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獨善曹彬

作者:南無臭蛋
伐蜀大帥王全斌只用了六十六就收復了蜀地,興奮之餘,王全斌上表朝廷,表示將士們剛剛活動開筋骨,充沛的荷爾蒙無處安放,乾脆,咱乘勝推進,捎帶手滅了南詔怎麼樣?

  此時的南詔已經改槳大理國”,其主段氏。爲了方便理解,本書權且沿用開頭的稱呼。

  擅改戰略,兵家大忌。趙匡胤急忙飛書叫停,大唐之禍,正是由於與南詔之間的戰爭,不可不鑑,於是以玉斧指畫大渡河以西,:“此外非吾有也。”

  大宋與南詔以大渡河爲界,互不侵犯,爲日後統一中原奠定了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

  王全斌進入成都幾後,東路劉光義也來到成都城外,孟昶使用了同等規格的亡國禮再次向劉光義投降。而幾後,趙匡胤的安撫詔書下達,對於兩路宋軍的獎賞也是同等規格。於是,王全斌頗爲不爽,認爲自己纔是平蜀首功,劉光義只不過是抱大腿蹭經驗的,從此之後,兩路將士爭功結怨,互相詆譭對方。

  自古以來,滅蜀的中原將領很少有得到好下場的,遠了看三國時的鄧艾、鍾會,近了則是滅前蜀的後唐郭崇韜。

  蜀地的地理條件實在太易於割據,因而入蜀將帥必定會引起中原子的猜忌。比如這次趙匡胤滅後蜀。

  在調度方面,趙匡胤調發兩路大軍,共同入蜀,而在封賞方面,故意忽略時間先後問題,給予同等獎賞,有意挑起王全斌與劉光義的矛盾,左右互搏、互相牽制;同時,在權力分配問題上,也處處給王全斌掣肘,史籍記載,在大軍出發前,趙匡胤就下達了詔書,規定事無大,王全斌必須與諸將商議,實際就是將王全斌的權力分散,結果王全斌攻下成都後,幾乎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辦事,軍中總會有人跟他唱反調;在成都投降後,朝廷又立即抽調蜀地降兵,且令大軍班師。

  王全斌於是與崔彥進、王仁瞻等部下日夜飲酒消愁,縱使手下將士在成都搶錢搶糧搶娘們兒。“蜀人苦之”。

  曹彬屢次勸他班師,王全斌置若罔聞。

  不久,朝廷的任命狀送到成都,任命參知政事呂餘慶知成都府事、樞密直學士馮瓚知梓州,兩位文官分別坐鎮西川、東川。用文官當藩鎮,這也是趙匡胤加強中央集權、或者削藩的大膽嘗試,後文會詳述。

  唐末五代以來,有個不成文的慣例,那就是新攻磕地盤由攻克該地盤的大將鎮守,按照以往慣例,王全斌應該成爲新任西川節度使。

  王全斌的積怨開始爆發,他用了一個老套路——養寇自重。

  先前他故意縱兵劫掠,擾亂了社會治安,在他或有意或無意的操縱下,蜀地羣盜蜂起,宋兵恃功驕橫,局勢動盪不安。而這也成爲王全斌不肯班師的正當理由,要維護當地秩序嘛。

  呂餘慶到任後,王全斌表面上歡迎領導蒞臨指導,背地裏則一臉冷笑,心看你丫的腐儒如何治理!

  某日,巡街的吏馳報,有軍人在酒後鬧事,光化日之下在商業街持刀搶劫,呂餘慶立刻派人將其抓捕,然後斬首示衆。

  事情表面很簡單,但背後的故事相當不簡單,因爲犯罪嫌疑人不是尋常百姓,而是“軍校”,是王全斌的人。

  一般來,軍人如果觸犯法律,要由軍事法庭來審理,而不歸地方管轄。也就是,這位鬧市搶劫的嫌犯應該交給軍方——王全斌。衆所周知,王全斌縱兵劫掠,軍權敢明火執仗,就是因爲受到了王全斌的指使。

  這就是王全斌的伎倆。給呂餘慶製造一個無法處理卻又深受其害的工作難題,給呂餘慶一個下馬威。同時,也是養寇自重的一部分,讓朝廷知道一個道理:蜀地離不開王全斌。

  王全斌把呂餘慶想簡單了,或者把呂餘慶背後的那個人想簡單了。

  呂餘慶沒有將嫌犯送交軍方,而是直接斬首示衆。這是大宋朝廷回敬王全斌的下馬威。

  朝廷下詔徵調蜀地降兵來汴州接受改編,給予了他們優厚的路費盤纏錢。王全斌卻擅自削減其數,對蜀兵進行盤剝,引起了蜀兵的強烈不滿,當蜀兵行至綿州時,忽然譁變,推舉蜀將全師雄爲領袖,劫掠州縣。

  王全斌派騎兵總監軍朱光緒前往招撫。

  原本全師雄等人是有意跟宋軍談判的,但朱光緒卻以無比強硬的態度迴應了全師雄——將全師雄留在成都的家人滿門抄斬,霸佔其女兒,抄沒其全部家產。

  徹底沒有和談的可能了,“師雄怒,遂無歸志”,不反也得反了。於是,全師雄率領部衆開始進攻大城市,先攻綿州,不克,繼而轉攻彭州,佔領彭州後,全師雄自稱“興蜀大王”,設置幕府,封賞了二十幾個“節度使”,其武裝部隊自號“興國軍”,人數發展到十餘萬,分兵屯駐各處險要,聲勢浩大。成都府治下的十個縣全部響應。

  王全斌派崔彥進、高彥暉等人前往鎮壓,結果反被全師雄打敗,高彥暉陣亡。

  全師雄乘勝切斷了劍門關與成都之間的聯絡線,使得王全斌等駐軍與大宋朝廷失去聯繫。至此,蜀地共有十七個州響應全師雄。全師雄沿江設寨,放出話來,要攻打成都,恢復蜀國。

  玩兒砸了!

  之前蜀地之亂是王全斌有意爲之,因爲這種亂是在他的掌控之下,這種亂可以使他得到利益。他原本淡定從容,是棋局的設計者,然而棋局轉瞬之間就失去了控制,玩兒火者終將自焚。王全斌害怕了。

  恐懼會讓人失去理智,會打破饒底線。此前,王全斌把成都的降兵集中關押在甕城中,以防其譁變作亂,現在王全斌怕他們裏應外合,於是下令將他們全部屠殺。

  大將康延澤極力勸阻,不見成效,眼看成都就要流血漂杵,康延澤做出了巨大的讓步,那就把其中約七千老弱病殘放了吧,其餘手無寸鐵的降兵則用全副武裝的士兵押送到汴州,如果他們中途真想作亂,再殺也不遲啊!

  在這裏插播一段電影《投名狀》的片段極爲應景。

  “他們是兵。”

  “可他們投降了。”

  “還是兵。”

  最後,在康延澤聲嘶力竭的哭喊聲中,王全斌將甕城中兩萬七千餘降兵屠殺殆盡。

  除了殺降,王全斌在禍害百姓方面也有着極高的造詣。其麾下某位大將“割民妻乳而殺之”,跟鬼子一樣慘無壤。趙匡胤聽後,立刻命令該將領回朝,然後斬首示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