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說服麻醉醫,顛倒的手術順序

作者:江邊魚翁
第521章說服麻醉醫,顛倒的手術順序

  感受到周燦那堅定的眼神,項主任也有所觸動。

  把周燦約到辦公室討論患者的救治方案,本身就已經拉下臉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他不想半途而廢。

  “你在我辦公室等吧,一會我也方便快速找到你。”項主任把周燦的電話號碼收好,直接拿起患者的資料出了辦公室。

  包括周燦剛纔講解手術方案時畫的圖紙一併帶走了。

  其實就是簡單的畫幾個圖而已。

  不是專業的外科醫生,很難看懂。

  項主任肯定是找其它科室的主任商量去了。畢竟救人如救火,時間緊迫。

  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周燦對於項主任的人品和性格多了一些認可。

  能夠把患者的生命放在心上,爲之奔波,努力設法聯合各個科室一起救治患者。這份心不是任何一位醫生都能有的。

  絕大多數醫生,不願意爲了一個不相干的患者如此付出。

  因爲這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本職工作範圍。

  ……

  等待的時間變得格外漫長,周燦非常清楚,時間每流逝一秒鐘,盧副主任的情況就會兇險很多。

  終於,周燦的手機鈴聲響起。

  是一個陌生電話,憑直覺,很可能是項主任打來的。

  接通。

  “周醫生,我是省人民醫院的項主任啊!你還在我的辦公室吧?”

  “在呢!”

  “我已經找了腦外與胸外兩個科室的專家商量,把伱的救治方案也給他們介紹了。另外,請示了我們醫務科的黃科長

  。倒也沒有說不同意,只是讓你和直系家屬立刻趕到會診室聊幾句。”

  項主任費了極大的力氣,終於說服了兩個科室的專家,還有醫務科的科長。

  這已經是非常大的進展了。

  把家屬找過去,應該是準備與家屬直接談話。

  因爲醫院要冒巨大的風險給患者做內鏡治療手術,肯定需要家屬簽字纔行。時間緊迫,應該是準備一起談。

  “行,我立刻帶着家屬趕過來。”

  周燦沒有任何廢話,立刻找到盧汾,已經有重症醫學科的護士在等着他們了。

  直接把兩人帶往腦外的會診室。

  盧副主任的手術,難度最高的肯定是顱內止血。

  即便只是顱骨鑽孔,就已經非常危險了。像這種生命力本身就已經十分脆弱的傷者,顱骨鑽孔,很容易引發一系列問題。隨時可能將生命之火掐滅。

  來到會診室,周燦發現裏面已經坐着八九人的樣子。

  “我來介紹一下,這位就是圖雅的周燦醫生,年少有爲,水平很高。”

  項主任對周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周醫生,這位是我們醫院的醫務科黃科長。”

  坐在主位上的中年男子,方面大耳,目光含威,一看就是行政領導幹部。

  “黃科長,您好!”

  周燦向對方打招呼問好,態度很是謙卑。

  “你好!歡迎你來我們人民醫院做客。”

  黃科長點頭淡淡迴應。

  “這位是胸外科的勾窮主任。這位是腦外的吳庸明主任。這位是麻醉科的明馨主任,也是我的學長兼恩師。”

  項非又陸續介紹了另外三個主要人物。

  至於其他的醫生與護士,基本上都是這些人的學生或醫助。

  周燦與這些人一一打招呼。

  麻醉科的主任醫師赫然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女醫生,氣質相當出衆,絲毫沒有因爲年齡大了而出現的暮氣沉沉。從她的眼神中,臉上,看到的是不斷銳意進取的朝氣。

  這讓周燦不禁嘖嘖稱奇。

  一個人的精氣神,也展露着一個人的生活狀態、身體狀況、學習狀態。

  成年人過了五十歲以後,基本上可以分爲兩種類型,一種是事業有成,享受生活。搓搓麻將,釣釣魚,又或者三五好友一起喝喝小酒,又或者全球各地旅遊等等。還有一種是事業沒什麼成就,仍需要爲生活而辛苦奔波勞累。

  這兩類人,佔了大多數。

  特別是後者。

  還有一類比較特別的人,不管事業是否有成,他們始終堅持學習,不斷進取。

  實際上能夠活到老學到老的人,事業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除非運氣實在有點差,那沒辦法。

