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惱羞成怒

作者:坐望敬亭
在日本五大商業新聞網中,朝日電視臺位列第四,軟銀聯合索尼、星空衛視買下朝日電視臺21.4%的股票,一舉成爲了朝日電視臺的最大股東。

  震動了整個日本新聞界!

  三者的強強聯手,在日本這個歷來封閉的國度裏是極其罕見的商業行爲。

  軟件銀行剛剛上市,風頭正勁,由孫正義來牽頭開發佈會,也是索尼和星空衛視方面想要拉孫正義入夥的根本原因。

  軟件銀行和孫正義在日本商業社會中絕對要算一個異數,與傳統的世家門閥相比,孫正義的崛起如同補天石裏蹦出來的那隻猴子。

  把他和軟銀推到臺前,無疑是一個極好的分擔火力的靶子。

  科技新貴掌握了傳統媒體,在日本新聞界絕對是個大新聞,以至於索尼和星空衛視這兩個合夥人都被日本的一些媒體有意無意的給忽略掉了。

  只把這兩方當成了是被孫正義拉來助拳的商業夥伴。

  發佈會後,許多新聞界人士對軟銀入股朝日電視臺表示了擔憂,孫正義則一再通過媒體強調成爲大股東後不會影響朝日電視臺的節目內容。

  他關心的是新傳播技術,對節目內容並無興趣。

  可即便如此,這場日本新聞界的騷動還是無法平息。

  發佈會結束第二日,日本發行量最大的《讀賣新聞》發表文章稱:“軟銀控制朝日電視臺打破了日本廣播電視的閉關鎖國!”

  軟銀召開的新聞發佈會後,陶玉書又在日本待了一週時間,第一個目的是爲了觀察日本天際廣播公司入股朝日電視臺後的社會反應。

  看起來孫正義這塊靶子還是比較好用的,索尼和星空衛視在這場輿論浪潮中並沒有受到太大的矚目。

  她駐留日本的第二個目的則是爲了星空衛視的落地,索尼現在是林氏影業的第二大股東,林氏影業又是星空衛視的第一大股東。

  有索尼這個“帶路黨”幫忙,事情變得簡單了許多。

  但星空衛視落地日本肯定不能像對東南亞國家那樣,隨便把原有節目換個字幕和配個音,再簡單做點本土化節目就可以了。

  這裏畢竟是目前全球第二大單一市場,還是要給予足夠的尊重。

  天際廣播公司收購朝日電視臺股份一共才動用了417.5億日元,約合4.175億美元。

  才四個多億美元的生意,讓星空衛視、軟銀和索尼聯合出動,未免有點大材小用。

  實際上成爲朝日電視臺大股東只是三家聯合進軍日本電視界的第一步,星空衛視的本土化、在地化纔是他們更看重的。

  爲此三家將再投入4.2億美元,用以幫助星空衛視日本公司落地日本,陸續推出包括資訊頻道、電影頻道、音樂頻道、體育頻道、地理頻道等電視頻道,幾乎等於復刻了一個星空衛視的日本分臺。

  前後8.375億的投入,三家均攤,星空衛視要出資約2.8億美元。

  對於現在的星空衛視來說稍顯喫力,不過好在這些資金裏有相當一部分是左手倒右手。

  星空衛視的落地儘管要以本土化爲主,但數個頻道齊發,需要補充採購大量外部節目資源和節目版權,星空衛視和林氏影業的版權庫自然是個重要來源。

  星空衛視的落地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大的方向和規劃確定後,剩下就是手底下人需要忙碌的了,陶玉書就準備飛回香江。

  “林太!”臨上飛機之前,賴萬琴遞給了陶玉書一張報紙。

  羽田機場的書店有國際報刊,賴萬琴遞過來的是一份《波士頓先驅報》,不過是3天前的了。

  《BewaretheChineseCapitalTakeoverofHollywood》。

  偌大的標題放在頭版,極其引人矚目。

  翻譯成中文大概是《警惕中國資本入侵好萊塢》。

  陶玉書的嘴角露出一抹不屑的微笑,“這是惱羞成怒了?”

  《波士頓先驅報》八十年代曾輝煌一時,創下過最高80萬份的日銷量。

  可惜後來一路走下坡路,才被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收購。

  收購了《波士頓先驅報》後,默多克對這份報紙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也就是他所擅長的“下三路”打法。

  報紙的銷量在改革之後有所起色,但也多了個“雜耍新聞”的外號。

  同時,在新聞集團的幫助下,《波士頓先驅報》也擴大了海外發行渠道,這也是爲什麼陶玉書能在羽田機場看到這份報紙的原因。

  “您截胡了朝日電視臺,連孫正義都拉了過來,他惱羞成怒也很正常,但也僅限於此。”賴萬琴恭維着說道。

  陶玉書嘴角的笑容收起,嚴肅的說道:“新聞集團在美國已經有樹大根深之勢,哪裏是那麼好對付的?”

