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齊齊和小馬_511
過了好一會兒,新生的小馬崽赫然已經習慣了這麼陌生的世界。
雖然走起路來還是有些顫顫巍巍,但明顯比剛纔好了很多,這會兒老老實實的跟在大黑和踏雪身邊。
只不過那長得長長的小馬腦袋有些好奇又有些畏懼的在看着四周。
踏雪這個時候已經從剛纔虛弱的狀態中恢復過來,來到張安身邊低着頭用腦袋輕輕的蹭了蹭張安。
“前段時間躁的不讓人靠近,現在又乖的像個小貓一樣,簡直就是兩個樣子。”
前幾天家裏的兩匹馬脾氣變得暴躁的嚇人,這會兒變溫順了王芳纔敢伸手摸一摸它的脖子。
“好了媽,你先回去睡吧,我把這裏收拾一下,就會回去。”
小馬雖然順利出生,但馬圈裏已經變得髒亂不堪。
尤其是跟着小馬一起出生的衣包,特別吸引蒼鷹蚊蟲。
現在天氣雖然降下來不少,但還沒有到那些討厭的東西放假的季節。
今天晚上只要不管,明天這馬圈裏就會引來一羣。
要是不知道也就罷了,既然知道了,張安肯定會先清理乾淨。
王芳本來想動手跟張安一起清理,但是張安根本不讓他動手。
這又不是什麼乾淨的事,髒一個人的手就行了,何必要兩個人一起,而且現在時間也不早了。
等王芳走了以後,張安拿着竹掃把開始清理馬圈。
這時候踏雪帶着小馬走到張安身邊,用腦袋蹭了蹭張安以後,把小馬推到張安的面前。
大黑這傢伙又變成了以前那副什麼都漠不關心的樣子,剛纔緊張的神態早已消失不見。
而剛出生的小傢伙被母親推出來以後,估計有些發懵,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只剩下瑟瑟發抖。
估計心裏正奇怪着,剛纔還天下第一好的媽媽,這會兒怎麼會變成這樣。
“好了好了,你別再頂它了,我這就放你們進去。”
瞅着踏雪一直用頭在頂小馬崽,張安趕緊把它喝住。
這小馬剛生下來,身子骨還脆弱的很,要是給頂壞了哪個地方,最後麻煩的還是他自己。
張安哪能不知道踏雪這樣做是什麼意思,它就是想讓自己把它的孩子帶進空間裏去罷了。
因爲它進去過空間裏面,所以知道在那裏待着對小馬崽有好處。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是不分種族的,當然了,大黑這傢伙不算在內。
因爲它現在正在忙着喫草,生怕晚了踏雪過去跟它搶。
說罷,張安就把小馬崽連帶踏雪一起收進了空間裏。
這樣也挺好的,踏雪的身體很寬大,在這圈裏要佔去不少地方,收進空間里正好能騰出空間,方便張安清理馬圈。
可是一旁的大黑馬上就傻眼了,等它發現自己的老婆孩子消失在跟前的時候,發現嘴裏那青嫩的草料突然沒有了往日的味道。
它當然知道踏雪帶着小馬去了哪裏,所以也不喫草了,舔着臉走到張安身邊來討好張安,表示它也想要進去。
這副溜鬚拍馬、阿諛奉承的樣子要是讓其他人看到了絕對會瞠目結舌。
畢竟大黑平時在家眼裏一直都是一副睥睨天下的樣子,簡直是馬王的存在。
“滾滾滾,剛纔伱都不搭理我,這會兒別來煩我。”
張安根本就不搭理它,毫不留情的將它的腦袋推開。
但是大黑哪裏會輕易放棄,一提到要進空間裏,它簡直是超級無敵厚臉皮。
最終,它把張安給糾纏煩了,所以被賞了一巴掌,不過也稱了它的心意,被收進了空間。
等到把圈裏清理乾淨,那些污物被扔到村外的地方,張安回來才把它們一家三口放出來。
要不然明天早上起來,王芳發現自家三匹馬不見了,那絕對是不亞於地震爆發的程度。
可能是在空間裏待了很久,剛纔走路還顫顫巍巍的小馬崽這會兒已經走的很穩了。
