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神圖

作者:坐望敬亭
林朝陽回燕京的目的是爲了採風,蒐集些寫作用得上的資料。

  他的新小說雖然有後世的電視劇作爲參照物,但小說創作和影視創作的最大不同就在於細節的呈現。

  電影、電視一個畫面就可以交代很多信息,可小說卻必須以豐滿、真實的文字細節取勝,尤其是那些隱沒在歷史中的細節。

  所以待在燕京的這段時間裏,他時不時的就會去騷擾一下那些經歷過民國、抗戰和解放戰爭的老前輩,對於豐富小說的細節,大有裨益。

  這天他到朝內大街203號大院拜訪陳荒煤,這院以前叫東四頭條5號,是專爲外國傳教士和學習漢語的外國人開設的華北協和華語學校。

  因而院落的建築風格可以說是中西合璧,典雅別緻。

  解放後這裏就做了文化部大院,歷任文化部的領導都在此居住。

  陳荒煤聽林朝陽談起小說的一些內容,有些擔憂的勸道:“你這部小說恐怕不太好發表啊!”

  林朝陽毫無負擔的笑着說:“先寫了再說,管它能不能發表,到時候你們這些老同志幫我說說情,問題不大。”

  “敢情你打的是這個心思。”

  在陳荒煤家待了快兩個小時,考慮到他身體不太好,林朝陽婉拒了陳荒煤留飯的邀請,起身告辭。

  出門就碰到了剛下班回家的廣電部田同志,廣電原來歸文化部管,現在雖說分家了,但職工們還多住在一個院裏。

  田同志一見林朝陽,表現的極爲熱情,聊了幾句,竟直接把他拉到了家裏。

  這會兒正是晚飯時間,文化部大院飄着飯菜的香氣,田同志家裏也正做着飯,他把林朝陽帶回來,還特地讓妻子加了兩個菜。

  “玉書同志沒一起回來?”

  “沒有,公司的事情比較忙,得過年才能回來。”

  “哦。”田同志點了點頭,又問:“合拍片的政策收緊,對你們林氏影業的影響大不大?”

  當領導的就是虛僞,政策你都執行完了,這會兒問有沒有影響,讓我怎麼說?

  “沒什麼影響。”

  從92年開始,內地和香江的合拍片變得越來越多,逐漸有濫觴之嫌,也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國內電影製片廠的製片業務。

  於是到了今年,廣電方面便收緊了政策,嚴格控制起合拍片數量。

  減少合拍片數量,對林氏影業確實沒什麼影響,陶玉書早就在燕京設立了公司。

  還是跟製片廠合作,無非是把合拍片變成內資片而已。

  “你們林氏影業的發展這兩年是越來越好了,連在好萊塢也站穩了腳跟。上次我跟玉書同志通電話,聽她說還要到美國去收購院線?”

  “院線是下游的獲利終端嘛。好萊塢的情況比國內要複雜,幾大製片公司不僅自身有院線業務,也跟三大院線深入綁定。

  在好萊塢,有很多獨立製片公司經營了很多年,但就是因爲不掌握終端渠道,所以始終要給大公司打工,又或者一直沒辦法發展起來。

  我們是外來戶,前期只能跟幾家大公司合作,讓渡出一部分利益,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聽着林朝陽的話,田同志緩緩點頭,“跟索尼影業合作也是這個緣故是吧?”

  “不錯。合縱連橫嘛,索尼影業在好萊塢也算是外來戶,比我們有錢多了,日子過的一樣不好受,就當是抱團取暖了。”

  “那院線的事有動靜了嗎?”

  “有家叫卡麥克的院線,它的影院主要分佈在中等規模的非城市社區。卡麥克院線目前在美國21個州擁有105家影院,1124塊銀幕。”

  聽到卡麥克院線的規模,田同志有些喫驚,“這麼多銀幕數?”

  “這在美國不算多,三大院線每一家的銀幕都是它的數倍。”

  “收購這麼一家公司不便宜吧?”

  “1.65億美元,54%股份。”

  儘管心裏有準備,可田同志還是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

  54%的股份就價值1.65億美元,等於一家全美僅第六大的院線就值3億美元,這比中國電影全年的票房收入還高了許多。

  九十年代的美國經濟如日中天,卡麥克院線在美國屬於鄉村院線,鄉村院線的運營成本相對較低,而且周圍也較少有替代形式的娛樂場所,所以院線的收益也相當可觀。

  林氏影業收購這家院線,給予了相當大的溢價空間。

  陶玉書把目光鎖定在美國農村地區空白的市場和日益興盛的電影需求而實現自身的發展,也可以避免在大城市中和既有的強勢力量進行競爭。

  既可以算是“農村包圍城市”,也可以算是一種“市場下沉”。

  未來林氏院線將會依託卡麥克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美國院線,陶玉書的理想是能夠佔有美國院線至少5%的市場份額。

