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又走了一位,臨危出戰
周燦的臉上沒什麼表情,走掉區區一個宋澤,對柳副主任這個小組的手術能力並沒有太大影響。
因爲宋澤平時在大手術中也就是充當個二助的角色,拉鉤、打雜什麼的。
至於單獨手術能力,宋澤是主治醫師,資歷較淺,能單獨主持一些簡單的一二級普外科手術。
現在他走了,周燦正好把宋澤的手術全部接過來。
目送着楊青團隊的醫生們離開,周燦與宋澤沒有說一句話。
宋澤經過他面前時,甚至故意偏過頭,裝作沒看到周燦。
“難道楊青的團隊真有那麼香嗎?”
真不知道宋澤是怎麼想的?
總感覺宋澤在楊青的團隊中一點尊嚴都沒有。
周燦沒有再管這些人,與那名實習生帶着這位膽道結石病人進了手術室。
沒多久,何漢升、柳副主任等人相繼進入手術室。
周燦的目光閃了閃,他發現團隊又少了一人。
“柳主任,有件事情跟您說一下。住院醫師程剛去其它組發展了。”
何漢升硬着頭皮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柳副主任。
“又走了一個嗎?”
柳老愣了愣,語氣中充滿落寞,眼底深處有着傷感。
一個又一個的手下醫生在這個關鍵時刻脫離他的小組,加入其它組,對這位年近六十歲的老人而言,無異於一次又一次的心靈重創。
到現在爲止,整個手術團隊就只剩下了一助何漢升,三助萬三烙。
周燦終究只是個規培生,在這個科室輪轉結束,也就走了。
所以算不上這個團隊的固定成員。
另外的幾名規培、實習生,皆不頂用。也就只能幫着做點技術含量不高,風險較小的活。而且他們也是要走的。
一個實習生想要成爲柳副主任手底下的住院醫師,要走的路還很長。
其中的變數也是非常多。
圖雅至少有九成以上的實習生最終都得被淘汰出局。
能留下來的,十不足一。
實習過的人就知道。在省級三甲醫院實習,剛開始覺得無比自豪,更是對前途充滿美好的憧憬。等到實習結束,這才發現別說留院轉正了,就連獲得留院規培的資格都是難上加難。
大醫院的競爭實在太殘酷了。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闖過去的人少之又少,每一位成功闖過去的人都是人傑。
柳老的手下醫生在短短的一天時間內走掉了三人,每一個都是他用心培養了至少兩年以上。
這些人走的時候招呼都不打一聲,直接就走了。
人性的涼薄在利益面前得到了最真實的體現。
“要走的留不住,開始手術吧!”
柳老嘆了一口氣,有些意興闌珊道。
“周醫生,內鏡手術你做得比較好一點。咱們一起合力完成這臺手術,讓柳主任歇歇。”
何漢升徵詢着周燦的意見。
柳老此刻備受打擊之下,手都在發抖。也不知道是氣成這樣,還是身體出現嚴重不適。
畢竟年紀大了嘛。
現在的狀態,肯定不適合親自手術。
“我完全沒問題。柳老在旁邊指點手術的關鍵操作就可以了,我有把握做好這臺手術。”
周燦早就研究過這位患者的檢查報告。
膽道有較多結石,需要行內鏡檢查以及膽囊切除,膽總管取石。
他已經有過內鏡切除膽囊的手術經驗。
做這臺手術,即便沒有上級醫生指導,也有把握完成好。
“小周,前面步驟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相同,你直接做就行了。”
柳老對周燦的內鏡手術能力相當放心。
“好嘞!”
周燦按照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步驟操作。
“做這種腹腔鏡手術,可根據膽囊管是否增寬可分別採取經膽囊管探查或者經膽總管切開探查兩種手術方法。前者適用於膽囊管較爲短粗的情況,一般直徑大於5mm可以考慮此法。像這位患者,膽管內結石較小且數目較少,可採用膽總管切開探查取石、T管引流術。”
柳老在旁邊指導周燦進行手術。
“明白!”
周燦一邊回答,一連小心翼翼的沿膽囊管解剖出膽總管上段。
處理膽囊動脈後,遊離出膽囊管並向膽總管和肝總管交界處方向解剖肝十二指腸韌帶前葉。
直到清晰地顯露出藍綠色膽管爲止。
這些操作需要極爲高超的內鏡手術能力。
柳老的手術團隊中,即便柳老親自上手都不一定做得有周燦這麼好。
其他人均是站在旁邊靜靜的觀看。
有人盯着內鏡屏幕,有人盯着周燦的雙手。
周燦很小心的切開膽總管前壁。
顯露的膽總管上段前壁出現血管。
他不慌不忙的使用彎分離鉗提離膽管前壁,然後電凝處理。
緊接着,在溫氏孔放置帶硫酸鋇線的小塊紗布後用彎微型剪縱向或斜向剪開膽總管前壁1cm左右。
這些操作中,他平時苦練的置入術、夾持術,都派上了用場。
成功操作完以後,經驗值更是直接一百一百的獎勵。
因爲都是首次操作,而且難度頗高。
對他本人的手術經驗增長,以及內鏡手術能力提升,都有着巨大好處。
系統獎勵100點經驗值,往往都是周燦在手術中或者診斷中有着巨大進步,又或者有着重大收穫。
“不錯,一定要保持住!”
