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不開盤的日子之支援三廈在大瀝公社(1)
沒過幾天,我們出口部的這10個人扛着自己的小包行李,步行到廣州工藝品進出口公司的門口,那裏已停好一輛矮幫的大卡車。人到齊後,四十多個人挨個將自己的行李扔上車隨後爬上去,順勢坐在自己的小包袱上,還有幾個女同志帶着小孩。卡車的駕駛樓子裏司機旁邊的座位坐着廣東工藝品公司的政治部主任劉貴芳,他是這次參加勞動的人裏面最大的官,我想他還是個帶隊吧!車子開動後先到中山八路,過珠江大橋直向西南開去,目的地是廣州郊區大瀝公社所在的一個大隊。車子在塵土飛揚的搓板路上左搖又晃地開了兩個多鐘頭。轉到農村土路了,看到路邊種着木瓜樹,青綠色的木瓜,一簇簇掛在樹的脖子上;遠處的荔枝樹上,紅色的果實在蔥綠般的樹葉中搖曳,水稻已收割完畢,正在放水備耕,育秧田裏的水稻長有半尺高,綠油油地鋪滿在水田中,遠處的房舍隱約在茂密的樹林中若隱若現。
車開到一片空地,地面顯然是水泥鋪就,光華整潔,前面有一間大屋子,既像南方的祠堂又像北方的會議室,更像是放糧食的倉庫。一位當地的村幹部操着廣州味的普通話喊道:“大家把行李搬到倉庫裏面去,先休息休息,裏面有花生糖水,喝一喝,解解渴。”大家服從命令聽指揮,不約而同地將行李卸下,有扛着的、有拽着的、有夾着的來到倉庫裏,走進倉庫只見裏面靠邊上是一座榨油的木牀子,還有兩三個吹水稻空殼的大風車,一些竹蓆堆放在旁邊,地是水泥鋪的,房頂上的鳥巢、燕子窩擡頭可見。中間寬敞的地方則放着好幾扇門板,有的門板上還帶着門環,再往裏看就看見許多幹鬆的稻草鋪在地上。大家站定後等着主人發話,負責人說了一些歡迎、感謝的話之後就宣佈:第一、每日早點由大隊統一負責,不交糧票和錢;第二、每倆人或三人分配到農民戶裏喫飯,糧票和錢統一交到大隊,每人每天一斤糧票、四毛錢;第三、村裏有個供銷社,身邊缺什麼小東西可以去那裏買;第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睡覺,男同志就睡在這裏,門板不夠就睡在稻草上,這裏的地面是水泥的,防潮,我們有時會在這裏放糧食,外面那兒主要是爲晾曬糧食的。請大家先把蚊帳支好,隊裏爲大家準備了一些麻繩,還有釘子和錘子,還需要什麼再找我們。另外女同志我們安排到農戶家住。待會等到了喫午飯的時候,我再把給你們分配好的農戶帶過來,把你們領走認認門去喫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