  如此才能在跟好萊塢六大以及三大院線的談判中立於不敗之地。

  田同志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表述自己的心情,過了片刻,他才問道:“有了院線,林氏影業在美國可以算得上高枕無憂了。”

  “哪有那麼輕鬆啊。美國是現在全世界競爭強度最高的電影市場,那麼多的好萊塢大公司虎視眈眈,想衝破重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田同志笑着說:“我對玉書同志有信心。”

  接着,田同志又跟林朝陽打聽了許多林氏影業在美國收購院線的細節。

  田同志主管電影業務,自前年他主導了國內的電影改革後,原本一潭死水的電影市場被攪動起來,但形勢卻稱不上有多好,仍舊有許多的問題存在。

  其中就有院線的問題,目前國內的電影院直接由各級發行公司所把控,還沒有形成市場化的院線機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電影行業的市場化發展。

  喫過飯,田同志纔將林朝陽送出了門。

  滿燕京逛了一個月,感覺素材多的已經用不過來了,林朝陽他才安心下來,繼續創作小說。

  12月份,外面天寒地凍,小六部口衚衕裏的屋子裏溫暖如春。

  林朝陽早起在院子裏鍛鍊了十多分鐘,讓頭腦清醒清醒,喫過了早飯,正打算開始今天的工作,家裏的電話卻響了。

  電話是陶玉成打來的,說是陶希文回國了。

  “不走了!不走了!”

  林朝陽問是回家探親還是徹底回國了,陶玉成喜氣洋洋的回了這樣一句,又說道:“中午東來順涮鍋子去。”

  “好。”

  通過電話,上午寫了兩個小時,林朝陽便帶着保鏢出了門。

  一到冬天,東來順的生意總是好的出奇,幾乎每天傍晚都會排隊。

  中午這段時間能好點,人雖多,但總有位置,陶玉成也是知道這個規律,才把時間選在了中午。

  林朝陽幾個月在美國時還見過陶希文一面,再見面也沒太大的感覺,但陶家老兩口和陶玉成夫妻倆卻格外激動。

  喫飯的間隙,林朝陽問:“回來打算乾點什麼?”

  “還沒想好。”

  陶希文回答的很實在,他在斯坦福學的是計算機,回國肯定也是要從事相關專業,只是一時還沒有個方向。

  碩士期間他在惠普實習了半個學期,畢業後又工作了快半年,才下定決心回國。

  “可能做軟件吧。”陶希文又說了一句,不過語氣並不堅定。

  如今的互聯網方興未艾,國內也是今年剛剛接入國際互聯網。

  許多從事相關專業的人士都覺得這玩意很好,但對於如何產業化,所有人卻都沒什麼頭緒。

  但計算機軟件這一行就不一樣了,從六十年代以來已經逐漸形成了規模化產業,國內也是從八十年代末就有了WPS這樣的開創性通用軟件。

  以後國內甭管是計算機還是互聯網,要發展都離不開軟件的支持,走這條路子總體肯定是沒錯的。

  “你大姑的公司元旦馬上就要上線一個亞太新聞網,你要不要去試試?”林朝陽問。

  早在幾年前,明報企業就已經成立了自己的網絡新聞出版物《亞洲新聞摘要》,這幾年已經在全世界累積了近15萬名用戶。

  而這15萬名用戶,其中接近98%都是在1993、1994年這兩年獲得的。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爲在1993年美國互聯網出現了一個堪稱偉大的發明——Mosaic瀏覽器。

  這款瀏覽器可以讓用戶通過圖形化界面便捷訪問的網頁內容,極大的降低了互聯網的使用門檻。

  直接刺激了互聯網用戶的增長速度,加速了互聯網的普及,讓美國的互聯網用戶數在短短兩年時間裏突破了千萬。

  明報企業通過《亞洲新聞摘要》所獲得的這15萬名用戶看起來似乎並不多,卻很有可能是傳統媒體數字化的重要火種。

  爲了這些用戶,明報企業付出的是每年上百萬港元的運營成本,而這些成本哪怕在現在,也完全看不到任何回本的可能。

  今年年初,默多克拋出南華早報集團這個誘餌,讓陶玉書垂涎不已。

  但她最後還是在林朝陽的勸說下放下了這個執念,其中有個重要原因,就是陶玉書認可了林朝陽關於未來傳統媒體數字化趨勢的看法。

  《亞洲新聞摘要》一轉眼也馬上運行快四年了,Mosaic瀏覽器的出現降低了上網門檻,美國硅谷的互聯網概念正熱,陶玉書也決定了試水互聯網新聞領域。

  亞太新聞網就是一次大膽的嘗試。

  “我想自己做點事。”

  陶希文態度堅定的拒絕了林朝陽的好意,陶玉成拍了一下他的腦袋,“臭小子!不知道天高地厚,你大姑那麼大的公司不夠你施展的?”

  林朝陽笑着擺了擺手,“他願意出去闖就去闖闖嘛,年輕的時候不闖什麼時候闖?”

