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請個病假很合理吧?

作者:坐望敬亭
“《英雄本色》的故事已經很完整了,再寫也寫不出花來。

  而且鹹魚翻身這種事,搞一次就夠了。

  搞多了,觀衆可不一定買賬。”

  林朝陽最後的話有些意味深長,衆人也從他的話中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

  跟大家聊了幾句後,狄龍把林朝陽拉到了一邊,神色認真的問:

  “朝陽,我看你剛纔跟徐克他們去了辦公室,就是談續集的事吧?沒談攏嗎?”

  見周圍無人,林朝陽如實道:“麥嘉和徐克想原班人馬再拍個續集。”

  “你也知道,《英雄本色》的故事其實已經很完整了,再寫實際上就是掛羊頭賣狗肉,還不如再拍部新片。”

  狄龍對於電影是有自己追求的人,要不然也不會人到中年還琢磨着轉型,更不會在片場屢次規勸周潤發別軋戲,因此他很理解林朝陽的想法。

  “明白了,你不想操刀劇本,所以他們是想拋開你自己拍?”

  “是。你也明白,現在只要放出風去,灣島、東南亞的片商肯定主動上門送錢,撿錢的機會他們不會放過的,會寫劇本的又不止我一個。”

  狄龍聞言臉色猶豫,說道:“你不寫劇本,那我也不演了。”

  “你不接戲,那不是得罪人嘛。我現在又不是完全跟新藝城鬧掰了,你有賺錢的機會幹嘛不要?”

  “我又不是二十多歲的小年輕,你以爲我光是爲了義氣?

  《英雄本色》能成功,你跟阿森的功勞最大。缺了你,續集失敗的概率大增。

  你都說我現在是鹹魚翻身了,當然要好好愛惜羽毛,要不然趁熱拍幾部戲,錢是賺到了,又過氣了怎麼辦?”

  狄龍的語氣輕鬆,理由也找的很充分,但林朝陽知道他這麼做最主要的原因肯定是因爲自己決定不參與續集的製作。

  “欸,你這麼搞,我壓力很大啊!”

  狄龍調侃他,“少來!你以爲我不知道,你剛纔跑出來跟我們說這些幹什麼?”

  “什麼叫跟你們說,我明明是跟吳宇森說。”

  “所以,你是想挖新藝城的牆腳?”

  “誒誒誒,話別說的那麼難聽,什麼叫挖牆腳?

  我是覺得他在新藝城待着有點屈才了,來我們林氏可能會有更好的發展。”

  狄龍表情驚異的看着他,“你還說你沒跟人家鬧掰?”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做生意嘛,哪有什麼鬧掰不鬧掰的,有利就合作,無利就各自發展嘍。”

  狄龍替他擔憂道:“那你就不怕新藝城找你的麻煩?”

  “他們有空找我麻煩嗎?”林朝陽的眼神看向在石天和黃百鳴的方向,意有所指。

  新藝城三巨頭的內鬥這兩年已經擺到了檯面上,現在之所以還能夠維持着體面,完全是因爲公司還能夠大把大把的給大家賺錢。

  狄龍在電影圈混跡這麼多年,見多了這種能同患難,卻不能共富貴的例子。

  他很清楚這種繁花似錦,烈火烹油的局面是很難維持長久的,一旦發生問題,大廈傾塌恐怕就在眼前。

  但他還是不得不感嘆林朝陽的大心臟。

  新藝城背靠金公主,這幾年在香江影壇威名赫赫,如果沒有點底氣和實力,誰敢輕易跟他們翻臉?

  “就算他們現在內部不和,那也不是好對付的,你沒必要跟他們硬碰硬。”

  “你不會真以爲我是跟他們賭氣纔要挖吳宇森的吧?”

  狄龍認真的看着林朝陽,難道不是嗎?

  “要說完全沒關係,你聽着也覺得假。不過我們林氏也要發展嘛,優秀的人才走到哪都是香餑餑。你說是不是?”