  醫生是一個特殊職業,因爲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醫療科學與技術也同樣更新迭代非常迅速。二十年前的很多手術方法,現在已經基本淘汰,或者與現代科技結合後,有了更好的優化方案。

  用藥也是如此。

  這就要求醫生必須不斷學習,與時俱進。

  否則,還是拿着二十年前的技術去治病救人,會給患者造成很大損失與傷害。

  以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極高,預後極差。現在結合介入、支架、新藥、先進儀器等技術,已經可以把死亡率控制在很低的水平。

  比如周燦一戰成名的那場主動脈夾層手術,換在以前,夾層壁都已經開始往外滲血,患者基本上沒救了。

  但是他卻憑藉現代的介入技術,血管支架,人造血管,把患者的隱患解決了。

  大多數醫生雖然在不斷學習,但是因爲工作繁忙,再加上年齡越大,家庭事務也就越多。然後成年人肯定是需要享受的。

  可想而知,這個學習的量肯定非常有限。

  麻醉科的明馨主任,年過五旬,仍然能夠保持年輕人才有的朝氣,着實令人驚歎。

  也能推斷出此人的麻醉水平必定極高。

  更有意思的是,她還是項非主任的恩師。

  看年齡,她應該比項非大不了幾歲。是他的學長,也是恩師,這種事情還是相當罕見的。

  周燦所在的圖雅醫院,也有不少人是他的學長。

  說句狂妄點的話,哪怕比他大十歲,也很少有人能教他。

  項非主任年輕時就算沒有周燦這麼逆天,肯定也差不到哪去。畢竟人家可是有着‘閻王剋星’的美譽。

  盛名之下無虛士,絕非說說而已。

  “早就聽說過圖雅醫院有着多位傑出的年輕醫生,周醫生給13牀患者制定的手術救治方案,確實具備一定可行性。”

  發話的是腦外科的吳庸明主任。

  周燦提出在患者的頭部鑽孔,利用內鏡手術來修復血管,這種治療方案在圖雅醫院的神經外科已經實施過多次。很少有失敗的。

  算是經過了多次驗證的新技術。

  而且神外的武白鶴與科室多位醫生經過進一步研究,把這一技術不斷完善,優化,現在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

  可是省人民醫院對這種新技術的運用,似乎要落後很多。

  內鏡技術的運用,很多醫院還停留在探查病竈爲主的初級階段。就算嘗試着做了一些內鏡手術,也是非常普通的闌尾手術之類。

  一些技術難度高,風險大的內鏡手術項目,很多醫院都還沒有涉及。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內鏡手術方面的人才極度稀缺,這個指的是做內鏡手術做得好的醫生極度稀缺。而不是隨便操縱內鏡給患者在腹腔止個血,切個瘤子的那種。

  其次,內鏡手術引入國內的時間尚短,外國對咱們國家存在多方面的技術封鎖。

  不僅僅是操作技術,更有先進儀器,藥物,體內耗材等多方面的技術封鎖。

  說句扎心的話,很多人體替換材料,國產的效果差得出奇。

  進口的材料存在多方面的優點,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價格貴。

  別看經常有人喊着彎道超車彎道超車,一些精密儀器,高端耗材,人家有着幾十年,上百年的技術積累與沉澱。你說想要十幾二十年把人家給超越了,可能不?

  在多個領域,咱們國家的醫療器械與藥物,與人家都是有着技術代差的。

  只相差十年的,算是好的。

  有些方面,技術至少落後三十年以上。說多了都是淚,從一窮二白,一步步發展到今天,非常不容易。

  只能說,讓我們繼續這樣發展下去,差距會越來越小,最終反超對方還是有希望的。

  不過需要時間。

  最後一點,內鏡手術在國內難以快速發展,遍地開花,也與惡劣的醫療環境有關係。

  醫患關係太過緊張,醫生在制定治療方案時一般都會求穩。

  很少有人敢去冒險。

  即便醫生願意冒風險,而且技術上也有一定把握,還需要徵求家屬的同意。如果是創新的技術,還需要院領導批准。程序相當複雜,很多困難足以讓人望而卻步。

  另外,比如達芬奇機器人的出現,也讓很多年輕醫生不願意再去刻苦練習手術的基礎技能。

  辛苦練上二三十年,終於有點水平了。

  天知道那時候是不是早已經是機器人手術的天下?