  默多克在美國深耕多年,手裏掌握了《聖安東尼快報》《波士頓先驅報》《芝加哥太陽報》《紐約》《鄉村之聲》《明星》等多份報刊。

  最關鍵的是,福克斯電視網如今已經隱隱有與美國三大電視網並駕齊驅的趨勢。

  如此強大的輿論矩陣一旦發力,美國林氏要承受的壓力必然會是巨大的。

  “這才驗證了您的高瞻遠矚啊,將索尼引爲夥伴,CBS等於成了我們的輿論武器。”

  陶玉書搖搖頭,“天真!”

  “CBS對我們的幫助終究是有限的,況且破壞永遠比建設要容易。”

  說完這話,陶玉書的目光望向窗外正在滑行的飛機,“打鐵還要自身硬啊!”

  再回到香江,時間已近七月盛夏。

  陶玉書到家時,深水灣道75號別墅內一片歡聲笑語,是杜峯帶着陳嵐在家裏做客。

  陳嵐現在懷孕7個月,挺着大肚子時不時的就要往嘴裏塞點喫的。

  “這麼能喫,真有可能是個小子。”她有些憂愁的說。

  鼕鼕過完了這個暑假就要進入中學階段了,才12歲的年紀,身高已經竄到了165。

  小時候圓滾滾的身材也瘦了下來,繼承了母親的優良基因,眉宇間已經有點帥哥的潛質。

  不過人雖然長大了,性格卻越來越叛逆,用林朝陽的話來說就是,整天招貓逗狗,像皮猴子一樣閒不住。

  小時候還能用棍棒教育那一套,現在年紀大了,挨幾下揍根本不怕,喫完皮帶甚至還敢得瑟得瑟。

  尤其是跟乖巧可愛的晏晏比起來,簡直就是人嫌狗厭。

  看着這麼個熊孩子,陳嵐現在對生兒子這件事極其抗拒。

  還是女兒好,女兒是貼心小棉襖,知冷知熱會疼人。

  “生男生女都一樣!”杜峯樂呵呵的說。

  陳嵐白了他一眼,覺得他是篤定了自己肚子裏的是兒子纔會這麼說。

  杜峯最近的心情很好,一方面是因爲陳嵐懷孕,一方面也是因爲亞歐的順利上市。

  3月15日,亞歐正式在聯交所上市,上市釐定股價爲3.4元每股,向公衆供股2.12億股,共計融資7.208億港元。

  上市當日,作爲港股少見的在中港合資私企,亞歐的股票受到了市場的熱烈追捧,股價一度衝破6元,最後報收5.2元每股,市值達到了55億港元。

  僅僅一天的時間,杜峯手中的股票價值便由18億暴漲到28億港元,比去搶銀行都快,自然讓他喜不自勝。

  好在這幾個月公司股價漲漲跌跌,他也逐漸從最開始的興奮與滿足中清醒過來,把精力投入到了正事上。

  這段時間裏,他一直在接觸香江的商超企業。

  他想做沃爾瑪那樣的購物廣場,但既沒有經驗,也沒有管理團隊和供應鏈,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找個師傅。

  恰好,香江的商超行業在這方面就有不小的優勢。

  如今香江本土的商超以惠康和百佳爲龍頭,惠康是怡和旗下牛奶公司的連鎖超市,百佳則是和記黃埔旗下屈臣氏的連鎖超市。

  不巧的是,這兩家企業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經佈局了內地市場,一個把目標鎖定在了廣東、一個把目標鎖定在了滬上。

  不過兩家企業在內地的發展速度都不算快,這也算是給了杜峯一個機會。

  “惠康態度不太積極,瞧不上我這小作坊。百佳方面倒是有點想法,可總想着空手套白狼,不想投資太多,又想佔股。”杜峯有些頭疼的說。

  “想找個師傅,總要交學費嘛。商超行業我雖然不太瞭解,但供應鏈管理必然是極爲重要的事,有他們的管理經驗可以借鑑總歸是好事。”陶玉書說。

  杜峯頷首說道:“道理我都明白。就是怕這學費白交了,他們的經營範圍只侷限於香江、灣島和東南亞,像內地這樣廣袤的環境他們也沒經驗。可惜,沃爾瑪不搭理我……”

  杜峯想找師傅,第一個瞄準的就是美國沃爾瑪、法國家樂福這樣世界頂尖的企業,可惜現在的跨國企業都傲着呢,連正眼都沒瞧杜峯一眼。

  他這才退而求其次把目光鎖定到香江的商超企業身上。

  他念叨了半天,無非是想讓林朝陽和陶玉書給他拿個主意,應該跟誰合作。

  “這種事你自己決定,我們幫不上什麼忙。”