而且這小傢伙竟然還學會了撩蹄子,真不知道它在空間裏經歷了些什麼。
只是還沒蹦躂幾次,這熊孩子就遭到了社會的毒打,就被它爹大黑無情的抽了一尾巴。
終究是個小傢伙,只是這麼一下,差點就被抽倒在地。
踏雪對此也不管不顧,只是低着頭啃着草料。
小傢伙並不敢反抗它爹的淫威,見到唯一的靠山不搭理它,只能灰溜溜的縮回踏雪身邊,伸着腦袋喫奶。
張安看了它們這一家子的相處方式,不禁有些樂了。
大黑這傢伙一直都不喜歡別的東西靠近它,現在多了這麼個喜歡搗亂的熊孩子,估計是要頭疼了。
第二天早上起來,張建國才發現家裏多了一片小馬。
因爲昨晚他睡得比較早,所以根本不知道家裏母馬下崽的事情。
這會兒他正抱着小思齊在馬圈裏盯着小馬崽看,臉上一副樂呵呵的神情,估摸着是覺得以後放羊的時候,又能多放一匹小馬而感到開心。
而小思齊也一樣,張建國抱着他蹲在地上的時候,他就一直眼巴巴的盯着小馬崽瞅。
也不知道爲什麼,小馬崽也在直勾勾的擡着頭盯着襁褓裏的小思齊。
所以就形成了一個人類幼崽和一個小馬幼崽遙相對峙的場面,讓人覺得有些喜感。
這可能是同爲幼崽,剛來到這個世界,對什麼都充滿好奇。
“哎呀,我們家齊齊也喜歡小馬啊,那以後爺爺去放馬就揹着你一起去好不好。”
張建國笑呵呵的對着自己的孫子說道,他腦海裏已經浮現出以後揹着孫子出去放羊放馬的場景了。
小思齊當然聽不懂他說的話,眼睛還是一直放在小馬崽身上。
不過小馬崽這會兒已經不再跟他對視,而是跑到踏雪身邊香噴噴的喫着母乳。
“好了,咱們不看了,你喜歡的話就快快長大,以後天天騎大馬。”
在圈裏待了半天,張建國才抱着小思齊從圈裏出來。
可小傢伙不同意了,從圈裏出來以後,就開始哭鬧。
“不讓你抱你偏要搶着抱,給你抱着你又抱不好,淨會辦壞事。”
王芳一聽到小思齊哭起來了,連忙跑出來,從張建國手上把孫子搶回去,順帶嗆了張建國一句。
divclass=contentadv張安看了之後哭笑不得,不過他可不敢說話。
現在這家裏因爲小思齊的存在,氣氛已經緊張到不行,簡直是硝煙瀰漫。
沒辦法,王芳和張建國每天都沒什麼事要做,而且小思齊還非常乖,所以他們都喜歡抱着孫子含飴弄孫。
但是問題來了,小思齊就只有一個,一個能抱,另一個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所以這就爭搶起來了。
而且這還不算星期六星期天的時候,因爲吳秋萍跟蘇紹文不上班的時候也會過來,那時候孫子爭奪戰可就從兩個人變成四個人了。
所以小傢伙現在在這個家裏,簡直是搶手的不行。
王芳把小思齊抱過來哄了半天,但是一直哄不乖,所以王芳就繼續責怪張建國。
畢竟她這乖孫平時可乖的不行,今年突然這樣,肯定是他爺爺帶的不好的原因。
張建國現在說話也硬氣不起來,他實在想不明白,明明剛纔自家孫子還乖乖的被自己抱着,怎麼突然就哭起來了,還哭的這麼厲害。
所以他只能苦着臉解釋了半天剛纔都幹了什麼,表示真的不是他的原因。
王芳本來是一副你看我信不信你鬼話的樣子,只是看着孫子哭的實在太過傷心,所以才抱着小思齊走進馬圈裏。
說來也奇怪,小傢伙一進到馬圈裏,看到小馬以後,突然就不哭了,還變得樂呵呵的。
“原來咱們家齊齊喜歡馬呀,那你快快長大,以後天天都騎大馬。”
小思齊不哭了,王芳自然就跟着高興起來了。
張安心中也是一樂,莫不是家裏要出個騎士吧。
“我就說嘛,齊齊就是喜歡馬。”
張建國這會兒也高興起來了,原來小傢伙哭鬧是因爲看不到小馬,而不是不喜歡被他這個爺爺帶着。
王芳一聽,只是瞪了他一眼,不過因爲孫子樂起來了,所以也不再說他。
就這樣,二老帶着小思齊一直待在馬圈裏。
