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火併王逵(下)
符彥通熬夜翻查歷史書,終於發明了自己的家譜,據他自己,他是苻宏之後。苻宏是前秦太子,前秦苻堅的嫡子。根據史書記載,前秦滅亡後,苻宏投奔了東晉,被東晉孝武帝安置在了江州,後來跟隨東晉權臣桓玄攻打荊、襄一帶,之後便失去了記載。
於是,符彥通堅稱自己就是苻宏的後裔。有的資料顯示“符彥通”,有的則是“苻彥通”,草竹之爭不是重點,重點是人家符彥通祖上也闊過。
王虔朗來到之後,不出意外地領教了符彥通的下馬威:虎背熊腰武裝到牙齒的彪形大漢們列隊兩旁,凶神惡煞一般,明晃晃的刀斧,漫山遍野地旗幟,向王虔朗展示着蠻獠的強大。
王虔朗早有心理準備,神色自若,不失優雅風度,不辱國體。
等雙方正式會晤,符彥通表現得冷淡而傲慢,“你們漢人可以割據稱雄,我們蠻獠也可以裂土稱王。”
王虔朗厲聲斥責道:“你既然自稱是苻秦之後,就應該知道禮、義,異於蠻夷!昔日馬氏治湖南,你爸爸、你爺爺都俯首稱臣、北面事之,現在王逵同志盡得馬氏全境,已恢復故國,你不趕緊去拜碼頭,還等着我先來找你?我既然來了,你還不以禮相待,還給我玩兒這一套?你就不擔心將來後悔嗎?”
言外之意當然是軍事威脅。稱臣則已,否則只能安排兵將以理服人了。
符彥通頓時被嚇到,趕緊跑過來,親切地握着王虔朗的手,賠禮道歉,自己沒讀過書、沒文化,您千萬別跟我一般見識,我這純是無心之舉,誤會誤會。
王虔朗趁勢給他指了條明路:“溪洞之地,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隋、唐皆在此設置郡縣,屬黔中道管轄。如今,你雖然控制了這一地區,卻是名不正而言不順,因爲你上無子之詔,下無使府之命,是如假包換的非法割據,缺乏統治法理。雖然你自稱爲‘王’,實際還是一個蠻夷酋長罷了。如今,趁王逵剛剛立足,只要你削去王號,表示歸附王逵,那麼王逵一定會表奏朝廷,正式冊封你爲節度使,成爲下公認的諸侯,你和王逵各取所需,雙贏,豈不美哉?”
地盤不變,錢糧軍隊不變,一切都不變,卻能脫胎換骨,上岸洗白,搖身一變,土匪變書記。
符彥通大喜過望,當就宣佈去掉王號,又託王虔朗給王逵同志獻上數枚銅鼓。在當地,銅鼓是酋長權力的象徵,獻出或收繳銅鼓,就象徵着臣服或征服。
王逵盛讚王虔朗,“一言勝數萬兵,真國士也!”隨後便以中原皇帝的名義任命符彥通爲黔中節度使;王虔朗也從疵到了王逵的重用,進入到了核心權力圈,開始參與決策。
隨後,王逵又任命劉瑫爲洪州鎮南軍節度副使、充西界都招討使。劉瑫對蠻獠的態度強硬,手段狠辣,素爲西邊蠻獠所忌憚,王逵發動“復國運動”時,聽從周行逢的勸告,沒有勾結蠻獠,卻也擔心他們趁火打劫,於是任命劉瑫爲錦州刺史、西界鎮遏使,威懾蠻獠。如今湖南基本穩定,王逵以節度副使的虛銜安撫劉瑫,防止他勾結蠻獠作亂。
一番操作下來,湖南境內基本穩定下來,終於告別了“諸馬爭槽”以來無休止的戰亂。
戰爭雖然停止,但多年的戰亂給湖南帶來了短時間內難以癒合的創傷。就在這一年,湖南爆發了大饑荒,老百姓啃樹皮、喫草根度日。
潭州周行逢下令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全活甚衆”。據記載,周行逢是窮苦出身,因此特別能體諒百姓疾苦,勵精圖治,爲官清廉,自掏腰包賑濟窮人。有人嘲笑他太簡樸,不會享受,他則馬氏父子倒是窮奢極欲,不體諒百姓,結果呢?“子孫乞食於人”,難道你們要我學他們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