  陶玉書的意見讓杜峯有些失落,這段時間他可是沒少扯陶玉書的虎皮,要不然也不會順利接觸到牛奶公司和屈臣氏。

  “那還是跟百佳合作吧。他們現在正在探索超級廣場模式,我在內地也搞一個試試水。”杜峯最後做了決定。

  喫過晚飯,杜峯和陳嵐兩口子離開了,林朝陽鑽進了書房,陶玉書得知他準備寫新書了,高興的詢問了幾句。

  “這本書準備寫什麼?”

  “寫建國前那二十幾年的事,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一羣人因爲不同的信仰而分道揚鑣,水火不容的故事。”

  林朝陽簡略的敘述了故事的中心思想,陶玉書沉吟着說道:“格局很大啊!”

  “光格局大沒用,還是要從細微處着手。我這幾天經常跟你大舅打電話,素材還是有點少。”

  陶玉書調侃着說道:“打電話不行,這種事得當面聊。你回去請他喫頓飯,讓他把部隊的那些老哥們都叫上,素材管夠。”

  林朝陽卻晃了晃腦袋,“素材太多也頭疼,就你大舅跟我說的那些事,有大半都不能寫。”

  “這簡單,回頭你寫出來了,把稿子交給我大舅,讓他去解決。”

  林朝陽笑着說道:“跟《高山下的花環》一樣是吧?”

  夫妻倆說了一會兒,林朝陽投入了創作之中,陶玉書則打算去馴驢。

  這兩個月她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出差,林斯言小朋友頑皮得緊,陶玉書幾乎隔兩天就會收到線報。

  不請家法是不行了。

  沒過一會兒,隱約有鬼哭狼嚎之聲傳到書房來,林朝陽輕笑一聲,無奈的搖了搖頭。

  七月初,香江媒體上突然出現了一則消息,明報企業有意收購南華早報集團。

  今年以來,關於南華早報集團易主的新聞幾乎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鬧得沸沸揚揚。

  股民和機構再聽到這個消息,多少都有點麻木。

  可這回消息的不一樣之處是在於,傳言的收購方是明報企業,實力那可不是一般的雄厚。

  背靠林氏影業,手中又有星空衛視這樣覆蓋半個亞洲的電視網,說明報企業要收購南華早報集團,首先從實力的角度來說,並不存在什麼難度。

  接着是收購意願和產業結構,明報企業如今穩坐香江傳媒業頭把交椅,要說缺什麼的話,肯定是英文報紙和邁向國際的影響力。

  南華早報集團旗下的《南華早報》恰好就能夠提供這種動能,這就形成了互補。

  最後是南華早報集團方面,雖然它背靠新聞集團,但今年以來壞消息不斷,先是傳出了母公司新聞集團負債率過高,又是大量外籍採編人員被挖角。

  這些還都是次要的,前段時間南華早報集團突然被曝出公司牽扯到了一筆高達數億美元的貸款,頓時引發了投資者們的激烈反應。

  連續不斷的壞消息,讓南華早報集團的股價跌跌不休,儘管期間似乎有大量資金托盤,但整體股價依舊不容樂觀,照比年初,已經跌去了四成。

  如今突然有明報企業意圖收購的消息傳出,南華早報集團的股價頓時有如瀕臨死亡的患者被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當天就上漲了3.5%。

  接下來幾天時間,先是有媒體記者致電明報企業詢問收購是否爲真。

  得到了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這立刻讓媒體們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幾家重要的財經媒體紛紛跟進報道。

  市場的熱情被徹底帶動起來,南華早報集團低位徘徊了兩三個月的股價終於支棱了起來。

  2塊8、3塊、3塊3……

  收購的利好刺激着南華早報集團的股價連漲了一個星期,即便南華早報集團方面早在第二天就闢謠說與明報企業並無接觸,依舊擋不住股民們的熱情。

  股價上漲,對於公司來說終究是一件好事。

  南華早報集團方面見闢謠後股民們依舊熱情,也懶得再闢謠解釋,就像被攤在案板上的鹹魚,不掙扎了。

  當然了,南華早報集團股價的飛速上漲不光是股民熱情,還有渾水摸魚的莊家。

  南華早報集團的護盤資金察覺出了不對勁,奈何人家莊家要拉昇股價出貨,他們總不能把股價再打下去。

  這一仗打的,明明賺了不少錢,可卻莫名的有一種憋屈感。

  半個月後,南華早報集團股價重回4塊8,這個價格創下了去年9月以來的高峯。

  可南華早報集團方面卻高興不起來,因爲他們清楚的知道,這不過是人家給公司造的一場勢。

  別說是他們,就連他們的大老闆,縱橫歐美未嘗敗績的新聞巨鱷默多克也無可奈何。

  7月25日,週一。

  明報企業董事局主席林陶玉書女士接受《明報》獨家採訪,迴應了市場最近有關於明報企業將收購南華早報集團的新聞。

  “我確實曾與新聞集團的默多克先生有過會面,不過大家也應該知道,那是因爲默多克先生希望求購星空衛視。

  至於明報企業收購南華早報集團,純粹是子虛烏有。”