  狄龍點了點頭,《英雄本色》豪取3000萬港元,吳宇森這個導演在香江影壇炙手可熱的程度並不輸林朝陽。

  不光是林氏,很多電影公司也在私下或者公開的場合向吳宇森拋來橄欖枝,這樣一想,林朝陽的招攬好像也確實不算什麼。

  兩人閒談了一陣,麥嘉和徐克再次出現,張羅着去酒樓慶祝,林朝陽夫妻倆沒有一起去,大家維持了表面愉快,打了個招呼便離開了了始創行頂樓。

  回家的路上,林朝陽跟陶玉書說起今天的情況,陶玉書眉目嚴肅。

  “這個劇本別人可以寫,但你不能寫,更不能讓他們消耗你的名氣,你愛惜羽毛是對的。香江這些電影人,撈錢真是不手軟。”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這倒正常。不出意外的話,我們這兩部片子鎖定了今年香江年度票房的冠亞軍,名氣也算是打開了。

  《英雄本色》的分紅到賬後,資金也會充裕起來,以後你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林朝陽語氣輕鬆的說道。

  《楚門的世界》爲林氏影業帶來了上千萬港元的收益,看起來很多,但也就是剛夠林氏影業招攬些人才,獨立開兩部新戲而已。

  《英雄本色》的收益纔是大頭,可以保證林氏影業的資金鍊充裕,不需要等回款,連續不斷的開出新戲,形成滾雪球效應。

  夫妻倆聊着聊着,陶玉書問:“朝陽,我們這樣的策略會不會有些激進啊?”

  “激進肯定是激進,不過現在香江電影就好像是競速遊戲,你不迎頭趕上,就容易被甩到後面去。

  只要我們能夠籠絡住一批人才,公司的發展就不會有大問題。”

  陶玉書頷首,這兩年她對香江電影產業的瞭解越來越深刻,知道林朝陽說的確實有道理。

  隔天上午,林氏影業成立後第一部主導投資、製作的電影《精裝追女仔》在嘉禾片場舉行開機儀式。

  陶玉書身爲出品人、製片人出席,這部電影的導演和編劇是王晶,男一號(爛口發)是周潤發、男二號(吳準少)是陳百祥、男三號交通燈是周星馳,女主角董董是張曼玉。

  林氏影業要開新片,張曼玉毛遂自薦來演女主角,《精裝追女仔》的女主角對她來說也沒什麼難度,陶玉書便給了她。

  陳百祥則是王晶推薦來的,他跟王晶是關係很好。

  開機這天片場來了許多記者,其中大多是衝着周潤發新片來的。

  《英雄本色》一出“毒藥發”成了“神仙發”,小馬哥這個角色爲周潤發賺足了觀衆的眼淚,他現在紅到發紫。

  採訪時記者們幾乎都圍在他和出品人陶玉書的身邊,其他幾位主演淪爲了背景板。

  周星馳滿心羨慕的看着被記者們圍堵的周潤發,“發哥真紅啊!”

  陳百祥一臉賤笑的調侃他:“星仔,不用羨慕,我給你算過了,不用三年,你一定紅過他!”

  周星馳面露羞澀,道:“叻哥,別那我尋開心啊!”

  “誒,怎麼會是拿你尋開心呢?他們都說林生很看好你的,你看發哥,聽說當初就是林生親口點他演小馬哥的,現在多紅啊!

  你不會還質疑林生的眼光吧?”

  明知道陳百祥是在打趣他,可週星馳卻不知道該怎麼反駁,只能擠出微笑應對。

  “好了,叻哥,阿星纔剛演戲,你就別逗他了。”

  這個時候張曼玉出來給周星馳解圍,周星馳不禁向她投來感激的一瞥。

  幾人正說話的功夫,陶玉書和周潤發正在應付記者們的問題,有記者問道:“發哥,聽說新藝城和電影工作室正計劃拍攝《英雄本色2》,不知道什麼時候開機呢?”

  自從《英雄本色》走紅之後,周潤發在電影圈的稱呼已經由“阿發”進化成了“發哥”。

  他聽着記者的問題沒有回答,而是看向了陶玉書。

  電影續集的事現在還只是個想法,沒想到這些記者已經得到消息了,消息還真靈通啊!

  陶玉書這個時候道:“續集的事,你們還是問新藝城或者電影工作室吧。”

  記者聽着陶玉書的話,察覺出了不對勁,“林太,《英雄本色2》的製作林氏影業會參與嗎?”

  “無可奉告!”

  陶玉書不回答記者的問題,卻不妨礙這些記者死皮賴臉的追問,最後她被攪的不得安生,只能拋下週潤髮獨自面對記者。

  張曼玉一見她從人堆裏出來,立馬貼了過去。

  “玉書姐!”

  “怎麼了?”

  “沒什麼,玉墨什麼時候回來啊?”

  “應該就這兩天吧,這死丫頭在日本玩瘋了!”陶玉書憤恨的說。

  此時此刻,東方花園H1棟7樓,陶玉墨拎着行李箱按了半天門鈴也沒人開門。

  “什麼情況?都出門了?”

  沒人給開門,她只好放下了手中的行李,掏出鑰匙開門。

  門開了,乾淨整潔,一塵不染,好像從來沒人住過一樣。

  陶玉墨本能的覺得有些不對,她疑惑的走回到門口看了眼門牌號。

  “沒錯啊!”

