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新的路碑,新的傳承

作者:寒洺
在下午太陽落山之前,昨天那一堆還未經過打磨切割的石碑已經全部被拾掇出來。

  張安也不負衆望,沒花多少時間,就將所有剩下的路碑全部寫完。

  而刻碑的隊伍有了李瞎子父子倆人的加入,刻碑的進度有了非常明顯的提升。

  畢竟他們手裏拿電動刻刀,相比其他人手裏的錘子跟鏨子來說,已經是走在前沿的高科技產品,再加上李瞎子父子倆人又是專業幹這個的,所以別看只是多了他們兩個人,但是他們刻完一塊碑的速度比其他要快上不知道多少倍。

  晚上下工,張建文又喊着到他家去喫晚飯。

  張安想要拒絕,但是根本拗不過張建文,只好聽從,不過今天喫飯的不只是他一個人,還有過來幫忙的李瞎子父子倆。

  “老叔,沒刻完的路碑已經不剩多少了,村裏打算什麼時候開始栽啊。”

  席間,張安邊喫邊問起張建文,今天回來之前,他大概看了一下,發現沒刻好的路碑已經不多了,按照今天的速度,只需要一天時間就能刻完。

  哪怕明天李瞎子父子倆沒來,只靠村裏的石匠們,頂天也就再多一天時間而已。

  所以到後面,就只剩下栽碑的事情了。

  “老話說打鐵要趁熱,肯定是這段時間就要着手,不能浪費了現在的好天氣,要不然等到過段時間,雨季來了,到時候就栽不成了。”

  張建文呷了口酒以後說道,這些事情他們早就定好。

  之所以選擇這段時間來做這件事,一方面是因爲現在雨季還沒真正到來,還不會遇到真正的大雨。

  另一方面則是要栽這麼多路碑,需要的人數肯定不少,而現在村裏的村民們剛剛栽秧上坎,地裏的玉米還不需要施肥除草,果樹也剛伺候完,大家夥兒都時間,正好有富餘的勞力來做這些事情。

  這樣一來,不光能把村裏的事情幹好,也能給本村的人在閒餘的時間裏找些事做,賺些工錢補貼家用。

  “我看着這段時間也沒什麼事,要不你也過來幫着一起,這樣我們也能輕鬆一些。”

  張建文說着,便把目光投向了張安。

  雖然說現在村裏的大夥兒都有時間,把他們找來非常容易,但是安排人手上可不是件輕鬆的事情,如果有張安過來幫他們,肯定是要鬆緩許多。

  “還是算了,雖然這段時間是沒什麼大事,但小事卻是不少,而且周洋一家子還在醫院裏,指不定有什麼需要的,還得給他送去,等到栽大碑的時候倒是可以去搭把手。”

  張安搖了搖頭,拒絕了老叔的招工,像這種在村裏就能找到的就業機會,村裏肯定有大把的人需要,他還不至於跟大家來爭搶飯碗。

  “那行吧,那你這兩天的工錢,等到把路碑栽完,再跟大家一起算。”

  見到張安拒絕,張建文也不堅持,其實他早知道,如果是村裏有需要大家出力的事情,張安肯定啥也不說自己會來,但如果是上工的事,千萬是喊不動的,他剛纔也只是順嘴一提。

  “老叔,這事兒就甭提了,就隨便動動手而已,就當我給村裏做貢獻得了。”

  張安沒答應工錢的事兒,在他看來,這兩天他就是提着筆隨便畫畫而已,跟村裏那羣拎着手錘鏨子和打磨機幹體力活的叔爺們相比,根本不算什麼。

  而且這種能在村裏刷聲望的事情,他是真挺樂意幫忙的,從來沒想過錢這回事兒。

  “行了行了,現在咱們村可不像以前了,沒那麼窮,那麼多人的都有,還能少了你那兩子,就這麼說定了。”

