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真是愚蠢至極,鄭主任的劫後餘生
畢竟患者已經痛成了這副模樣,說明腹內症狀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在逐步加重。
有些疾病的進展是非常迅速的。
一旦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如同石裂山崩,勢不可擋。
圖雅醫院每年死亡的病人不知凡幾,很多都是發病之後搶救無效死亡。
真正拔管死亡的卻是少之又少。
尚主任聽得周燦把話說得如此之重,他的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
別人不知道周燦的實力,他卻是深刻見識過。
周燦入消化內科的第一天,就挽救了一場醫療事故。隨後在多個病例的診斷與治療方案中,均做出了巨大貢獻。
如此實力,差的也就是資歷而已。
否則,完全有能力獨擋一面,直接成爲科室的骨幹。
“鄭主任,這個病人是你組上的,不知道你的意見怎麼樣?”尚主任看向鄭洪濤。
論年齡,鄭洪濤比他還要大兩歲。
不過在任何一家單位,地位從來都不是由年齡說了算。而是要看能力,才華,人脈,學歷,業績等。
尚主任與周燦均選擇對黃亮醫師無視,這讓黃亮的臉色一陣發紅,然後慢慢轉青。
當着這麼多醫生、護士,以及家屬、患者的面,被當成了透明存在,他的心裏肯定不好受。
要怪只能怪他拎不清。
患者都已經這麼嚴重了,他還在刷個人存在感,尚主任沒當衆罵他算是客氣了。
“難道尚主任也支持周燦的觀點?”
鄭洪濤有些猶豫不定。
這位患者的病情已經有些超出他的掌控,他必須承認,自己缺乏診斷這類患者的經驗。
別說是他,就連尚主任診斷這位患者時同樣感到喫力。
外科和內科,其實還是有着界線的。
他們精通的是消化內科,遇到這種偏向於外科的症狀,還真有些喫不準。
“周燦,給大家說說你的診斷依據。”
尚主任轉頭看向周燦。
“我的診斷依據有二,其一,患者持續腹痛,並且經過對症治療後仍未減輕症狀,反而加重。今晨更是體溫升高,開始發燒,這說明已經傾向於膿毒血癥的症狀。患者並沒有感冒的情況下,體溫升高我認爲很可能是腸道穿孔,腹腔受到感染,身體出現炎症反應。”
周燦極爲沉穩的介紹着自己的診斷依據。
在外科做手術做得多,患者出現一些症狀很容易被其他醫生忽視,但是周燦卻能敏銳的判斷出可能存在的危險。
衆人聽到患者有腸穿孔症狀,神經一下緊繃起來。
特別是原本還不太在意的鄭洪濤主任,表情已經變得比尚主任還要更嚴肅。
這個患者屬於他負責,真要出了事,他鐵定倒大黴。
腸穿孔極度兇險,很容易致死。
“其二,血白細胞×109/L,這也能輔助證明我診斷的腸穿孔很可能是對的。還有,患者出現代償性代謝性酸中毒,且尿量少,這些又進一步說明了患者不但已經發生腸穿孔,而且穿孔的時間已經不短了。腸內容物污染了腹腔,開始引發全身急性膿毒血癥狀,纔會出現這些診斷結果。”
周燦的診斷邏輯嚴謹,思路清晰。
在場地的內科醫師們之前只不過是一葉障目,因爲麻痹大意,再加上對外科症狀的診斷不熟悉,這纔沒能發現其中的兇險。
此刻聽完了周燦的分析,他們皆是表情凝重或嚴肅。
“鄭主任,我看還是小心謹慎爲好,立刻請胃腸外科的醫生過來會診,或者直接送患者去做二次腹部CT。”
一位鄭洪濤手下的副主任醫師勸道。
“我也認爲應該重視,並且抓緊時間搶救。要真是腸穿孔,此病進展極爲迅勐,一但發生休克,搶救都來不及。”
又一位主任醫師贊同周燦的診斷意見。
“可是……患者收治入院時已經做過腹部超聲與腹部CT檢查,均未發現問題啊!”
