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發現
不過張安卻是對着他們擺擺手,滿不在意的說道。
“沒事,你們喝吧,我這葫蘆看着不大,但裝的水可不少,絕對夠你們喝的。”
這小葫蘆裏面裝了將近半桶水,這麼多人只要不是牛飲,那也不是一下子能喝完的。
但即便張安如此說,張大明也沒有再繼續喝。
因爲他看着這葫蘆的大小,心裏卻是不太相信張安說的話。
“來來來,你們誰喝水的快拿去,張安這回帶出來的水是真好喝,比白糖水喝着都舒服。”
這年頭白糖可不便宜,一般都是留給家裏的小孩子喝的。
一般下地乾重活的時候,最多就是用甜酒煮一鍋酒水,再往裏加幾顆糖精,大家就很滿足了。
“張安,伱這水是在哪裏挑的,比水井裏的井水還要好。”
雖然村裏現在有了自來水,但那些水經過塑料水管以後會有一股味道。
所以村裏大多數人家用來泡茶或者直接的喝的水都是去水井裏挑的。
畢竟老水井裏的水真的好喝,只是飲用的話,挑一擔隨便夠喝三四天,一點工夫都不耽擱。
“哈哈,這就是水井裏的,只是你早上鹽口太重,嘴太乾巴了,纔有這種感覺。”
張安自然不可能給他說是空間泉水,所以推到他早上鹽喫太多的身上。
“絕對是你鹽巴喫太多了,下次真的注意點,要不然給你長几個猴兒包就舒服了。”
黃明伸手接過葫蘆喝了兩口,雖然覺得確實很好喝,但並沒有張大明那麼誇張的感覺,便砸吧着嘴說道。
其實真不怪張大明,黃明覺得沒什麼異常,那是因爲他以前一直在張安家打轉,這空間泉水早就喝習慣了,換做張安的二叔和三叔,也是一樣的。
“這有什麼的,喫飯嘛,肯定要對自己口味纔行,要不然喫着有什麼意思,再說了猴兒包而已,我以前長過,到時候找老道長拿兩個膏藥貼貼就好了。”
猴兒包其實就是腮腺炎,很多小孩子都長過,長起來的時候,臉龐下面,脖子上面兩邊的腮腺會腫的跟練了蛤蟆功一樣。
大人其實也會長,只不過這種情況很少出現。
因此,很多大人爲了讓家裏的孩子少喫鹽,就會嚇唬孩子說,鹽巴喫多了會長猴兒包,所以很多小孩就被嚇住了。
在以前張安還小的時候,他也長過猴兒包,那時候從張一行那裏拿來兩片不知名黑乎乎的膏藥,不知道是用什麼藥材做出來的,只要往腮腺上貼着就行。
就這樣,既不用吃藥也不用打針,貼着最多兩三天就能恢復。
村裏很多人長了猴兒包,也是去找了張一行要來膏藥治好的。
畢竟那會兒大家條件真的很差,就算不去城裏的醫院,只去鎮上的衛生室,幾天也要花個十幾塊錢,對於大家來說並不是小錢。
村裏有這麼一個妙手回春的老神醫,還不收大家的錢,所以張大明對此絲毫不在意。
“好了,差不多了,咱們也該起身了。”
等到衆人都喝了幾口水以後,體力也恢復的差不多了,作爲隊長的張安就吆喝着大家動身。
走出巖洞,大家明顯發現這會兒的雨要比剛纔小了一些,這對大家來說是個不錯的消息。
因爲雨勢小了,就代表着大家在雨中的視野又開闊了一些,找起人來也要更方便一些。
回到山路上,大家都拄着手棍慢慢的走着,還不停的轉着腦袋看向四面八方。
到了需要爬坡路又比較滑的地方,大家都是你拽着我我拽着他,一起慢慢的爬上去。
“小安,你看那邊,是不是個裝肥料的袋子。”
突然,張建業指着前方路坎下面的一塊地大聲說道。
剛纔他們遇到了一個比較陡峭的斜坡,張安爬上去以後,就回頭一個個的把他們所有人拽上去,所以並沒有來得及觀察四周。
這會兒聽到自家小叔的聲音,張安連忙順着張建業手指着的地方看去。
看到了一小塊滿是岩石的山地,那塊地很窄,估計只有兩米不到的寬度。
但裏面還是避開岩石,在有泥土的地方種着玉米,這是村裏大家的習慣,不願意放棄一寸土地,哪怕只能種上幾株莊稼。