  不管張安如何說,張建文根本不理,他一向做事公平公正,纔不會因爲這事兒就破壞原則,而且還是村裏的事兒。

  隨後幾天,村裏還沒有什麼行動,張安就全心全意的在家裏忙活兒給果樹上肥的事兒。

  這片果園裏的果樹,已經長了好幾年了,一株株的已經非常高大,張安肯定不能再放任它們繼續長高。

  於是便趁着這幾天,給家裏的果樹們修剪樹枝打打樹尖兒。

  沒了頂端的果樹們便不再需要耗費巨大的養分在樹幹的生長上面,到時候會這些養分便會轉移到果實上,等到來年,結出來的果子肯定會更好一些,而且以後也不用擔心果樹太高,摘果不容易的事情。

  在張安打理自家果園的時候,村裏已經開始安排路碑栽種的事情。

  不過並沒有從村子裏開始動手,反而是緊着遠處的各個地方先來,等到最後才輪到村子近處這些地方。

  等到張安打理完果樹,其他地方的路碑已經全部栽完,只留下了那塊要立在村口的大碑遲遲沒有動手,而是等待了兩天。

  因爲村裏的老人們覺得,小碑也就算了,但這大碑就如同一件大事,需要找個黃道吉日纔行。

  尤其是這塊路碑代表的是長箐村,用老人家們的話來說,它就像土地菩薩那般能夠庇佑自己這一方水土,所以馬虎不得。

  這個說法一出,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張建文的想法也跟他們一樣,所以去找了張一行,結合了長箐村的五行方位,特地選了個上好的日子,因此多等了幾天。

  到了栽碑這天,天色還沒過破曉,晨雞剛打過二道鳴,張安就已經起來了。

  他之前說的要去幫忙搭把手,並不是說說而已。

  不過這會兒起來的,也不併只是他,還有老爹老媽也一樣起來了。

  “爸,媽,還這麼早,你們回去多睡會兒,我去就行了。”

  看到找出的工具,他就知道老爹肯定是要去幫着栽碑,但是他覺得,自己家裏有自己去就夠了。

  “早就睡夠了,哪還能睡得了多少,村裏立碑是大事兒,別說沒事,就算有事,也要空出時間過去的。”

  張建國一邊用磨石打磨着自家的鎬子,一邊說道。

  “你是不知道,就現在村口那塊路碑,是三十多年前才栽下去的,栽碑的那一天可熱鬧了,全村老幼基本都在,那場面,我到現在還記得呢。”

  雖然是三十幾年的事情,張建國回想起來還是那麼清晰,儘管那時候的還是個少年。

  張安聽完後神色有些發愣,本以爲只是栽一塊兒路碑,特地選了個好日子已經算是很隆重了,可沒曾想竟不止,可是這些竟然沒人跟自己說過。

  等到張安收拾好了以後,張建國跟張安父子倆提着鎬子鋼鍬出門。

  而王芳已經在廚房裏開始動手,她正在着手準備一桌席面。

  不過不是一般紅白事需要的那種大席,而是像供奉土地菩薩那樣的小席,但席面的樣式並不少,葷的素的都有,只是每一樣都小了些。

  不用說,這肯定是一會兒要端過去的。

  等到張安跟老爹來到村口的時候,發現這裏已經到處都是人了。

  還真跟張建國說的那樣,這種事兒大家都會自己過來,就連張一行也在。

  不過也想的通,畢竟日子是他挑的。

  大明子要晚一點,看到張安以後,嘻嘻哈哈的湊了過來。

  如今這傢伙真的成熟了很多,遇到事兒也喜歡湊,不像以前,別說他爹,就算他爺也喊不動。

  等了沒一會兒,張建文看了看手上的老式手錶,然後走到張一行身旁告知了一聲。

  張一行聞言,便看了看天色說道:“不急,還要再等一會兒。”

  張建文聽了以後,便繼續站在旁邊等待起來。

  張安聽完他們對話,才知道兩人溝通的是時間。

  今天栽碑,不單單只是需要一個黃道吉日,並且還要等到吉時。

  偏偏這個吉時還不止一個,而是兩個,因爲老的路碑要挖起來,也是需要在特定的時間,新碑栽下去,同樣的道理。

  而今天,老碑起碑的時間是卯時二刻,也就是現在手錶上的凌晨五點十五到五點三十分之間。

  新碑栽種的時間,則是辰時一刻。

  也正是因爲這樣,所以天還沒亮,村裏的大夥兒早早的就趕來這裏來了。

  不過張安有些不太明白,他看了看時間,現在已經是五點十五分了,張一行卻是還沒開口。

  但自從張建文告知以後,張一行一直在盯着天上。

  幾分鐘之後,天光乍破,濛濛的晨曦開始在大地上出現。

  “年輕人們,都過來準備動手了。”