黃亮仍有些不甘心服輸,還在爲了所謂的面子而抗辯。
“愚蠢!患者住院是一天前,時間過去這麼久,患者的腸道發生穿孔非常有可能。你拿着一天前的檢查在這裏強辯,真是愚蠢至極。”
鄭洪濤第一個聽不下去,不用尚主任開罵,他直接就粗着脖子,跳腳怒罵黃亮。
任何一位有德行的醫生都非常討厭爲了所謂的面子,不拿患者的生命當回事。
在患者的生命面前,一切個人虛譽與利益都應該讓路。
醫院允許競爭,甚至提倡競爭,但是絕不允許內訌。
醫生從學醫的第一天開始,學的第一課就是敬畏生命。
黃亮被鄭洪濤當衆痛罵,倒是把他罵醒了一些。
愣了愣後,隨即低下頭,滿臉羞愧道“是我湖塗了。”
沒有任何人同情他,大家反而覺得鄭主任罵得好。
“周醫生,你認爲患者下一步該怎麼診治?”鄭洪濤不恥下問,當衆徵詢周燦的意見。
這也是對周燦成功幫他化解一起醫療事故的些許報答。
或者說,是對周燦的診斷能力的高度認同更合適。
“照我的意見,立刻送普外科手術搶救那是最好。不過根據醫院的診治程序,可能需要先做一個腹部CT明確腸道穿孔的位置,以及腹腔內目前的情況,然後再做手術。”
周燦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醫院有着相關的診療規範程序。
這位患者目前是否腸穿孔還說不準。萬一打開患者的腹腔,沒發現腸穿孔,那就不好向家屬交代了。
還有,人的大小腸幾乎佈滿整個腹腔。
只有知道了具體是哪兒穿孔,才能精準選擇開腹的手術刀位。
“行,立刻送患者去做腹部CT!黃亮,你帶兩個實習生把患者送過去,必須要快,直接跟檢查實的醫生說明情況,這位患者不能等待。”
鄭洪濤直接安排黃亮陪患者做檢查。
除了這位患者是歸黃亮管理以外,也存有小小懲戒黃亮的意思。
不然,都已經快要升主治的高年資住院醫師,很少幹這種跑腿的雜活。
鄭洪濤迅速給患者開了檢查申請,家屬聽到患者有生命危險,早就急壞了。
醫生叫他們幹什麼就幹什麼。
現在要做的就保住親人的生命。
“鄭主任,我還有一個不成熟的建議!”
周燦並沒有因爲立功而驕狂。
而是寵辱不驚,依然保持着謙遜與禮貌。
“請說!”
鄭洪濤現在對待周燦的態度,完全就是天差地別。
再不像前兩天那樣不冷不熱。
而是直接把周燦當成了同一層級的人物來對話。
“我估計患者的病情進展會非常快,做完CT後,應該立刻手術。建議您現在就跟普外科打好招呼,那邊做好準備,只要這邊一確診,立刻把病人火速送過去搶救。”
周燦提議道。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只有未雨綢繆才能不再浪費每一分鐘寶貴的搶救時間。
“行,我立刻打電話與肖主任溝通。”
鄭洪濤答應得這麼輕鬆,說明與消化外科的肖主任有着良好交情。
很多時候,主任醫師們見了面,努力拓展人脈,互相問好,各種攀交情。爲的就是能夠在有事的時候,可以走熟人關係把事情搞定。
鄭洪濤當場就打電話跟肖主任溝通,只是短短几句話便搞定了。
周圍的醫師們看得一陣羨慕。
有着熟人好辦事。
鄭主任與新建成的腸胃外科主任有着很深的交情,着實令人羨慕。
“鄭主任不愧是咱們消化內科的大老,人脈之廣,真是讓人羨煞。”
尚主任一直留在現場看着鄭洪濤處理此事。
如果鄭主任有地方沒處理好,他肯定會出手幫忙。絕不可能看着患者出事。
“嗨,我這點人脈算啥呀!尚主任認識的人可比我多多了。今天這位患者還真是多虧了尚主任與周醫生等人幫忙,差點就釀成大禍。”
鄭洪濤早就被嚇出一身冷汗。
他也因爲這件事情,改變了對尚主任、周燦的敵意。
有時候,人嘛,爭的也就只是那口氣而已。
一個契機便能讓雙方握手言和。
“大家都是同一個科室的醫生,理應相互幫助,鄭主任千萬別客氣。以後我的組內有病人出現狀況,沒能及時發現,不也得請你幫忙嗎?”