但就在這塊小小的岩石地裏,赫然放着一條黃色的肥料口袋。
在地裏有條口袋,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可能是誰家來放了肥料以後,口袋忘記帶回家了。
但這種時候,哪怕是一絲一毫的發現,都不能隨便放過。
而且此時的肥料口袋,是壓着那塊地裏爲數不多的幾株玉米。
也不知道是人爲的,還是說這兩天風雨太大,給刮過來的。
“走,咱們過去看看。”
但下一秒,張安二話不說,就直接做了決定。
因爲他在那塊地的邊沿,離肥料不遠的地方,看到了一隻竹編的籮筐。
其他人沒有發現,是因爲他們在雨中看不到那麼遠的地方,而張安的視力一直比較好,即便下着雨,看得也要比他們要更遠一些。
看到那隻籮筐,張安心裏有種預感,他們要有發現了。
因爲那隻籮筐看起來還完好無損,還是七八層新的樣子。
這玩意兒不管在誰家,都是重要的工具,都是不動產,只要不是爛的不能用了,都不會捨得扔掉。
畢竟一隻籮筐,去街上買也要花上十塊錢才能買到,就算自己去砍竹子來打,也要用上好幾天的時間,所以根本不會有人把它忘在山上。
其他人一聽,也不遲疑,加快速度走過去以後,一個拉着一個順着地坎纔到地裏。
“小安哥,這口袋裏面還有肥料,我覺得應該是老六叔帶來的。”
黃明下到地裏,便一馬當先的往口袋的位置衝了過去,所以他第一個衝着大家呼喊起來。
張安一聽快步走過去,打開口袋一看,果然看到裏面裝着半袋子二十來斤的肥料。
這種肥料袋子的裏面,都是有一層用來防水的塑料內層,剛纔黃明過來的時候,口袋口子還被一條布綹子扎着。
所以裏面的肥料並沒有因爲下着大雨而被融化,也沒有被大風給颳走。
這會兒,張安就更加確定,這一袋肥料不可能是被人忘在地裏的。
因爲肥料很貴,這裏至少還有二十多斤,一般人家根本不可能忘得了。
所以張安很贊同黃明的話,這可能是陳老六家兩口子留下的。
“很有可能,因爲那裏還有個籮筐,大家在這附近找找,一邊找一邊喊,人可能就在這一片地方,不過走到邊上的時候要注意,前面是個小天坑,別滑下去了。”
這塊地的邊上,赫然是一個不規則的圓形洞口,下面就是山裏很常見的天坑。
只是這個天坑不是太大,也沒有多深,估計三四米的樣子,跟野豬巖亂石包下面那個大天坑沒法相比。
張安剛說完,其他人就開始在四周尋找並吆喝起來。
很快,大家不僅在找回來了張安看到的那個籮筐,還找到了兩把出頭。
這些東西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說明,它們就是陳老六家的,而且人極有可能在這附近。
可是大家尋找了半天,也一直要吆喝着陳老六的名字,但一點發現和迴應都沒有。
所以張安只能把目光看向前埂的天坑,因爲這裏都沒有的話,其他地方想要找到人的機會就更小了。
“現在只有天坑下面沒找過了,所以我想下去看看。”
把衆人喊到一起,張安說着自己的想法。
既然在這裏發現了一絲希望,所以張安不願意放棄。
“不行,天坑裏面太危險了,雖然我們帶了繩子,但是這裏一棵樹都沒有,根本沒有扎繩的地方,現在這裏太滑,就算我們所有人都拽繩子,也吊不了一個人下去,別忘了,張平他爸說了,要以自己的安全爲重。”
張安一說要下天坑,張建軍立馬就開口反對。
天坑之所以叫做天坑,是因爲它下面的洞裏要比大家看到的洞口要大,裏面就是一個球形的空間。
正常的天氣下,人吊着繩子下去都是懸空的狀態,腳手根本沒有着力的地方,而現在颳大風下大雨的天氣,就更加危險了。
而且四周全是一片光禿禿的岩石,還有幾個拇指大小的雜樹。
