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瞻叔,你看人真準!
這裏風格不錯,牛腩、牛雜和叉燒做得相當地道,坐着這裏,可以看到不遠處的維多利亞港,很多人都喜歡來這裏喫飯。
再過幾年就沒有了。
海港城修起來時,把它整棟舊樓都拆了。
那些大房地產商鼻子一哼,茶餐廳也配擁有海景?
呸!
想屁喫呢!
李瀚翔拉着曾驊來這裏喫飯,黃瞻帶着個朋友去酒店找曾驊,正好路上撞到,大家一起就來了這裏。
黃瞻佔了個靠窗的位置,往窗外一看,忍不住讚歎起來:“這景色不錯。”他一轉頭問曾驊:“驊仔,上滬外灘的建築全是洋房,也很漂亮,是不是啊?”
“我覺得不漂亮。”
黃瞻和李瀚翔一愣,跟黃瞻一起來的瘦長個也一愣。
“怎麼?你覺得中式建築好看?”
“不是,各有各的美,關鍵是外灘的那些建築,他們都說有歐式風格,是亞洲一絕。其實說錯了,亞洲最漂亮的歐式建築不在上滬,也不在南港。”
“哦,那在哪裏?”
“印瀆蒙買。”
三人對視一眼,有些不明白。
“上滬是半殖民地,南港算是英國海外殖民地,但是跟女王皇冠的寶石,印瀆相比,還是差一大截。
那些年,英國佬真是把那裏當自己家,修得那些總督府啊,那叫一個富麗堂皇,精美絕倫。”
“嘿,驊仔,你還真是知識淵博啊。”
黃瞻也是個馬大哈,這時才介紹他帶來的朋友。
“這位叫許克,安南華人,在美國留學,專修電影電視,77年回港加入無線,78年拍了一部電視劇,叫什麼?”
瘦長又年輕的許克答道:“《金刀情仇》。”
“對,今年在吳思源的電影公司,拍攝了一部《蝶變》,七月份上映了,很有看頭啊。”
曾驊伸出手去,“幸會幸會,我看南港報紙,說許先生是南港新浪潮電影的先鋒啊。”
許克露出他標誌性的微笑,“都是他們亂安的名頭。我只是在做一種新風格電影的嘗試,過去的電影模式,有點老舊了。”
黃瞻一眼看到李瀚翔臉色有點難看。
過去的電影模式老舊了?
過去的電影都是李瀚翔他們拍攝的。
他在暗地裏踢了踢許克,目光往李瀚翔瞥了瞥。
許克馬上悟到了,轉移話題。
“其實我覺得南港的本地市場,太小了,才四百萬人口,只能跟曰本、翰國、東南亞的一座城市媲美,經濟再發達,消費能力也只有那麼強,天花板擺在那裏,很難突破的。
所以我覺得,最好的出路還是東南亞和曰翰。”
聊到這裏,李瀚翔感興趣,轉過頭來正要開口,夥計過來,端着四杯水,嘩地擺在桌上,“老細,喫乜嘢?”
李瀚翔一揮手,“你們點,我請客!這裏牛腩飯、叉燒飯還有油雞飯很讚的。”
黃瞻點了份油雞飯,許克點了份牛腩飯,曾驊點了份叉燒拼油雞飯,李瀚翔點了一份叉燒飯,然後補充道:“再加個燒鵝例牌,一碗牛雜,一碟青菜。”
“好!”
夥計記好後轉身離開。
曾驊去前臺打了個電話,很快又回來了。
李瀚翔把水杯分給四人,接着剛纔的話題說道:“出口東南亞和曰翰是一條出路,以前邵氏和嘉禾,就是靠東南亞和曰翰市場,喫到飽。
只是現在隨着他們本地電影的興起,加上時代變化,以前的老三樣可不行了。比如我以前拍的黃梅調,沒人看了。
張策拍的光膀子壯男復仇片,太血腥了。老子拍的男女...對了,驊仔,你取得那個什麼名字,對,愛情動作片,說太澀情了,也不準上映。碼得,叫老子拍什麼去?”
黃瞻想了想說道:“歷史片。老李,你最擅長的。”
李瀚翔搖頭,“不行。驊仔,你跟老黃說說。此前啊,我跟驊仔討論這件事,他把我說的心服口服,啞口無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