柳副主任在旁邊看着周燦穩步推進手術進程,他感到甚是欣慰。
接下來進行纖維膽道鏡探查膽管取石。
周燦操控着內鏡向上探查至左右肝管,發現結石後,用取石網套取出來。然後向下應探查至膽管下端,同樣的方法取石。
在探查過程中,他發現膽管內結石比較多。
“柳老,是否可以先用腹腔鏡專用的轉關節抓鉗直接取石?”
周燦徵詢柳老的意見。
“可以!”
柳老點頭同意。
這種取石方法很是便捷實用。
抓取得差不多以後,周燦再用膽道鏡探查,把剩下的結石取乾淨。
接下來還有幾個關鍵手術步驟要做。
放置T管,並且縫合膽管切口。
這一步非常考驗縫合技術,如果T管周圍漏膽汁,就是縫合不到位。
好在周燦的縫合、結紮術全都達到了副主任級別。
整個操作過程,算是有驚無險。
到得這一步,就可以直接切掉膽囊了。
把膽囊切完後,沖洗手術視野,再放置腹腔引流管。
手術過程中,將腹腔引流管經右側腋前線戳口送入腹腔置於T管周圍及肝腎間隙,這個步驟的操作遠比想像的困難。
好在周燦經過努力,總算是不負厚望,成功完成了整臺手術。
“柳老,請教您一下,剛纔我在切除膽囊過程中,發現患者的膽囊有惡變的徵兆。這種情況,需要做病理送檢嗎?”
周燦詢問柳老的處理意見。
“一般不再送檢。既可降低治療費用,爲患者節省開支。也能避免送檢結果很糟糕,對患者造成心理壓力。膽囊已經切除,它已經不可能再癌變,所以沒必要再多此一舉。不過術後查房時,告訴家屬或患者本人,你這個膽囊好在切掉了,因爲我們發現有惡變的可能。患者及家屬聽了後,會對手術效果感到更滿意。”
柳老指點着周燦如何巧妙的與患者及家屬溝通。
醫生與患者方的溝通極爲重要。
充斥着整個圍術期。
溝通好了,可以大幅提升患者對醫生的信任與好感。溝通不良,會爲醫患糾紛留下隱患。
“當然啦,如此膽囊發現明顯腫瘤,甚至有可能出現轉移的風險,那就必須送檢。更要注意周圍的淋巴結節、血管是否有病變。”
真有大問題,淋巴是第一個衛士。
可以發現淋巴腫大,結節等等。
手術完成後,剩下的直接交給甦醒室與監護室的醫護們。
何學升擡頭看了一眼牆上的掛鐘,猶豫了幾秒,用有些爲難的語氣道“柳主任,咱們組今天共有九臺手術,現在已經把兩臺最大的完成了。還剩七臺一二級手術。本來有着宋澤分擔一部分,忙到晚上八九點應該能全部做完。現在只剩我一個主治醫師……實在有些爲難。”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周燦的手術速度那麼快。
實際上,大多數外科醫生的手術速度都很慢。
因爲他們非常擔心弄快了出事故。
宋澤走了後,二級手術肯定都得落在何漢升頭上。一級手術,住院醫師萬三烙能夠分擔一部分,但是分擔能力很有限。
也難怪何漢升爲此發愁。
他很可能加班到晚上十二點都弄不完。
事實上,醫生不是鐵打的。
做任何一臺手術都需要全神貫注,保持體力、精力充沛。疲勞狀態下根本沒辦法給患者把手術做好。
“你一人能力有限,精力有限,確實沒辦法勝任這麼多臺手術。適當的推幾臺到明天晚成,儘量撐過這幾天,以後我們坐診時接到的手術病人可以推一些給其它組。”
柳老考慮片刻後,有些苦澀的說道。
把病人推給其它組,這是無能的表現。
柳老如果不是實在沒了辦法,也不會做出這種決定。
何漢升已經是主治醫師,而且是一員重要干將。他每天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當當。
接下來兩三天都會超負荷運行,這對他將會造成巨大影響。
請其它組的醫生幫忙消化多出來的手術病人是爲數不多的好辦法。
只是這麼做,對柳老的面子會造成很大傷害。本組的醫生們也會擡不起頭。
本來跑掉了三位醫生到其它組就已經很丟人了。
現在求着其它組幫忙消化手術病人,只會讓所有人笑話他們這一組。
在這場競爭中,他們小組第一天就敗了。
這就是最殘酷的事實。
“柳老、何醫生,我有一個不情之請,你們如果能答應,或許咱們組的手術病人可以照收,不必減量。”
周燦在這個關鍵時刻主動站了出來。
只要幫助這個小組在競爭中勝出,到時候組建了新的亞科室,自然可以招收更多的優秀醫生加入。
最關鍵的就是撐過眼下的難關,爭取在競爭中贏得勝利。
他們小組不需要每個領域都拿第一。
因爲普外科這次肢解,成立多個新的亞科室,至少會有八九個。
隨便在哪個普外和疾病領域勝出,都能有機會獲得亞科室帶頭人的資格。
“你說!”
