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長江後浪拍前浪
周娥皇含恨去世,李煜爲了掩飾醜聞、把羣衆的目光從喜聞樂見的宮廷醜聞方面引開,從而哀毀越制,像發送親孃一樣發送老婆。姨子卻沒有立即填坑續位,而是在四年後才正式填補了姐姐位置,於是有人我髒心爛肺了,人家李煜根本沒有那麼不堪,他還是很愛周娥皇的,否則怎麼會耐心等三四年呢?
原因是李煜重孝在身,968年11月是他守孝期滿的日子,爲他親媽鐘太後守孝。前文過,在李煜的鬨堂大孝下,鐘太後於965年11月順利去世。
早在徐溫架空楊氏時,徐溫先與張顥合謀弒殺楊渥,隨後徐溫又派心腹鍾泰章火併張顥,從而控制了淮南實權,爲南唐奠定了基礎。爲了拉攏鍾泰章,徐溫讓養子徐知誥與之結成兒女親家,徐知誥奉命爲自己的長子徐景通迎娶了鍾泰章的次女。
徐景通,也就是後來的李璟,而鍾泰章的次女就是這位鐘太後,李璟的皇后、李煜的生母。
964年11月,周娥皇病逝。如果立刻把姨子扶正的話,似乎顯得不太好,等幾吧;
幾後,鐘太後病重。親媽病重臥牀,兒子怎能迎娶嬌妻?顯得不孝順,等幾吧;
幾後,965年10月,鐘太後病逝。李煜“杖而後起”,果然是跟送老婆一樣的禮節。重孝在身,不宜婚娶,等三年吧……
三年後的968年10月,李煜都快憋瘋了,“差不多了吧?好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還有完沒完?不等了!”
李煜迫不及待地要把姨子扶正爲國後,這位姨子就是史書中的“周後”。李煜命有關部門參照古今禮制,制定詳細的婚禮細節,特別點名徐鉉、潘佑等文化大V參與討論。
結果徐鉉與潘佑在很多細節方面都存在嚴重的分歧,例如是否用鐘鼓等bGm、夫妻是否要對拜……二人引經據典,各自闡述自己的道理,誰也不能服誰,各不相讓。
李煜請徐游來裁決,徐遊支持潘佑的方案,因此婚禮最終採納了潘佑的方案,徐遊也因疵罪了徐鉉。
一個多月後,徐遊不幸染疽,徐鉉幸災樂禍地對朋友風涼話:“徐遊甘當無知兒潘佑的舔狗,違背了周公、孔子的古禮聖訓,瞧——遭報應了吧,蒼有眼!”
多插一句嘴,實際上,徐鉉的意見更符合古今禮制,那作爲裁判的徐遊爲什麼支持潘佑呢?
徐游來頭不,他原名徐景遊,他的父親是徐知誨,他的爺爺是徐溫。他是徐溫的親孫子。
徐溫死後,在徐知誥與徐知詢的奪權鬥爭中,徐知誨站隊徐知誥,自願爲徐知誥充當臥底,將徐知詢的虛實盡泄之,爲徐知誥立下了汗馬功勞。徐知誥奪權後,厚待徐知誨一家。儘管徐知誥稱帝后改姓“李”,但徐知誨及其子嗣仍被視爲宗室,論輩分,徐遊是李煜的叔叔,徐皇叔。
徐遊貴爲皇族宗室,頗好文學,常與當時的文化大V、網紅學者談笑風生,在南唐文化圈裏頗有一席之地。李璟在位時設置清暉殿,首批清暉殿直學士就是徐遊和張洎;李煜襲位後,非常欣賞這位皇叔的文采,叔侄二人常在宴會上賦詩填詞以助酒興,能與李煜成爲詩友、詞友,並獲得李煜的賞識,足見徐遊文學功底之深厚紮實。
出身宗室貴胄,又在文學方面有着極高的造詣,所以徐遊才被李煜欽點爲這場爭執的最終裁決人。徐遊當然知道徐鉉的方案更靠譜,但潘佑當時正如日中,是李煜身邊的心腹寵臣,於是徐遊毫不猶豫地站隊潘佑。就像他爹當年站隊徐知誥一樣,很會見風使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