岩石又不是石柱的那種,他們帶來的繩子根本沒有能拴的地方。
地面又是偏的,要是用人拽着,說不準大家都要被拖到天坑裏面去,這對於大家來說太過危險了。
張建軍可沒有忘了出發之前,張建文在家裏下的死命令。
即便是其他人,他也會站出來反對,就更別說是他的親侄子了。
張安聽了張建軍的話,當下也沉默了,他知道自家二叔說的沒有一點偏頗。
可人命大過天,而且還是兩個人,好不容易有些發現,他不想就這麼放棄。
於是他不斷的在腦海裏面思索,看看有什麼好的辦法。
“這樣吧,咱們去砍一棵粗一些的樹幹,拿過來找個石頭後面釘下去,到時候大家在上面穩着,吊一個人下去應該沒什麼問題。”
鐵人曾經說過,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所以張安想着,這裏既然沒有拴繩子的東西,那就自己創造一個能拴繩子的地方。
最多就是樹砍大一些,到時候釘在地裏的時候,釘深一些。
其他人都覺得這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就連張建軍也不再反對。
只是他卻不想讓張安下去,而是要自己來代替張安。
張安是張建國唯一的獨子,他可不想看到自家這個侄子有什麼危險。
不過張安哪裏會同意,他的體力比張建軍要好的多,而且有空間在,下去遇到什麼情況也能有個保底。
最後便以他的眼力要更好一些,到時候不用下到天坑底下就能看到裏面的情況的由頭把張建軍拒絕了。
至此,張建軍也沒什麼說的,只是一個勁叮囑,讓他要特別注意,要是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一定要緊着自己的安全爲先。
定下來以後,大家就先找了個地方先去把樹砍回來。
找了很久,終於找到一棵大碗口一般的樺樹,花了一個多小時用柴刀給砍了給帶回來。
樺樹的一頭被柴刀砍成斜尖,用來釘到地裏。
不過大家在周圍的岩石羣裏找了好幾處地方,卻沒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
因爲樹幹只釘進去了十幾公分的深度,根本沒有什麼承重力,肯定不行。
如果沒有岩石也是不行的,下了這麼久的雨,地上的泥巴早就變得又鬆又軟。
就算樹幹釘進去了,可能不用多久也會被撬起來,非常不安全。
不過皇天不負苦心人,最後在一道岩石縫中,總算把樹幹給釘進去了,而且還釘進去一米多的深。
這個深度就比較能承重了,還有岩石縫卡着,釘進去的樹幹絕對不會被撬起來。
樹幹上拴了兩根繩子,一根非常粗的大麻繩,一根平時牽牛的繩子。
張安把粗的那根系在自己身上,打了個結實的繩節,爲了保險,張建軍還找了根拇指大小的樹枝卡着,避免繩節突然脫開。
“行了,你們穩着樹樁,我下去了,如果有什麼發現,我會拉動細的這根繩子,也會在下面喊,這個坑不是很深,應該是能聽到的。”
張安交代完了以後,便走到洞口邊沿,拽着繩子慢慢的下去。
而張建軍衆人,也是在上面一點一點的給繩子放量。
每隔一會兒,就要大聲的朝着張安喊去,確保沒什麼問題。
張安順着繩子,緩緩的在天坑裏面降下去,這坑裏猶如一個倒扣的大碗,越往下洞裏的空間也越大。
所以除了洞口直射下去的地方之外,其他地方都顯得有些漆黑。
儘管張安的視力比普通人要好,但也只能看到一片模糊的地方。
很快,張安就降落到坑底,三四米的高度,確實不是多深。
落地以後,張安先是衝着洞口大喊了一陣表示自己落地了,報了聲平安,而上面也傳來其他人的迴應。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