  該新聞一經見報,南華早報集團股價直接來了個俯衝,許多股民高興了沒幾天,又帶上了痛苦面具。

  三天後,華章天地。

  作爲中環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即便換了個主人,但這裏每天繁忙依舊。

  梁伯韜乘着電梯來到頂樓,在賴萬琴的帶領下走進辦公室。

  “林太!”

  “伯韜!”

  陶玉書見到梁伯韜,臉上露出笑容,這場仗終於打完了,也該慰勞一下勞苦功高的戰友。

  她親自爲梁伯韜倒了杯茶,“開春新炒的碧螺春,嚐嚐。”

  “清香幽雅,沁人心脾。”

  這話的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梁伯韜的態度,陶玉書微笑着說:“回頭給你包點回去,朝陽朋友從浙江寄過來的,嚐個鮮。”

  “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閒話了幾句,兩人才聊起正事。

  陶玉書聯手梁伯韜狙擊南華早報集團股票,前後三個月時間,最後動用了近13億港元資金。

  以盈虧來算,是先賺後賠,直到最後這一波拉昇出貨纔回本並且賺了一筆,盈利達到了3.5億港元。

  以13億的資金規模坐莊,先期有心算無心,又動用極大的媒體資源,這個收益率着實不算高。

  主要原因是在於,陶玉書從戰略角度出發,在中期以不計成本的方式打壓南華早報集團的股價,逼得南華早報集團不得不動用資金護盤。

  雖然牽扯了對方的精力和資金,也把前期的利潤都吐了出去,並且還虧損了不少。

  在這件事上,陶玉書等於欠了百富勤和梁伯韜一個人情。

  “林太說的哪裏話。這次的事大部分資金都是林氏出的,我們只是跟在你身後敲邊鼓而已。

  況且百富勤去年的盈利也不過才8億港元而已,這場勝利的收益對我們來說已經是一筆大收穫了。”

  陶玉書卻堅持道:“一碼歸一碼。”

  說話間,陶玉書從辦公桌抽屜裏拿出一份文件袋,遞給梁伯韜。

  “這……”

  梁伯韜看了一眼文件袋裏的東西,有些意外,一時不知該如何作態。

  “林太,這不合適,我們已經賺到了利潤。”

  “沒什麼不合適的。這次的事你們百富勤出力甚多,也跟着擔了不少風險,如果不是因爲我的策略,應該還能多賺幾千萬。

  這些是你個人應得的,至於百富勤,未來也會有回報的。”

  陶玉書給梁伯韜的文件袋裏裝的是軟件銀行的無記名股票,價值300萬美元,算是酬謝他精妙的操盤和爲合作所冒的風險。

  成立六年時間,百富勤已經躋身香江十大證券公司行列,僅去年的營業額就高達54億港元,盈利8億港元。

  梁伯韜雖然身爲聯合創辦人之一,所佔股份卻並不多,僅爲8%。

  按照紙面財富計算他已經身價數億,但股票畢竟不能隨時變現。

  所以他的收入還是以薪水、獎金和分紅爲主,即便是在這幾年收入節節攀升的情況下,每年的收入也就在三四千萬港元之間。

  300萬美元相當於他近一年的收入了,這個禮物不可謂不大。

  關鍵是梁伯韜覺得在狙擊南華早報集團股票這件事上,他和百富勤已經獲得了應得的收益,再拿這些股票,實在受之有愧,以至於心中一時竟生出幾分誠惶誠恐之感。

  梁伯韜的心理活動陶玉書不得而知,但從他捏着文件袋的手指可以看出他正經歷着一場激烈的思想交鋒。

  這也是陶玉書想要看到的效果。

  梁伯韜和杜輝廉能用短短六年的時間便將百富勤做到年營收幾十億港元,躋身香江十大證券公司之一,確有其過人之處。

  而且認識這麼多年,陶玉書對梁伯韜的能力、人品也都比較信任。

  通過這次狙擊南華早報集團,她再次對資本武器的力量刮目相看。

  未來她手下的產業要想在國際上走的更遠,需要這樣一個在金融方面得心應手的幫手,梁伯韜是個值得拉攏的人選。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