  她往家裏各處掃了掃,所有東西都被清理的一乾二淨,遭賊不可能這麼幹淨吧?

  什麼情況?不會搬回內地了吧?

  陶玉墨試圖往外撥個電話,發現電話已經停機了。

  她不知道出了什麼事,心裏焦急不已,滿是慌張,將行李扔在房子裏就往皇子大廈跑去。

  等到了皇子大廈,看着“林氏影業”的招牌還在那裏,陶玉墨那顆忐忑了一路的心總算是放了回去。

  “阿珍!”

  看到一個伍美珍,陶玉墨立刻拉住了她。

  “陶小姐,你回來了!”伍美珍跟陶玉墨打了個招呼。

  “回來了。我姐和我姐夫呢?”陶玉墨急急的問。

  “林太今天去參加《精裝追女仔》的開機儀式了,林生我就不太清楚了。”

  陶玉墨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拿起公司的電話,給陶玉書打去電話。

  “喂,姐,我回家了,怎麼家裏都空了?”

  “什麼?”

  當天晚上,中半山,嘉慧園。

  夜色朦朧,半山的山景隱沒在黑暗中,遠處維多利亞港的夜景令人迷醉。

  晚風吹拂着陶玉墨的髮絲,她攏了攏頭髮,神情清冷。

  “所以說,搬了家就可以不告訴我了嗎?”

  她的聲音中透着絲絲冷意和委屈。

  陶玉書在沙發上如坐鍼氈,“我以爲你姐夫在電話裏都跟你說了。”

  一塊燙手山芋扔在林朝陽手裏,燙的他呲牙咧嘴還不敢鬆手,朝小姨子露出滿是歉意的笑容。

  “這個事吧,確實怪姐夫了。光想着催你回來,忘了告訴你搬新家的事了。”

  他的道歉沒有引起陶玉墨任何的情感波動,她冷冷的看着自家姐夫。

  “忘了?讓我去籤合同你怎麼不忘呢?讓我看孩子你怎麼不忘呢?”

  自知理虧的林朝陽連連點頭道歉,“是是是,是姐夫我考慮不周。玉墨你這趟去日本實在是辛苦了,下個月得再漲點工資纔行。”

  聽到“真金白銀”的歉意,陶玉墨的臉色總算是好了一些,可她看着一旁抱着晏晏的保姆阿娣,臉色又不自覺的黑了下來。

  有一種狗子出門玩耍,回來後發現家裏多了另一條狗子的震驚與苦澀。

  陶玉書觀察着她的臉色,耐心的解釋道:“不是你說要去劇組當製片人嘛。既然去了,肯定不能像以前那樣三心二意,哪有那麼多精力再管鼕鼕和晏晏啊。

  阿娣來了正好可以幫你減輕點……幫我減輕點壓力,以後我忙公司的事,你忙劇組的事,這不是剛剛好嘛。”

  “不是還有我姐夫嗎?”

  “你姐夫就看孩子,不幹別的事了?”

  陶玉墨表情複雜的看了一眼阿娣,“像這種溝通不暢的事,我不希望再發生了。”

  “是是是。”林朝陽夫妻倆連連點頭。

  “爲了避免這種情況再發生,我覺得公司有必要給我配一臺大哥大,方便我們隨時溝通。”

  儘管知道這丫頭是藉機敲詐,可誰讓他們倆把人家給忘了。

  “行。你總跑劇組,配臺大哥大也是應該的。”

  陶玉墨這才露出滿意之色,剛纔的氣憤和委屈轉眼便消失不見,她走到阿娣身邊,朝晏晏伸出了手。

  “乖晏晏,快讓小姨抱抱!”

  晏晏被陶玉墨抱在懷裏,等在一旁的鼕鼕急的不行,“小姨,小姨,還有我呢,還有我呢!”

  陶玉墨連忙笑着將他也摟在了懷裏,一左一右,一丫一小,三人笑容滿懷,笑的時候陶玉墨還不忘朝阿娣投去挑釁的眼神。

  看到沒有,我纔是這家裏的孩子王!

  阿娣年過四十,是前幾年從內地來港的,爲人本分老實,見陶玉墨性格潑辣,好似泰迪,她不自覺的低下了頭。

  惹不起,惹不起!

  “好了,先把孩子給阿娣吧,你先跟我說說在日本的情況,怎麼這麼晚纔回來?”

