,有位禁軍高級將領聽聞前線部隊有變、回京奪權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組織反抗。而他還未等召喚部下,就迎頭撞見了疾馳而來的王彥升。情急之下,該高級將領扭頭就跑,跑回家中躲避,王彥升則死死咬住不放,率領騎兵衝入他家,二話不,屠滅滿門。
“王彥升策馬逐之,通馳入其第,未及闔門,爲彥升所害,妻子皆死。”
趙匡胤在接受推戴的時候,曾與部將約法三章,明確了紀律,其中第二條就是不得殺害朝中的文武百官,違令者殺無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