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都是錢鬧的
“你們賺了多少錢?我們又不要跟你們全部分!
手指縫裏漏一點給我們就好了。每部電影上限七十萬,我們每部電影都要掐着手指頭來算,超過七十萬就要虧本
我的同志,現在的電影趨勢你看不清嗎?七十萬能拍什麼?《405謀殺案》我們用彩色膠捲,到處取景,人喫馬嚼,足足花了五六十萬,再加上後續沖洗剪輯的費用,剛剛賺到幾張香河肉餅的錢,你們卻賺大發了!”
巴拉巴拉,越吵越兇。
見識不妙,王維民把曾驊拉到一邊。
“大姐,王廠長這是怎麼了?”
“還不是讓錢給鬧的!”
“我們北影廠不是從不缺錢嗎?王廠長怎麼會爲錢發愁?”
王維民瞪了曾驊一眼。
“你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我們北影廠一直缺錢,只是王廠長想方設法往業務傾斜,只要立了項的電影,拍攝都不會缺錢。但是後勤、道具、設備...哪個部門不在喊窮。
你姐夫攝影部門,很多設備,比你年紀都還要大。新添置的一臺彩色攝影機,跟心肝寶貝一樣,沒有王廠長的批條,天王老子都不能動。
所有彩色膠捲,必須一釐米一釐米的算,出庫多少,用了多少,必須對得上數。拍攝《405謀殺案》的時候,你不是不知道。”
是啊,自己小錢掙得很舒服,個人不缺錢花,可是整個北影廠、整個國家在這個大歷史大轉變的年代,都缺錢。
王洋咣噹一聲掛掉電話,房間裏飄出來香菸味道,王維民上前敲門。
“小王來了,小曾也來了,快進來坐。”王洋右手夾着一支香菸,左手揮揮手,示意兩人進來。
等王維民和曾驊在單人沙發上坐下,王洋把手上的煙狠吸幾口,摁在菸灰缸。
摸了摸越來越不茂盛的頭髮,王洋有些惆悵地說道:“好不容易等到春風吹滿園,準備百花齊放的時候,卻發現口袋裏沒糧了。”
王維民和曾驊靜靜地聽着。
“你們有沒有聽說,江淮那邊,去年年底有農村搞聯產承包責任制,打破大鍋飯。”
“聽說了。”王維民答道,“報紙上都鬧翻天了,比某些人聯手批判驊子要兇猛多了。”
王洋笑着擺了擺手,“性質完全不同。
曾驊同志,只是文藝戰線上的事,那可是國家層面的大事。曾驊那點事,頂多算個小浪花,那可是驚濤駭浪。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上面對聯產承包責任制,不反對,也不鼓勵,估計是想看看效果。不過風已經吹動,各行各業聞風而動。
去年開始,知青大返城,我們廠硬塞了不少人進來。一碗飯三個人喫,一個人的事,四個人做。我頂住壓力,把他們全按在後勤崗位上,爭取不讓他們影響到業務崗。
可是多了這麼多人喫飯,開支大了,能用在拍電影上的錢就少了,我是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
王洋越說神情越鄭重,“《405謀殺案》,中影發行公司從上到下,各級發行公司至少賺了上億元...”
王維民眼睛一瞪,脫口問道:“多少?”
王洋激動地揮舞雙手,“上億元啊!
這是中影發行公司內部根據發行拷貝,各級發行公司放映次數,進場人數,平均票價估算出來的,只會估少,不會估多。”
“中影發行賺了這麼多?纔給我們七十萬元包乾費,太不地道了吧。”王維民眼睛發紅,咬牙切齒。
誰聽到這個數字,都不會淡定。
上億元收入,這是什麼概念!
對於這個年代的人來說,無法想象啊。
王洋長嘆了一口氣,“沒有辦法,中影發行公司一口咬定,這是國家規定,死活不鬆口。”
王維民湊上去,跟個狗頭軍師一樣,“王廠長,這不行啊,我們拍出好電影來,結果連口湯都喝不上。以後誰還願意去拍好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