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滿場皆唱曾驊的歌
楊婕一臉驚喜:“聽於姐這麼一說,我恨不得馬上就看到。”
“不急,排在第三個。”於阿姨自豪地說道,“彩排的時候,文宣部的領導們當場拍板,這麼好的節目,必須放到前面。”
王仲秋探過頭來,“於姐,聽說今天演出有首壓軸歌曲,也是曾驊同志創作的?”
“對,最後一曲,《我的中國心》,港奧辦重點推薦,特意從南港請了一位愛國男青年,爲大家演唱。彩排時,文宣部的領導又一拍板,必須壓軸演出。”
楊婕搖了搖頭:“都說北影廠老王挖到了寶貝,多才多藝,沒有他不會的。這麼重大的演出,一個人上了兩個節目,確實厲害。”
很快時間就到了,匯演開始。
男女主持人激情昂揚地朗誦了一段讚美詩,然後引出第一個節目。
中樣歌舞團、中樣樂團等七八個單位的大合唱《歌唱祖國》。
第二個節目是中樣直屬機關的大合唱《團結就是力量》。
第三個節目就是海正文工團蘇明明獨唱,總正文工團歌舞團伴舞的《軍港之夜》。
悠揚的前奏響起,一身海軍女兵裝的蘇明明站在前臺偏左邊一點,一道光打下,正好一個光圈圈住她。
一道光投到舞臺的背景上,展現出海邊景色,一個母親帶着一個孩子,沿着海岸邊走過,指着海天一色的背景板指指點點,中間還能聽到海浪和海鷗的聲音。
然後一個轉場,孩子長大,穿上了海軍水兵服,變老的母親送他登上了軍艦,然後整個伴舞一分爲二。
母親在這邊,兒子和戰友那邊。
母親在燈下讀信,在給兒子織鞋墊。
兒子和戰友們在海浪中搏鬥,然後軍艦回港,旋律變得平緩,背影驟然變暗,只剩下母親的背影,以及兒子和戰友們的背影投在背景板上。
蘇明明深情地唱了起來:“軍港的夜啊靜悄悄,海浪把戰艦輕輕地搖。年輕的水兵頭枕着波濤,睡夢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母親的人影在眺望遠方,兒子和戰友們的背影站在軍艦上,眺望祖國和母親的方向
聽到動情處,於阿姨等眼淚淺的人,忍不住搽拭着眼淚。
歌曲結束,嘩嘩地掌聲響起,無比地熱烈,如同旋風一般,在大會堂上空刮過。
楊婕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對於阿姨說道:“寫的真好。曾驊不愧是時代詩人,連歌曲都寫得如此的有詩意,如此的深情。太好了,是我聽過的最好的軍旅歌曲。”
於阿姨笑得合不攏嘴,右手肘碰了碰老伴,趙豐收還是一臉嚴肅,嘴角的笑意卻連金箍棒都壓不住。
到了衆人期盼的壓軸歌曲。
一位穿着西裝,留着長髮,帶着金絲邊眼鏡的男青年走上舞臺,一看就知道是港奧臺同胞。
他就是曾驊伯父廠裏唱歌僅次於曾驊的男技術員張銘瑞。
旋律一響起,全會堂的人都起了雞皮疙瘩。
張銘瑞拿着話筒,毫不怯場地跟着旋律唱了起來:“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
這一句高潮部分聽到大家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等到張銘瑞第二次唱這一段時,臺下數千觀衆,忍不住站起來,跟着齊聲高歌起來!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流在心裏的血,澎湃着中華的聲音!就算生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擔任現場拍攝總指揮的王洋興奮對攝影師說道:“二號機掃觀衆們的臉,對,把他們臉上的激動和淚水,都拍出來。
這是人民羣衆發自內心的情緒,一定要記錄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