  陶玉墨的回合結束了,該輪到陶玉書出招了。

  聽到這個問題,陶玉墨的眼神立刻閃爍起來,氣勢弱了一大截。

  “我得跟河出書房籤合同啊,他們變來變去的。另外,我這次在日本可是好好考察了一番。”

  “哦?都考察都有什麼發現?”陶玉書盯着妹妹的眼睛問。

  “那個……我考察發現最近日元上漲的厲害,姐夫的書在日本出版,穩賺不賠……”

  陶玉墨扯着瞎話,自己都快編不下去了,她心虛的朝陶玉書笑了笑。

  “嘿嘿,姐~”

  見她繳械投降,陶玉書當即便狠狠的數落了她一番,並聲稱:“以後再有這種事,你就別去了。”

  “別別別啊!姐,我錯了,我錯了。下回我一定按指示行事,絕不違命。”

  陶玉墨信誓旦旦的保證,不過公信力嘛,約等於沒說。

  她見姐姐態度敷衍,又將跟河出書房簽訂的合同拿出來,準備表表功,又對林朝陽說:

  “姐夫,近藤女士要的題字你寫了沒有?”

  “沒呢。”

  “你怎麼一點也不積極。”

  陶玉墨押着林朝陽來到書房,讓他按照要求寫了一幅字,然後她皺着眉頭看了好一會兒。

  “你這字,一般啊!”

  恍惚間,林朝陽有種看到了故人的感覺。

  “你管的還挺寬,又不是給你的。”

  “我這不是督促你進步嘛,寫字這事你還得跟我爸好好練練。行了,回頭我把這字裱好寄給近藤女士,就當是你那日本文學研究會的門面了。”

  陶玉書好奇的問了一嘴文學研究會的事,說起這個陶玉墨來了精神。

  “我也是去了才知道,那幫日本人對我姐夫還挺崇拜的……”

  又過了兩天,林朝陽終於收到了法國伽利瑪出版社寄來的樣書。

  自五月份跟他們簽訂出版合同,到現在近四個月的時間便收到了樣書,算是高效了。

  跟伽利瑪出版社的效率比起來,中影的效率堪稱龜速,人家引進的小說都要出版了,《楚門的世界》卻遲遲沒有能在內地上映。

  眼看着九月上旬要過去了,陶玉書打算回內地一趟,看看陳凱戈和章藝謀的進度情況。

  章藝謀的《紅高粱》還不着急,陳凱戈的《孩子王》可是打算參加明年的電影節的。

  她打算跟林朝陽回燕京一趟,香江這邊還是讓陶玉墨管着。

  臨行之前,林朝陽收到了明報出版社結算的《楚門的世界》的版稅。

  這是《楚門的世界》在香江出版後的第二次版稅,比第一筆版稅還多了不少。

  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因爲《楚門的世界》電影在五六月份的火爆熱映,直接帶動了原著小說銷量的瘋狂上漲。

  在小說最火爆的6月份,創下了單月6.49萬冊的銷量神話。

  這個銷量即便是放在六七十年代香江武俠小說最火熱的時候,也是頂尖的水平,更何況《楚門的世界》是一部嚴肅的純文學作品。

  半年以來,《楚門的世界》的銷量達到了14.25萬冊,如果算上之前的銷量,這部小說累計銷量已經突破了20萬冊。

  一部純文學作品賣到20萬冊,這樣的情況在香江文學界還是第一次出現。

  因此這段時間以來林朝陽和《楚門的世界》的銷量也一直都是文學界不少人所關注的焦點。

  只不過香江的純文學發展一向都屬於非主流,存在感並不強。

  小說賣的好,林朝陽的版稅自然高,這次版稅結算的收入高達150萬港元。

  算上之前結算的版稅,僅《楚門的世界》在香江的版稅收入就已經超過了200萬港元。

  單純從收入方面來說,林朝陽的收入足以傲視香江絕大多數作家了。

  從香江回到燕京,一進家門,張桂芹不認識陌生面孔的阿娣,林朝陽解釋說是僱來的保姆。

  聽說阿娣一個月工資要2000港元,相當於七八百人民幣,張桂芹一臉肉疼,拉着林朝陽悄悄說:

  “我去給你帶孩子就行了,花這冤枉錢幹啥?”