好在張安家的馬圈每天都被打掃的乾乾淨淨,一點味道都沒有,所以跟外面沒什麼區別。
快要到中午飯的時候,王芳才把小思齊讓給張建國抱着,因爲她要回去做飯。
本來張安是可以做的,但是蘇穎現在還在坐月子,她怕張安不知道什麼該忌口什麼不該忌口,所以一直都是她在做。
而小思齊纔回到張建國的手裏,還沒多少時間,就開始眯着眼睛慢慢睡了過去。
這也很正常,小孩子的精力本來就不多,更何況是還未滿月的小思齊。
他一大早就醒來了,玩鬧了一大早上,肯定也感覺累了。
這時候張建國才被從馬圈裏面解脫出來,把小思齊放在張安早就做好的那部搖牀上睡覺。
這部裝了電機的搖牀本來是爲了減輕帶孩子的壓力而被做出來的,但是現在它在這個家裏用處卻是不大。
平時的時候,小思齊根本就用不到它,只有偶爾睡着的時候,纔會把他放到上面。
而到丁一家那一部就不一樣了,他們家那位少爺簡直跟離不開那搖牀一樣,一天到晚就喜歡在上面搖。
張安知道以後不禁感嘆,這麼小就喜歡搖來搖去,那長大了不得天天泡吧搖搖樂啊。
到了十月二十八號,農曆的九月初九,重陽節。
村裏對重陽節的重視程度其實不高,最多就是下地的時候,順手採上一把茱萸和菊花回來。
茱萸用來掛在門上,跟端午掛艾草一樣,據說這麼做能起到闢不正之氣的作用。
而採回來菊花則是放在門口晾曬,這被大家叫做“曬秋”,至於這些菊花被曬好了有什麼用處,張安就不太清楚了。
因爲村裏很多人只是會採一把野菊花回來在門口晾曬,曬乾之後基本就不管了,多數都是當垃圾扔掉。
只有少數人,會把曬乾的野菊花收集起來,當做茶葉泡茶來喝。
至於登高,在村裏壓根就沒有這種說法。
因爲大家都天天上山下地去幹活,腦子有問題纔會沒事跑到山上去。
下午,周洋就帶着一堆人過來了,因爲明天就是小思齊滿月的日子,今天就要開始着手準備。
小思齊是國慶前一天晚上出生的,雖然到明天也才二十九天。
但在村裏,孩子滿月可不是按照三十天來計算的,而是按照農曆自然月來算。
而今年的農曆八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只能按照二十九天來算。
今天的事情可不少,要壘大竈、殺豬、準備蔬菜和到處去借東西。
不過好在張安家在村裏的人緣非常好,下午被周洋一吆喝,空閒的人基本都來了。
那麼多事情被分派下來以後,竟然還顯得很輕鬆,張安自己都沒什麼事可以做。
所以他乾脆開着車出門去了趟龍頭山村裏,畢竟王芳親自交代過的話,他不可能忘記。
而且張安自己也想去把外婆接過來,讓她老人家看看小思齊。
驅車將近兩個小時,張安纔來到龍頭山村子裏。
一來到這裏,就有很多人跟張安打招呼。
畢竟這兩年他經常過來,由於開車的原因,其他人對他印象都很深,只要稍微有點關係的,都會跟他搭上幾句。
“誒,張安過來了,聽你婆說你們家生了個大兒子,這可是個大好事嘞。”
小思齊出生以後,王芳就打了電話給張安的外婆了。
因爲電話是在別人家接的,所以這事早就在龍頭山傳開了。
“是的舅舅舅媽,這不,給你送紅雞蛋來了。”
張安在這裏不像在村裏,他的輩分很普通,見到人不是舅舅舅媽,就是外公外婆之輩。
說罷張安就從車上拿出紅雞蛋,發給打招呼的衆人。
他在家裏的時候,就想到了這個結果,所以帶了一些紅雞蛋過來。
不過他沒想過跟在村裏一樣,挨家挨戶的去送,而是路上有人道喜,纔會給人家發,至於什麼百家錢這些,早就湊齊了,他沒想到在這裏討。
只不過講究人還是不少,很多人都送了百家錢。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