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兒童文學?賺錢,不寒磣!
這次雜誌社門口,聚集着一堆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光明啊,你在我的心裏...”
“長夜漫漫,黑漆漆地看不到前路。我的雙眼是黑色,卻看到了遠處的光明...”
他們站在路邊,拿着稿紙,旁若無人地大聲念着自己的詩歌。
想不到這年頭,連詩歌都有同人版的。
雜誌社門衛張師傅坐在值班室裏,笑呵呵地看樂子。
見到曾驊走進來,笑着點頭:“小曾來了。”
“張師傅,雜誌社變得這麼熱鬧了?”
“都是復刊號的功勞。那四首詩,把這些文藝青年們,都給整瘋了,整魔怔了,見天的跑我們這裏來朗誦他們的詩歌。
小曾,我跟你說,你是來晚了。前些日子,那才叫熱鬧,半條街黑壓壓的全是人,那些當路的地方,都得排隊。有幾次,爲了爭這些好位置,都打起來了。
實在沒辦法,雜誌社和街道請了公安同志來,才把那些人清走。沒兩天,又來了。”
《詩歌》雜誌社上下,知道曾驊是春生的人寥寥無幾,所以張師傅才這麼從容地跟他吹牛。
“詩歌的魅力,這麼厲害?”曾驊有點不敢置信。
三四十年後,誰還去讀詩歌。
要是旁邊有人在念詩,大家都會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去看他。
萬萬沒有想到,在這個年代,詩歌的魅力居然這麼大!
不知聽哪位網友說起過,說這個年代,有個很醜的男人,因爲寫得一手好詩,娶了一位天仙般的老婆。
以前還以爲只是詩人意淫下編撰的故事,現在看起來很可能是真實的。
想想就過癮!
可恨啊,自己腦子裏記住的詩歌只有那麼幾首,喫不到更多的紅利。
走進雜誌社的院子裏,人來人往,大家看着都很忙,都振奮。
復刊號的火爆,讓大家的工作熱情高漲!
熟門熟路走到王向東的辦公室,門敞開着,他坐在辦公桌後愁眉苦臉的。
全雜誌社都是眉開眼笑的,就他是苦瓜臉。
“咚咚!”
曾驊敲了敲門,王向東一擡頭,身子一騰,閃電般地竄到了門口,熱情急切地握着曾驊的手:“小曾同志,你的靈感來了?又給我們送詩來了?”
“沒有了,王編輯,我詩歌的靈感真沒有了。今天來是想向你請教一下,其它方面的創作問題。”
王向東一下子泄了氣,強打着精神說道:“坐,小曾坐。我給你倒杯茶。”
坐下後,王向東端來一杯冒着熱氣的高碎茶,放到曾驊跟前,在對面坐下。
“小曾,這幾天我好好地想了想。你後來給我的那三首詩,我決定發表。每月只登一首。可是三個月後怎麼辦啊!”
曾驊開啓嘴炮模式:“王編輯,那我可就要批評你了。”
“批評我,你說。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D的優良傳統,你說。”
“王編輯,你現在的思想太狹隘,太偏激了。中國的詩歌,怎麼能只靠你,靠我,我們少數幾個人就振興起來呢?
要廣泛地發動羣衆,鼓勵羣衆!我們國家好幾億人口,能出一個我這樣的人,肯定還能出十個,一百個類似的。”
王向東聽得精神一振。
“相信很多羣衆,有我一樣的靈感,有我一樣的情緒,想要抒發出來,只是一時半會找不到合適的路。
王編輯,這個時候伱要鼓勵他們,要引導他們。
我只是拋磚引玉的一塊磚,也只是打破冰封湖面的一塊石頭。
只要我們把人民羣衆的創作熱情激發起來,相信會有千千萬萬的詩人會把他們的心聲朗誦出來,會把我們這個時代最美好的記憶,以及我們對未來的憧憬,朗誦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