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澶淵之盟3

作者:南無臭蛋
在去澶州的路上,寇凖與高瓊二人不敢離開真宗半步,一文一武、一左一右,牢牢控制着真宗,生怕萬歲爺隨時反悔。筆桿子在身邊,叫扈從,槍桿子在身邊,叫押解。二人押着真宗上路。

  當時遼軍已經駐軍於澶州的東、北、西三面,唯留南面,倒不是故意佈下口袋陣請君入甕或者遵循圍其三面、網開一面的原則,而是客觀條件不允許。這就要簡單複習一下本書前半部分的一些內容了:

  早在五代之初,河東李存勖與後梁展開了一場長達二十年的沿河血戰,其中有一個重要軍事據點屢屢出鏡,這便是“德勝渡”,李存勖將這個渡口碼頭擴建爲一處軍事要塞,取名“德勝寨”,爲進一步加強防禦,在二期工程中,將其修建爲一座橫跨黃河的雙子城,南、北德勝城中間以浮橋相連,於是“德勝寨”又被叫做“夾河寨”,這裏也成爲河東勢力重要的橋頭堡,而之後李存勖也確實憑藉這裏消滅了後梁。

  後唐建立後,德勝寨的戰略地位大大降低,直到後晉時,首都遷往汴州,而汴州北面幾乎無險可守,南北德勝城成了唯一可以勉強稱爲險要的據點,於是重新被統治者重視,也就成了今天的澶州城。

  遼軍肆虐河北,包圍了澶州北城,而澶州南城則在黃河南岸,遼軍目前只能望河興嘆。

  真宗剛剛抵達南城,收到了前線指揮官李繼隆發來的一條捷報:擊斃遼帥蕭撻凜!

  史籍上有關蕭撻凜的記載有很多模糊和矛盾的地方,抓大放小,蕭撻凜是大遼“國舅”不假,身份顯赫且戰功卓着,此戰之前曾作爲耶律斜軫的副手,生擒了“楊無敵”楊業,一戰成名;之後屢次掛帥征討國內叛亂部族,累功升至南京統軍使;去年“望都之戰”生擒王繼忠,此番南下又屢建功勳,在耶律斜軫、耶律休哥等名將去世後,國舅爺蕭撻凜儼然成爲遼國名副其實的第一名將。

  不久前,蕭撻凜作爲遼國尖刀,在河北縱橫馳騁,攻城略地,給宋軍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如今他又率先鋒部隊來到澶州,準備一舉攻克小小的澶州,打破宋軍心理防線,爲遼國再立不世之功。

  就在蕭撻凜偵察地形時,被宋軍弩手一擊爆頭,傷重不治而亡。

  按理說,身經百戰的蕭撻凜是不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的,怎能進入宋軍弓弩手射程呢?

  話說蕭撻凜親率幾名隨從來澶州城外偵察,尋找宋軍的防守漏洞。守軍弓弩手對此無可奈何,因爲這幾人均在射程之外。見宋軍鞭長莫及,蕭撻凜便更加有恃無恐,一會兒在這邊指指點點,一會兒又到那邊丈量測算。

  “太囂張了!”

  負責防守這一片兒城牆的是禁軍將領張鑲,“柱子,想想辦法,幹他一炮。”

  炮?

  大家不約而同地靈光一閃,“那咱就……真給他一炮?”

  衆人的目光紛紛轉向一件祕密殺器——牀子弩上。牀子弩,又叫三弓牀弩、八牛弩,從名字上就可知其威力。這麼說吧,它的弩箭已經不能再稱之爲箭矢,稱之爲標槍、長矛更合適,箭桿爲硬木,箭翎爲三個鐵片,美名曰“一槍三劍箭”。如果非要用人力的話,據說需要30名士兵使出喫奶的勁兒才能拉開,或者八頭牛……所以它正確的打開姿勢是利用尾部的絞盤。而它的擊發方式也是由一名大力士用巨斧掄砸,因爲後坐力實在太大,如果直接用手就扣扳機的話,就算能扣動,巨大的後坐力也會把士兵的手掌當場報廢。

  它的威力的確非常巨大,一般都是在攻城的時候射塌敵樓、城垛。攻城方常常用它射“踏橛箭”,一排排釘入城牆,以供士兵攀爬。

  一句話,這東西就不是用來射人的,而是射城牆的。

  關於古代遠程武器的射程,有一定爭議,我們綜合分析,取個折中的數:弓箭在300步以下,弩可達500步,而牀子弩可達700步。所以史籍記載說蕭撻凜非常謹慎地徘徊在800步遠的地方。

  然而張鑲身邊藏着的,是改良版牀子弩,射程據說達到了1000步。在出廠測試中,“矢及三裏”,射程三裏地,約1.5公里,這個射程甚至超過了部分現代狙擊步槍……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