柳老、何漢升,甚至包括住院醫師萬三烙,不有幾位規培、實習生,都是期待的看着周燦。
他們不想就這麼輕易一敗塗地。
都想有一個光明的前程。
“在你們倆人手術時,我也在同一間手術室內單獨做手術。比如,你們消化三級大手術,我可以幫着消化一二級手術。我的手術實力,相信你們也清楚,缺少的就是獨立手術准入資格。”
周燦把話說到這個程度,相信柳老與何漢升都能明白他的意思。
“這……倒是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只要周醫生做出來的手術能夠保證質量,不出事故,可操作性很強。”
何漢升的眼神一亮,有些看似存在一定風險的騷操作,確實能有效解決難題。
更有可能創造巨大效益。
對於周燦來說,他不缺錢,缺的就是手術經驗與經驗值。
大量一二級手術,可以讓他迅速賺取大把的醫術經驗值,積累豐富的手術經驗。
在急診科規培的三個月,大量手術就給他打下了堅實的手術基礎。
直到現在,他仍然受益無窮。
“小周以前在急診科創造過奇蹟,時隔一年多,你已經變得更強,我相信你會做得更好。”
柳老知道周燦在急診科的英雄事蹟。
當時因爲急診科的手術量狂增一兩千臺一個月,大外科的謝主任急得跳腳。
還爲這事鬧到了副院長層面。
“這麼說,你們是同意這個方案了?現在就可試行,今天的手術病例我都已經瞭解過,只有兩臺二級手術需要上級醫生細緻指導,其它的都有信心獨立完成。”
周燦的準備還挺充分。
所有手術病例都詳細瞭解過,這也給了他巨大的底氣。
說出來的話,充滿自信。
“我今天本來還要去圖雅醫學院那邊參加一個課題的探討與研究。可以晚一些過去,在旁邊看看你的獨立手術能力。”
柳副主任終究有些不放心。
任何一位主刀,正常情況下絕不會讓實習生上手給病人手術。規培生也只會給一些風險極小,能把控的實操機會。
比如縫皮,拉鉤,穿刺。
哪怕是止血鉗夾一些重要點的血管,都不會讓規培生來做。
因爲怕把血管夾傷。
規培生站到手術檯上,看到血淋淋的創口,通常都是緊張得要命。讓他們夾血管,保證有多大的力使多的大力,很容易把血管壁夾傷。
“謝謝柳老信任!我一定好好幹!”
周燦明明是幫着整個小組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卻十分謙卑的向柳老道謝。
就種謙謙君子般的品質,讓他深受上級醫生喜愛。
商量好了以後,他們換了一間大手術室,開始讓周燦獨立手術。柳老在旁邊指導。
參與手術與獨立手術的區別非常大。
首先就要克服心理依賴。
然後需要術者對整個手術步驟、流程都有熟悉的瞭解。還有就是遇到各種突發狀況,需要立刻拿出解決方案。
很多大手術室都有兩間以上,可以同時手術。
這麼設計的初衷也是考慮到手術的巨大風險性,能夠挑大樑的主刀醫師又很少。
有了兩張手術檯,主刀可以帶着人在外間做大手術。手下的主治,副主任醫師們則在另一間獨立做次一級的手術。
有問題,可以方便隨時跑過去向主刀請教。
很多大醫院的手術醫生,都是這麼一步步培養起來的。
所以,周燦當初在急診科獨立手術,並非開了先河。
而是有例可循。
不過急診科的手術室,比普外科的大手術室可就簡陋多了。
第一位手術病人被帶到了周燦面前。
這只是一臺一級手術病人。
皮下腫瘤切除。
風險較低。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