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開疆拓土(下)
南漢兵臨桂州城下,桂州城內的楚軍卻先同室操戈,自相殘殺,把本就捉襟見肘的武裝力量消磨殆盡。
於是,南漢先接管了被許可瓊拋棄的蒙州,隨後在南楚控制的嶺南地區大肆劫掠。劉弘熙給馬希隱寫了一封勸降信,大意是如今南唐已經佔領了潭州,不久之後就會派人接管桂州,咱們兩國是甥舅之國,我豈能坐視不管?我已經調發大軍北上,水陸俱進,幫你們復國啦,事成之後,我保證還讓你當節度使,不失榮華富貴。
擺在馬希隱面前的,只有三條路:服從南楚的投降命令,把桂州獻給南唐,任南唐宰割;拒絕向南唐投降,藉助南漢的勢力趕走南唐,如此一來,就等於向南漢投降獻國,任南漢宰割;不降唐,也不降漢,讓桂州上空飄揚着楚國旗幟,爲馬氏保留一方基業,如此一來,就需要他孤軍奮戰,北拒南唐、南御南漢。
馬希隱與許可瓊非常糾結,瞻前顧後,優柔寡斷,每隻幹兩件事:喝酒,哭。喝醉了就哭,哭醒了再喝。幾後,馬希隱找來幕僚,自己打算向南漢投降。幕僚潘玄珪立刻勸阻。
降唐是亡國,降漢也是亡國,反正都是死,死在誰手裏不一樣?
“你的意思是應該接受潭州的投降命令?”
“公子爲何執意斷送父兄基業?”
“你的意思是負隅頑抗,復興大楚?”
“癡人夢呢?”
……
於是馬希隱又陷入到糾結中,繼續喝酒、哭。
南漢遲遲得不到馬希隱的回覆,便對桂州發動了進攻。馬希隱與許可瓊突圍而出,棄城而逃,逃往了全州。
南漢接管了桂州,隨後在主帥宦官吳懷恩的率領下,一口氣搶奪了宜、連、梧、嚴、富、昭、柳、龔、象等州,佔據了嶺南全境。
12月,劉弘熙將吳懷恩召回,然後派另一位太監總管——潘崇徹,接替吳懷恩的總司令職位,繼續向北開拓。潘崇徹被譽爲南漢第一名將,後文還會詳述。
潘崇徹攻打郴州,南唐邊鎬發兵救援。
南唐雖有滅楚之威,但彼時的李璟急於對南楚敲骨吸髓,有計劃地竭澤而漁,刮地三尺,將所掠奪的財富全部運往南唐,然而普通將士並沒有從中獲得實惠,所以孫郎、曹進才發動了潭州兵變,敗投朗州王逵。俗話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沒有得到犒賞的南唐將士們怨聲載道,不願再來嶺南當炮灰,士氣低落,戰鬥力銳減。
相比之下,南漢一路攻城略地,士氣昂揚。兩軍交戰,南唐大敗。
潘崇徹下令將所有南唐俘虜斬斷一條胳膊,然後釋放,讓這些獨臂俘虜兵把恐怖傳遞給每一個人。
南唐李璟打算就此罷兵,按照雙方實際控制線停火,與朗州王逵、南漢劉弘熙瓜分南楚。然而“四凶五鬼”集團的馮延巳堅決反對,好不容易滅了南楚,憑什麼要與他人分享?在馮延巳的慫恿下,李璟分別向北面的朗州、南面的桂州增派兵力,繼續不理智地兩線作戰。
952年4月,南唐派侯訓、張巒率軍反攻桂州,南漢事先在山林中設下埋伏,南唐遠道而來,喘息未定就遭伏擊,鎩羽而歸。
戰場上的節節失利讓南唐不得不退出湖南戰場,南漢將迎來下一個競爭者——朗州王逵。
朗州王逵趕走邊鎬、入主潭州之後,於12月勾結溪洞蠻獠,率領五萬大軍攻打郴州。漢帥潘崇徹登高遠望,見王逵雖然人數衆多,但其中夾雜着不少蠻獠僱傭兵,且隊列散亂,號令不齊,於是對諸將笑道:“不過一羣烏合之衆罷了,一擊可擒。”
在潘崇徹的一聲令下,漢軍以逸待勞,給王逵來了個迎頭痛擊。不出所料,蠻獠僱傭兵不會真的爲了王逵拼命,一看敵人進攻猛烈,立刻向後撤退,原本就散亂無章法的湖南兵瞬間陣腳大亂,一觸即潰,伏屍八十里。
郴州之戰,王逵僅以身免,損失極爲慘重。
王逵奪取桂州失敗,標誌着他“復國運動”第一階段完結,南楚三分而有其二。桂州之敗讓他的嫡系力量遭受重創,從而對“結義十兄弟”集團失去了絕對的話語權,當務之急是穩固自己的集團中的地位,消化已經到手的三分之二的南楚。其中的“結義十兄弟”內鬥及周行逢最終上臺的故事,前文已有詳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