尚主任笑着道。
“您說得對,大家是同一個科室的醫生,就是一家人。”
鄭主任這麼說,雙方基本等於是冰釋前嫌,握手言和了。
科室最強的兩位主任醫師握手言和,這對科室內所有醫護都是一個福音。
有時候,還真不好站隊。
“時間不早了,我們繼續查房。”
尚主任帶着衆人繼續查房。
當他們查到79牀那位肝硬化的女律師時,周燦提醒尚主任,給患者做脾靜脈造影檢查的事。
尚主任二話沒說,當場就給患者開了檢查。
從這件小事也能看出周燦在尚主任心中的地位已經升到了非常高的地步。
查房還沒結束,帶着患者去做檢查的黃亮就已經打來了電話。
CT檢查的結果爲腹腔有遊離氣體影,腸管擴張,腸袢間積液嚴重。
這說明患者真的出現了腸穿孔,而且穿孔有一段時間了。
怪不得患者會痛成那樣。
檢查腸穿孔,一般首選CT,因爲它的檢查敏感性要高於傳統的X線檢查。
有很多老醫生特別喜歡用X線檢查。
這既是一種情結,也是因爲以前的醫療條件限制養成的習慣。
那時候,核磁共振還沒問世,CT檢查設備也是七十年代,接近八十年代才逐漸引入華夏。
以前的大醫院用得最多的檢查方式就是多普勒超聲波與X線。
很多年紀大一點的醫生都是從那個年代成長過來的。這也使得他們對傳統的檢查方式情有獨鍾。
鄭主任聽到患者真的確診爲腸穿孔,並且情況極爲嚴重時,真有一種劫後餘生之感。
這位患者多虧了周燦及時發現危險。
那麼多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都沒看出患者腸穿孔,周燦一個規培生卻看出來了。這是因爲周燦正好具備普外科的手術經驗和較爲豐富的臨牀積累。
這也是爲什麼現在的大醫院,培養核心尖端醫生時,都會從全科規培生裏面挑選。
因爲擁有全科室臨牀經驗的醫生,不管是分到外科工作,還是內科工作,他們的診斷能力明顯要強於定招的規培生。
定向招入醫院的規培生,就只對那一領域的疾病熟悉。
其它領域的疾病,他們缺乏認知,正式工作後,在臨牀工作中他們壓根不敢碰其它領域的患者。
“尚主任,我得立刻趕過去把病人送到腸胃外科做緊急手術治療,我就先撤了。”
鄭洪濤接完電話後,匆匆趕往普外科。
7牀患者的確診,也讓周燦走進了很多醫生的視野,大家開始認識這位年輕有爲的規培醫生。
查房過程中,有多位醫生主動與周燦攀談,閒聊幾句。
都足以說明他在消化內科的地位、知名度上升了一個大臺階。
……
查完房,周燦真正忙碌的一天開始了。
他把77牀的胃癌患者送去介入手術室,準備做內鏡手術。
將會由尚主任親自主刀。
這個女患者目前屬於胃癌早期邁入進展期階段。
醫學慣例都是把病往嚴重了說。
實際上,她的胃癌尚處於早期,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二期胃癌。
所以,尚主任纔會同意給她做內鏡手術。
通常情況下,如果胃癌發展到二期的嚴重階段,癌細胞發生了嚴重轉移。這時候也就失去了手術機會。更多的是做介入治療,以及化療。
這種治療只能延長患者的生命。
已經很難治癒。
胃癌早期及時接受手術,只要切乾淨了,再左以放療鞏固治療效果。一般都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
介入手術室內,患者已經做好了術前準備,安靜的躺在手術檯上等待手術。
尚主任帶着黃興貴與三位研究生匆匆趕到。
周燦心中卻在盤算着,要是能把這臺手術撈到手,以後尚主任組內有內鏡手術機會,他就更容易爭取到手。
消化內科可是內鏡手術最多的一個科室了。
他的外科醫術,有好幾門還只是四級,要是能夠趁着這兩三個月在消化內科規培的機會,把它們升到五級。這對周燦以後的發展將會非常有利。
一步先,可以步步先。
特別是切開術與分離術、吻合術,它們的升級特別困難。
內鏡手術經常動不動就獎勵100點經驗值,絕對是快速升級這三門醫術的不二之選。
“尚主任,您看上次已經查過我的內鏡手術經驗,這臺手術能讓我來做嗎?”
周燦咬咬牙,還沒等到尚主任站上主刀位,便直接開口搶手術機會。
與傳統手術的主刀位不同,內鏡手術,主刀的醫生一般會選擇比較好操作的位置,同時還要能夠方便擡頭查看前面的內鏡屏幕。
“你確定是認真的?”
尚主任盯着周燦,那種無形的壓力,還是讓周燦挺犯憷的。
不過他也明白,這時候必須展露出強大的自信才能讓尚主任放心的把手術交給他來做。
“我是認真的。如果我沒有把握,一定會及時停止,絕不會強行手術。患者拍的片子我已經仔細研究過多次,確定有信心完成手術,纔敢向您請纓。”
周燦的語氣真摯,眼神清澈。
澹澹的自信流露而出。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