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周行逢治楚(中)
首先是喜猜忌、好殺戮。
與其他藩鎮軍閥一樣,出身貧寒,從兵做起,依靠各種陰謀詭計一步步走上高位的周行逢,最擔心的就是身邊人謀反,於是在境內遍佈間諜情報機構,上文提到的暗訪貪官污吏,只是情報網的副業,而他們的主業則是監視手下諸將。
史書沒有給出周行逢情報機構的組織架構等詳細內容,但卻間接明瞭他們的工作業績:“行逢多計數,善發隱伏,將卒有謀亂及叛亡者,行逢必先覺,擒殺之,所部凜然”。
間諜特務已經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別是將校之間,就連普通士卒也在監控之粒而一旦被周行逢認爲有謀反或叛逃的嫌疑,那麼等待他的將是無情的屠刀。
某日,周行逢獲悉某將領聚集黨羽十幾人,陰謀發動叛亂,就召開了一次大型宴會。在酒席上,叛亂嫌疑人被當場繩捆索綁,周行逢指着他的鼻子大罵,我每日喫糙米、穿粗劣的衣服,如此節衣縮食是爲了什麼?不就是爲了省下錢來,府庫充盈,好養着你們這些人嗎?你爲何要造反?
雖然是疑問句,但周行逢根本沒打算聽他辯解,當場下令大鐵錘砸腦袋,爆頭擊殺。
席上諸將戰戰巍巍,抖似篩糠。周行逢卻立刻變換了一副非常輕鬆自然的神色,彷彿剛纔什麼事兒都沒發生一樣,“哦,跟你們沒關係,接着奏樂接着舞。”
還有一個例子,周行逢給諜報人員下達了近乎嚴苛的KpI績效考覈制度,如果不能完成,輕者被懷疑消極怠工,重者則被判與反賊同黨。諜報人員亞歷山大。
一次,周行逢聽取邵州分站的述職報告。邵州國泰民安,無事可奏,但在周行逢“沒有問題,就明你有問題”的巨大精神感召之下,情報人員不敢自取災禍,於是就含糊其辭地“聽——只是聽啊,邵州刺史劉光委同志喜歡聚會喝酒。”
情報人員認爲這樣既可以交差,又不至於給劉光委同志帶來什麼災禍。
他錯了。
周行逢臉色一變,道:“他經常宴飲,難道是要結黨作亂,欲圖我耶?”當即下令召劉光委來總部開會,無辜的劉光委就這樣稀裏糊塗地被殺了。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
當初王逵、周行逢等“結義十兄弟”,白手起家,共同創業,當週行逢坐鎮南楚時,何敬真、朱全琇、張仿、王逵、潘叔嗣已經先後離世,只剩下周行逢、蒲公益、宇文瓊、彭萬和、張文表。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在這幾年內,周行逢找各種理由把蒲公益、宇文瓊、彭萬和誅殺,只剩下了張文表。
張文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知道周行逢這人是可以同患難而不可共富貴之人,自己遲早也要遭其毒手,於是主動退讓,交出兵權,辭歸衡州,等於是南楚版的“杯酒釋兵權”。
到了衡州後,張文表“歲時饋獻甚厚”,大把大把地往朗州砸錢,表明自己的忠心,每當朗州方面派來使節問候的時候,他都像敬重周行逢本人一樣敬重所有的使者,並且重金賄賂。於是,張文表成了“結義十兄弟”裏唯一一個沒有遭毒手的人。
當然,即便張文表如此謙卑恭順,周行逢也沒打算真正饒了他,只是周行逢去世太早,還沒來得及動手,後文聽聽他託孤時的話,就會真相大白。
除了猜忌部下、老同事等這些對他有威脅的人外,周行逢還比較肚雞腸,屬於心胸狹隘睚眥必報的那種,一句惹毛他的人有危險。
“結義十兄弟”的上位之路與殘唐五代的其他軍閥沒有任何區別,一幫文盲大老粗憑藉武力奪取權力,知識分子是其領導體系中的稀缺品種。周行逢非常渴望得到讀書饒輔佐擁護,在馬氏時期,當地最有名的一位讀書人、文化大V就是策府學士徐仲雅。
徐仲雅文采出衆,且頗有傲骨。馬希範首開策府時,以幕僚拓跋恆等18人爲策府學士,徐仲雅就是其中之一。馬希範崇尚奢靡,徐仲雅多次勸諫而無果。馬希萼推翻馬希廣時,徐仲雅對馬氏子孫徹底心灰意冷,辭官歸隱,從此不再復出。當邊鎬滅楚時,徐仲雅逃到荒郊野嶺,寧可冒着凍餓而死的危險,也不願當“楚奸”,於是更加受到楚饒愛戴。
周行逢只是聽徐仲雅很有名,是文人士大夫心目中YYdS,就發出任命狀,讓他做自己的節度判官。史籍記載“非能真知仲雅也,而浮慕其名”,就跟暴發戶搶購82年的拉菲一樣,“我也不會喝酒,主要是貴!”
對徐仲雅來,這種任命本身就是莫大的侮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