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閉門羹 作者:未知 “好吧,你成功說服我了。”陳瑜微笑道,這個包英的確有兩下子,“那麼包女士,我們可以來談一談關於你薪水的問題了。” 這樣的高級人才,薪資必然是少不了的,來之前包英也是對長青珠寶有過充分了解的,只是還不知道陳瑜神奇的賭石能力罷了:“老闆,我在之前的公司,年薪是四百萬。” 她沒有開價,而是吐露出一個明確的信息,想要挖我,那麼起碼要讓我看到利益,別說什麼理想平臺,薪水纔是最實在的東西。 年薪四百萬,每月是不到四十萬的薪水,這個價格說出去,怕是要嚇死人了,有的公司老闆都賺不到這麼多錢。 長青珠寶一年的淨利潤纔多少?不過一千多萬而已,一下子分出去近一半去僱她,可以說是相當的大手筆了。 眼見陳瑜還在考慮,包英這時候纔開始真正做出各類承諾和表決心:“陳總,我查過長青珠寶,預計這家公司年淨利潤不超過一千五百萬,僱我當總經理的話,的確很喫力,但是我自信,我給公司帶來的利潤,絕對要超過你付給我的薪水,三個月之內,我可以讓銷售額提升至少百分之二十。” “另外,我還可以做到配合陳總做一些資金操作,借殼上市、融資套現等等,我相信這一點纔是陳總真正需要的。”包英說完這些,就閉口不言了,她是個高級人才,不是那些銷售員,不需要長篇大論喋喋不休。 陳瑜對包英的確是滿意的,沉吟了一下道:“我給你年薪五百萬,年淨利潤超過兩千萬的話,超出部分給你百分之五的分紅,這個價格怎麼樣?” 憑空多了一百萬的年薪,還有分紅,這個價格包英相當滿意,從表情裏也可以看的出來:“陳總,合作愉快!” 陳瑜站起來跟她握手:“合作愉快,需要幾天辦離職手續?” “最多一個禮拜,然後十天之內,我就可以正式去公司上班了。”這一次的會面算得上是相當愉快的,各自都從對方那裏取得了想要的東西。 與此同時,南平小苑。 從昨天開始,趙清清可謂是忙斷腿了,幾乎是沒有一刻空閒的挨家挨戶跑,甚至昨晚上最後一家談完,已經晚上九點多了,回家又給趙曉曉做了頓飯,今天早上七點不到又爬起來到公司,然後再馬不停蹄的趕過來。 然而這還僅僅是一個開始而已,後面那麼多的住戶都在等着呢,她是一刻也不敢停歇。 馬上到來的雙休日都已經必須要放棄掉了,因爲南平小苑大部分住的都是上班族,週六週日他們放假在家,那趙清清就只能工作,甚至效率還要更高。 “那就這樣定下來了,五十七萬的回收價格,合同您收好一份,後續的工作會有人來做的。”又談妥一家,趙清清長出了口氣,這一個早晨的進展還算是順利。 “那趙經理你慢走。”住戶聞言也相當高興,現在鬆南的房價最低的就是南平小苑,市場價平均只有只有五千多一平,青瑜地產給出的價格已經相當高了。 走出來,趙清清看了看手錶,自己的速度已經越來越快了,不過後面的纔是真正難搞定的。 因爲南平小苑六棟的住戶基本都想搬走,而其他樓的住戶就不一定了,甚至離這裏越遠的,就越是會牴觸,進而要求回收價格更高。 下一目的地是七棟一單元一零一,趙清清帶着兩個副手進入樓道,輕輕敲了敲防盜門。 “誰啊?!”裏面說話的是一個公鴨嗓的女人,說話聲音給人一種很嘈雜的感覺,很刺耳。 趙清清微微皺眉,不過下一秒房門打開時,她已經重新掛上了笑臉:“您好,我是青瑜地產的趙清清。” 昨天一天下來用的都是這一個開場白,住在南平小苑的,現在還哪有不認識她趙清清的,凡是想要搬走的,對她態度都很熱情,巴不得她能高擡貴手,提一點回收價格。 可惜的是趙清清怎麼可能去損失陳瑜的錢,來跟這些住戶拉關係,六棟的不少住戶煞費苦心,也沒得到一點點的優待,不過這樣的作爲在網上,卻是有不少人爲她叫好的。 開門的是個四十多歲的婦女,體態臃腫,穿着一件褪色的裙子,頭髮蓬鬆又雜亂,臉盤很大,上面還有些褐斑,聽完趙清清的自我介紹,冷着臉哦了一聲:“來我家幹什麼?” 趙清清表情一滯,好在很快就調整過來了:“大姐您好,我是來談一談房屋回收問題的,方便讓我進去嗎?” 然而那女人始終就像誰欠了她八百塊錢似得,臭着一張臉:“房屋回收?這房子是我當初買下來的,你回收什麼回收?國家讓的?” “政府的確是批了的,文件也有。”趙清清笑着拿出來文件給她看,保持着基本的禮貌,“這件事上了不少新聞,傳的沸沸揚揚,大姐應該也知道吧。” 她心想,莫非這就是所謂的釘子戶?可能故作手段想要提高一些回收價格。 然而明顯她想多了,那女人聽了還是死了媽一樣的表情:“大姐?我可不是你大姐,我也不看新聞,也不打算賣房,你們找別人去吧!” 碰! 說完之後,防盜門猛的被關上了,要不是趙清清眼疾手快躲開了,只怕少不得要被夾一下。 “這什麼人啊!”後面的副手直皺眉,還是第一次碰到直接把人擋在外面的住戶呢,還不看新聞,分明就是故意的。 “經理,這樣的人,我們就不能慣着,肯定就是想要提高回收價格,咱們絕對不能讓她得逞!”女副手同樣是義憤填膺,昨天一天的座上賓待遇讓人心情舒暢,比較之下這個閉門羹味道就各位刺舌了。 “你們兩個,再在背後說客戶的壞話,統統扣工資。”趙清清深吸了口氣,知道剛纔的話萬一被人聽到了,絕對是一場災難,“這家先標上吧,留着以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