  這時候的張一行纔開口對着衆人說道。

  這時候,已經是清晨五點一十八分了。

  而周圍的村民們自從張建文在跟張一行溝通時間以後,就已經站起身來,不再繼續吹牛打屁。

  這會兒聽到張一行開口,都拿着手上的傢伙,站在老碑旁邊。

  黃明不知道什麼時候,被張建文給喊走了,這會兒正在旁邊,打開了一串鞭炮。

  才聽到張一行的聲音,下面他就點燃了炮仗。

  在劈里啪啦的炮仗聲中,大家立馬開始動手。

  等到炮仗聲結束的時候,老舊的路碑也被大家給挖了出來。

  這一串鞭炮是土炮,而且還不小,燃放的很慢,所以持續了很長時間,這是張建文特意選的,爲的就是讓大家有足夠的時間將老備挖起來。

  挖出來的老碑並沒有被隨意放置,而是被大家擡着的時候,張一行拿了條紅布將它紮了起來。

  “村長,有必要這麼隆重嗎,還要掛紅。”

  這時候,旁邊一些年輕人們覺得新鮮,便問了起來。

  “好了,不懂事就不要亂說,你們還小,很多事情都不懂,這一塊路碑,算的上是庇佑了咱們村好幾十年,不信你們問問老爺子們,這幾十年來,咱們村子裏的小孩,個個都是平平安安的出生,沒有出現一個夭折的現象,老去的也都是壽終正寢,更是沒有一個因爲意外或者生病暴斃的。”

  張建文瞪了一眼周遭不懂事的年輕娃娃們,然後開口說道。

  張安一聽回神想了一下,還真是這麼回事兒,周圍的其他村,不說別的,這些年都還聽過有嬰孩夭折的事兒。

  就算是他自家的爺爺奶奶走的比較早,但那時候也五十多歲,跟意外和疾病沒有什麼關係,都是因爲年輕時太過勞累,把身體透支的太嚴重,所以才導致的。

  當然了,這種事沒人說的清楚,但是事實就是如此,而且對於這方面,信則有不信則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所以這塊平時不起眼的老碑,它擔的上掛紅退下的待遇。

  “好了,來幾個年輕的,把這老碑送到土地菩薩那邊去,張安你們幾個力氣大的,跟我去把新的路碑擡過來。”

  給老碑掛完紅,張建文就開始點兵。

  不過其他沒被喊到的人,也都一起跟着。

  到了村裏的廣場上,張安才發現,之前自己寫的這塊碑,又被加工了一番。

  石碑周邊被雕刻出了龍騰的花紋,而且刻好的字上,也被塗上了金色的漆。

  很快,到了辰時一刻,這時候天已經大亮了,再次伴隨着鞭炮聲,新碑被大家扶着栽下去。

  而周圍路過的車輛,好些都把車停到了旁邊,跑過來湊熱鬧。

  原本他們以爲是什麼大事,結果發現只是重新立了塊碑,不過見到村裏的人這麼隆重,誰也沒有說出什麼不禮貌的話。

  新碑立好,村裏的很多婦女都擡着自己早上起來準備的席過來交給了自家男人。

  王芳也是一樣,她雖然來了,但是並未上前,而是讓張建國擡着席面去擺放。

  在張一行點上一對紅燭之後,大家便挨個過去上香,只不過跟平時不一樣,並不是三炷,而是一炷。

  但即便這樣,這新碑前面也插滿了香火,擺滿了席面。

  村裏的老人們看到這般場面,那叫一個高興,臉上全是笑容,因爲這代表着長箐村裏人丁興旺,香火鼎盛。

  而這塊新的路碑,承下了這麼多香火,肯定會繼續庇佑着自己這個村子,這算是一種香火傳承。

  等到最後做完一切之後,張建文帶着剩下的人,從村裏搬來水泥和沙子,將新碑前面的土地打了成了一塊壩子,這樣看起來纔跟新的路碑不會太突兀。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