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劇本爭論得很激烈
“王大姐,可找到你了。”
“哦,小曾。劇本寫好了?這麼快!”王維民先是一愣,隨即欣喜地問道。
“寫了第一稿,先請你來把把脈。”
“給我看看。”
曾驊拿出一疊草稿紙,這是他四天來白天摸魚,晚上加班寫出來的劇本。
王維民接過來,先看到了標題。
《瞧這一家子》!
“嗯,這名字就有點意思,一看就是家長裏短的故事。”
王維民仔細看了起來。
故事就圍繞着某紡織廠某車間主任老胡一家來展開的。
女兒嘉英是精紡車間擋車工,她和父親的徒弟、車間修理工鬱林相愛。
老胡的兒子小胡是話劇演員,卻不學無術,老胡更是看不上眼。
然後小胡與新華書店營業員小紅相愛,老胡卻把小紅的同事,小胡朋友的女朋友張嵐當成小胡的女朋友
然後在一次次巧合誤會中,產生一個個啼笑皆非的笑話,串成了一個很完整的故事。
王維民心裏評估了一下,裏面有自由戀愛、尊重知識、努力學習科學技術實現四個現代化、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等新穎卻正確的主題,在一個個生活氣息非常濃郁的故事裏一一展現出來。
整個故事的主調是輕鬆,笑料不斷,誤會、巧合、對比、反轉等喜劇手法,十幾年後很普通老套,現在看來卻十分新穎。
此前十幾年的電影作品裏,幾乎沒人這麼用過。
“好!”
王維民大聲叫了一聲好。
她原本沒有抱太大的期望,沒有想到曾驊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小曾,我馬上把這份稿子提交給文學編劇組,再彙報給相關領導,我們的電影,需要這樣的新鮮血液。”
稿子提交到文學編劇組,馬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據說幾位評審關着門吵了兩天,有的說好苗子,有的說大毒草,兩票人吵得天翻地覆,要不廠領導及時趕到,馬上就是全武行。
最後王廠長拍板,把作者請來,大家敞開了說。
曾驊被王維民帶着往辦公樓趕。
想着評審傳聞,曾驊心裏發毛,這可是自己在這個年代的第一個作品,超綱?踩過線了?
他低着頭,彎着腰,忐忑不安地問道:“王大姐,這是什麼意思?”
王維民一臉的見怪不怪,“我們北影廠劇本過審很嚴的,跟三堂會審似的。你啊,這還只是一堂會審。”
“會審?”
王維民鼓勵了他一句:“沒事的,把你的想法講出來就好了。真理是越辨越明的。”
進到一間會議室,站在門口,裏面煙霧繚繞,看不清裏面坐着幾個人。
王維民走了進去,咳嗽着把窗戶都打開,“你們這些老煙槍!我剛纔在外面還以爲裏面起火了!”
煙霧散去,終於看清楚裏面。
會議室裏有張長圓桌,圍坐着八位文學編劇組評審,還有兩位廠領導。
看到曾驊的樣子,有人忍不住說道:“這麼年輕!”
有人反駁了一句:“有志不在年高!”
火藥味還這麼濃!
“是曾驊同志嗎?”
坐在上首位置的一位老同志開口了。
他五十多歲,穿着一件有四個口袋的的確良工裝短袖襯衣,頭髮花白,很嚴肅。
曾驊點頭哈腰,站如嘍囉,“是的。”
“小曾同志,請坐。我是北影廠的廠長王洋。
今天把你請來,就是跟大家一起討論討論,你的新劇本。
我強調一點,大家暢所欲言,但不能進行人身攻擊,亂扣帽子。”
打了預防針的王洋左右看了看,看到大家都沒有意見,一揮手。
“那開始吧,誰先來?”
一位中間髮量很少的評審甲開口:“我先來。我的意見是太庸俗了。家長裏短,全是雞毛蒜皮的事情,人民羣衆怎麼可能會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