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天會新政(上)

作者:南無臭蛋
【會新政】

  “高平之戰”中,劉崇歷經千辛萬苦,沉浸式玩兒了《人在囧途》劇本殺,狼狽逃回太原。年邁的劉崇經不起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回到太原就一病不起,於當年年底去世,臨終前命次子劉承鈞襲位。

  劉崇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罵他的人把他罵得體無完膚,同情他的人卻誇他有情有義。

  罵得最兇的是《舊五代史》,這不難理解,因爲薛居正同志生於後梁,後唐時進士及第,仕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在北宋時達到仕途巔峯,做到了宰相。這部《舊五代史》成書於宋太祖朝,當時北漢還未收復,屁股決定腦袋,他的政治立場可想而知。我們先來看薛居正在《舊五代史》中對劉崇的評價:

  “劉崇以亡國之餘,竊僞王之號,多見其不知量也。今元惡雖斃,遣孽尚存,勢蹙民殘,不亡何待?”

  哪裏是史官該有的客觀評價,分明就是潑婦罵街。

  所以在後來的《新五代史》中,就做出了較爲客觀公正的評價。

  當時的主流觀點是批評劉崇不以亡國爲仇,而以殺子爲仇,意思是當郭威滅後漢、騙他要立他的兒子劉贇爲新君時,他沒有反抗,輕信了郭威從而失去了推翻郭威的最佳機會,而當郭威殺了劉贇之後,他才選擇叛亂,終因失去時機而無法撼動中原,所以劉崇“不以喪君爲仇,而以殺子爲仇”。

  對此,歐陽修針鋒相對,予以反駁。

  首先,漢室已經下詔確立劉贇爲新君,雖然這其中夾雜着郭威集團的陰謀,但迎請劉贇入汴、繼承大統是合理合法的,劉崇當然沒有理由出兵,否則劉崇就成了篡權奪位的“叛賊”,只有當郭威殺害劉贇,露出狐狸尾巴後,劉崇纔有了反抗的理由。也就是,劉崇不僅沒有丟失“道義”,反而是傳統道德、公序良俗、法律的衛道士。

  其次,劉崇割據河東之後,“不爲周屈”,無論國力對比是多麼懸殊,北漢始終與後周勢不兩立,絕不妥協讓步,就憑這一點,北漢就“異乎九國矣”。北漢是十國中實力最弱的,卻是鬥爭意志最堅定不移、矢志不渝的。

  最後,劉崇雖然稱帝,但他至死不改國號、甚至不改年號,仍然沿用後漢隱帝劉承佑的“乾佑”,直到劉承鈞襲位才改年號,且不立宗廟……多次公開表示自己只是爲後漢政權暫時保管皇權、延續漢室血脈。

  劉崇稱帝后,將愛將張元徽提拔爲武寧軍節度使,在授銜儀式上,劉崇身穿龍袍,文武百官皆穿禮服,現場旗幟飄揚,人們互相道賀,唯有劉崇臉上沒有半點笑容,反而是一臉憂愁,他對張元徽道:“朕以高祖之業、贇之冤,義不爲郭公屈耳。期與公等勉力以復家國之仇!至於稱帝一方,豈獲已也。顧我是何子,汝曹是何節度邪?”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