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我這人只會寫不會講
教育部以來不及準備爲由,加以反對。
D小平支持與會人員的意見,要求教育部把上報中樣的文件追回來。
從八月中旬到九月中旬,教育部召開高校招生會議,產生了激烈爭論。最後D小平力主廢除此前的推薦上大學,恢復高考。
教育部開始緊張地做準備,轉彎大調頭。
雖然還沒有正式宣佈,但是皇城根下,消息最靈通,很多人都知道,今年12月中旬會恢復高考。因爲時間緊迫,不再像十年前全國統一命題,改由各省市分別組織命題。
但是各種小道消息紛紛揚揚。
有的說高考取消,還是按照以前的推薦上大學。
還有的說高考今年來不及,明年再統一舉行
這些跟曾驊沒有關係,他比教育部的還要篤定,今年肯定要高考。
時間很快來到十月。
國慶節後,《瞧這一家子》拍攝完成,劇組大部分人解散,只留下導演王維民、攝影李振生以及錄音師、剪輯等少數工作人員,等膠片沖洗出來,進行剪輯。
曾驊也收心了,老老實實地投入到緊張的複習中。
這天上午,王維民走進文學編劇組的辦公室,大大咧咧地說道:“小曾,還有小楊,走了,到小劇場看毛片去。”
曾驊嚇得一哆嗦。
太明目張膽了!
不過在北影廠泡了幾個月,曾驊知道,毛片在這個時候的叫法,跟十幾年後完全不一樣。
現在指的是剛剪輯出來的初版電影,聽說是跟南港過來交流的同志們學的。
十幾年後,另一種含義的叫法,好像也是從那邊傳過來的。
南港啊,你真是什麼往我們內地傳啊。
小劇場可以坐一百多號人,今天就坐的除了全體劇組成員,還有王洋等廠領導。
算是一次初步審查。
“好了,好了,領導們都到齊了,同志們也都到齊了。大家開始了,有什麼意見請記錄下來。放完後我們接着進行一場討論會,大家暢所欲言,有什麼意見都可以提。
但是在放映時,請保持安靜。”
王維民說完,看到沒有什麼意見,轉頭對放映室說道。
“汪師傅,開始吧。”
“好!”
小劇場的燈暗了,一道光從放映室投出來,映在正前面的屏幕上。
1,2,3,幾個數字閃過,沒有曾驊熟悉的北影廠圖標,刷地就是北都市區的鏡頭。
圖標、片頭、片尾等鏡頭和字幕在後期再加,現在主要看影片內容。
老胡穿着一件輕薄的襯衣,裏面是白背心,沿着林蔭路走着。
一路上跟熟人打着招呼。
路邊有人在鍛鍊身體。
那個雙手轉單槓,跟個陀螺似的;這個在雙槓上來回翻飛,如同穿花蝴蝶。
奇人異士輩出,都是從團結湖宿舍區,幾個廠子裏選出來的羣衆演員。
只管頓飯,沒有任何報酬。
就這還搶着報名,爭着表演才藝,搞得跟幾十年後的真人秀海選現場一樣。
走進家門,開始曾驊指點的那段劇情。
小劇場裏開始爆出笑聲,彼此起伏,不到三分鐘的一段戲,笑了五次,基本上半分鐘一個笑點,十分密集。
接着是小胡坐公交車。
車太擠了,有人拼命地擠下車,結果人下來了,包沒下來。
然後一路上在公交車後面追。
售票員坐在窗戶旁邊,只顧着磕瓜子,根本不理在後面追趕的乘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