  與人相比,機器人在手術領域存在很多優點。

  目前要不是開機費用昂貴,恐怕早就普遍應用了。

  “周醫生提出的腹腔鏡手術方案,我同樣持支持態度。”

  胸外科的勾窮主任同樣發聲支持周燦的治療方案。

  兩位專家都支持他的方案,這事多半有戲。

  周燦不由心頭暗喜。

  “雖說手術方案具備一定可行性,但是患者目前的狀況十分糟糕,恐怕很難承受住胸腹腔與顱腔手術。即便內鏡手術的創傷小,對於這位患者而言,仍然很難承受。”

  麻醉科的明馨主任,一句話就把周燦的手術方案給否決了。

  醫生給出的手術方案,過不了麻醉醫生這一關,那就只能胎死腹中。

  “患者目前最危險的就是顱內出血,這已經造成了顱內壓過高,並且因爲出血對大腦的血供也受到了影響。這應該是患者昏迷不醒的主因。不做手術,患者恐怕很難撐過今晚。甚至可能連六個小時都撐不過去。”

  周燦說的這些,絕不是危言聳聽。

  而是根據他的診療經驗以及盧副主任的實際情況,給出的綜合判斷。

  “我同意周醫生的觀點,患者昏迷不醒,確實是顱內出血造成的。即便給予各種生命支持,他仍然很難撐過六小時,自行止血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腦外的吳庸明主任,這話怎麼聽都有點胳膊肘兒向外拐的味道。

  只不過醫學上的討論,不分陣營,只認真理。

  周燦說得在理,他自然要支持。

  “就算是這個理,患者下不了手術檯,做手術又有什麼意義?提前結束患者的生命嗎?”

  明馨主任的言辭極爲犀利。

  “自然不是。我認爲可以先做腹腔手術,把破裂的脾臟與有可能損傷的胰腺先處理好。如果左腎的損傷很大,同樣一併處理。胰腺若是發生問題,會對身體造成重大隱患和干擾。而且這個病程發生時間越久,可逆性越差。先做腹腔鏡手術,可以讓患者的血壓、呼吸等多項體徵穩定在手術標準線以上。到時候再做顱腔內鏡手術,風險能夠極大的降低……”

  周燦侃侃而談,來之前,顯然早就在腦子裏面想好了手術預案。

  聽完他的表述,明馨主任陷入了深思。

  勾窮、吳庸明、項非三人則是對周燦投去驚豔與讚賞的複雜目光。

  這小子簡直就是一個手術天才。

  不先把最危險的顱內出血與積液處理好,卻先做不會立刻危及生命的腹腔鏡手術。這種手術思路,沒有很深的定力,沒有縱覽全局的高站位,很難想得出來。

  至少在座的各位,就沒有往這方面想。

  他們要麼想着先做顱內手術,要麼想着兩臺手術同時進行。

  這就好比一鍋油着火了。旁邊有一盆水,還有一些木板。

  常人的思想肯定是端起水就往鍋裏澆去。

  但是周燦的思路卻是先把木板拼在一起,然後蓋到鍋面上,把火熄滅。

  不必說,用水潑肯定行不通。

  只會造成火勢迅速變大,把木板拼起來,看似有點‘笨’,但是最終卻能將火熄滅,避免火災的發生。

  說起來容易,真遇到這種事情時,絕大多數人都會端着水就往鍋裏澆。

  “不得不承認,你說的手術方案看似冒險,確實具備可行性。只要操作得當,患者確實有可能獲救。”明馨主任思考一陣後,對周燦的手術思路和方案,給予認可。

  至此,麻醉醫生也搞定了。

  “謝謝您的認可,謝謝您願意冒險搶救這位患者。她是家屬,也是患者唯一的女兒,她可以全權做主決定手術方案與簽字。”

  周燦看向身邊的盧汾。

  在會診室內,盧汾感受到這麼多主任醫生與醫務科長的氣勢碾壓,顯得十分不自在。

  她終究還只是一個在校的女學生。

  “周醫生是我父親最信任的人,我相信他。各位醫生商量的手術方案,我完全同意。”盧汾直接表態。說完,她還站起身,對着周燦與在座的醫生們鞠躬。

  “他們都同意了,我還沒同意呢!給我一個同意的理由,否則,我不同意冒這個險。”醫務科黃科長在這個節骨眼上站出來反對。

  周燦頓時有點傻眼。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