  “媽,賺了錢就是用來花的。你願意跟你孫子孫女待一塊也不耽誤有保姆,有阿娣在,你也能輕鬆點。”

  兒大不由娘,張桂芹知道自己說服不了林朝陽,只能自顧自的嘟囔幾句,藉以減少點內心對錢財的不捨。

  等安頓好了之後,陶玉書先跑到西院。

  這段時間,章藝謀一直住在這裏研究劇本,跟他一起的還有謨言和陳劍雨。

  來到西院之後,陶玉書還看到了個熟人,她在《人民文學》的老同事祝偉。

  見面寒暄了幾句,陶玉書得知了上個月祝偉過來聚會,跟章藝謀聊的挺好,也被他拉到了編劇組之中。

  這麼一算,《紅高粱》的編劇組已經有三人了。

  人一多,主意就多。主意越多,越容易出問題。

  章藝謀又是第一次當導演,陶玉書真怕他們把劇本寫砸了。

  等她跟章藝謀聊過之後,陶玉書放下了心,章藝謀的思路還是很清晰的。

  之後陶玉書又將陳凱戈叫到了家裏,在她們夫妻倆回香江的這段時間裏,陳凱戈已經將《孩子王》的劇本重新寫了一遍,就等着林朝陽拍板了。

  在林朝陽看劇本的時候,陳凱戈不時觀察着他的表情,心中有些緊張,生怕林朝陽又覺得不行。

  “寫的挺好,這版就當定稿吧。”

  林朝陽的話讓陳凱戈鬆了一口氣,他隨即又歡喜起來。

  “嬸兒,那劇組是不是可以籌備起來了?”陳凱戈滿心期待的問陶玉書。

  陶玉書笑着說道:“可以。”

  “那這兩天,您跟我給演員們試試鏡?”

  “好。”

  《孩子王》的投資是120萬人民幣,銀都機構出資24萬,李翰祥的新崑崙影業出資36萬,剩下的資金由林氏影業兜底。

  這個投資放在香江屬於小成本電影了,但在如今的國內卻是一筆不小的投資,如今中影給製片廠每部電影的買斷價也不過90萬元。

  資金到位,陳凱戈渾身上下意氣風發,短短三天劇組便已籌備完畢,連演員都落實好了。

  之所以會這麼快,是因爲陳凱戈打算整部影片除了男主角之外,都啓用非專業演員。

  男主角是他的大學同學謝園,剩下的人都得等到了拍攝地去現找。

  《孩子王》的取景地定在了雲南,那裏是阿誠下鄉的地方,也是《孩子王》誕生最初的靈感。

  劇組匯合後,陳凱戈迫不及待的開拔雲南西雙版納。

  林朝陽說想讓他這部片子參加柏林電影節,現在距離明年的柏林電影節滿打滿算還有五個月,時間緊張,必須分秒必爭。

  《孩子王》要開拍了,陶玉書本打算跟着先去雲南待幾天,等劇組穩定下來再從公司派個人監督陳凱戈。

  結果林朝陽卻出了個損招,“你僱老陳過去。”

  “老陳?”

  陶玉書一時沒理解林朝陽的意思。

  兒子拍電影,讓老子去當監軍?

  都是自家人,你就不怕他們父子倆胡來?

  隨即陶玉書想了想,好像明白了林朝陽這麼做的用意。

  老陳這人是條老狐狸不假,但人品還是不錯的。

  最關鍵的是這老傢伙望子成龍啊!

  陳凱戈拍電影,如果讓他當製片人的話,敢不盡心盡力?

  恐怕還會身兼多職,監製、藝術顧問、太上導演……

  有陳懷愷這麼個高水平的軍師在,還怕《孩子王》拍不好嗎?

  陶玉書想了好一會兒,發現林朝陽這招當真是算無遺策。

  於是她高高興興的去了陳懷愷家,提出想聘請他作爲《孩子王》的製片人。

  陳懷愷人都傻了,他思想片刻,問陶玉書:“玉書,你跟我說實話,這是誰的主意?”

  “我的主意啊!”陶玉書表情篤定的說。

  陳懷愷卻不信,“別跟我扯謊。這樣的損主意,除了你們家那口子,別人想不出來。”

  陶玉書笑了起來,見瞞不過陳懷愷,便承認了是林朝陽的主意,又調侃:“難怪你們倆是好朋友。”

  陳懷愷怎麼聽都覺得她這話不是好話,但這些都不重要,他還在想着陶玉書剛纔的報價。

  5000塊錢。

  陳懷愷是燕影廠的功勳導演,工資和待遇一直不低,但面對5000塊錢的天價,他還是很難拒絕。

  更何況,這還是他兒子的新片呢?

  “廠裏那邊的工作咋辦啊?”陳懷愷故作爲難的問了一句。

  陳懷愷退休了,但在燕影廠一直有工作,只不過不坐班而已。

  陶玉書輕鬆的說道:“朝陽說你自己會想辦法的。”

  陳懷愷暗罵了一句,這小子真是把他算計得死死的!

  看來只有請‘病假’了。

  眼看要入冬了,肺子不好。

  請個病假很合理吧?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