  陶希武十分羨慕大哥的待遇,“哥,你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你以爲你哥跟你一樣,胸無大志?”

  他的話剛說完,就被親媽制裁了,區別待遇不要太明顯。

  “我胸無大志?你們看着吧,再過十年,我就是下一個章藝謀!”陶希武氣勢十足的說。

  “學錄音的也當導演是吧?”

  “那怎麼了,章藝謀還學攝影的呢。”

  歡迎陶希文回國的聚會在說說笑笑中結束,回家的路上,天上飄起了雪花,天空變得霧濛濛的。

  回到家的下午,林朝陽聽來做客的祝偉說,張暖心罹患了癌症,張暖心是李拓的愛人,也是國內知名導演。

  翌日上午,林朝陽來到北醫三院。

  李拓見他到來,有些意外,“你怎麼來了?”

  “我說你這段時間怎麼沒露面呢,這麼大的事也不說一聲。”

  “嗐!說了又能怎麼樣?無非是徒增煩惱。”

  李拓的哀傷只在林朝陽面前表露了一瞬,進到病房裏,他立馬換上了笑臉。

  “暖心,你瞧誰來看你了!”

  患病中的張暖心臉色蒼白、疲憊,見到林朝陽來探病,她勉強撐起笑容。

  林朝陽看張暖心狀態不好,沒有在病房久坐,李拓送他出醫院,兩人聊了幾句病情,並不樂觀。

  “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林朝陽指的自然是經濟上的幫助。

  李拓搖搖頭,他和張暖心的小家庭在燕京算是條件殷實的。

  “有報銷,暫時還負擔得起。”

  兩人正說話的時候,又有人來探病,李拓只得去招呼。

  他平日裏的好人緣,在這一刻似乎變成了張暖心的一種負擔。

  臨近聖誕,又靠着元旦,林朝陽打算飛回香江陪陪老婆孩子。

  兩個孩子見到他興高采烈,陶玉書也難得抽出一天時間和林朝陽一起陪着孩子們玩了一天。

  路過太古城一樓時,林朝陽的眼神被一個五彩斑斕、充滿時尚氣息的招牌所吸引。

  泡泡瑪特!

  陶玉墨接手玉郎機構後的第一件大事是給公司改名,第二件大事就是投資2億港元搞了泡泡瑪特。

  不過泡泡瑪特的建立與一般的動漫周邊業務有很大的不同,它相當於是從無到有打造IP,不僅需要招攬大量具有卓越才能的設計師,對供應鏈公司的要求也比以前嚴苛了很多。

  因此直到11月份,香江第一家泡泡瑪特才正式營業。

  爲了在一開始就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陶玉書甚至把泡泡宇宙現有的周邊業務和泡泡瑪特了個做徹底的切割,連門店都是獨立的。

  在太古城一樓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嶄新開業的泡泡瑪特佔地近3000呎可謂奢侈。

  店內設計風格簡約,顏色均以淺色調爲主,其中陳列架並不多,反而是設置了幾個裝置區,視覺效果極佳。

  也因爲這個原因,一下子使得這家店鋪在太古城一樓變得鶴立雞羣起來。

  此時裏面站了不少購物的顧客,看起來生意不錯。

  “爸爸,我們進去看看吧。”晏晏一看到泡泡瑪特,就有些走不動道了。

  一家人走進泡泡瑪特,林朝陽立刻就能感受到這裏與原本的玉郎ACG的不同。

  玉郎ACG的商品都是圍繞着公司的漫畫作品所打造的,港式風味濃郁,但泡泡瑪特的所有產品卻都是全新的、獨一無二的。

  哪怕是與泡泡宇宙現在的動漫IP做聯名,也是完全不同的,風格更加精美、年輕化的產品。

  就比如晏晏手中拿着的《美少女特攻隊》的聯名款卡片盲盒,材質由原本的普通塑料換成了ABS材料,林朝陽還看到了店內的宣傳冊上特意強調了材質是“樂高同款”。

  展示用的卡片圖案印刷質量似乎也比原來的版本精美了許多,看起來花了不少心思。

  “爸爸,你看,這個玩偶叫Molly!”

  晏晏抱起怡和有着湖藍色眼睛,金色捲髮的可愛玩偶,給林朝陽介紹道。

  當然了,介紹不是重點,重點是讓老父親付款。

  林朝陽立刻就get到了女兒的意思,“買!”

  晏晏的笑容無比燦爛。

  泡泡瑪特在開業第一年,推出了一共2個系列、10款卡通形象,定價照比原本的周邊定價要高了兩三成。

  但這個價格反應到質量上,是物有所值的。

  這些卡通形象每年都會進行更新,那些不受歡迎的形象會直接停產,然後在一兩年後根據情況小規模生產一批。

  還有那些太受歡迎的卡通形象,也得減少產量,主打的就是一個“宏觀調控”。

  林朝陽聽陶玉書聊了一些泡泡瑪特的經營策略,感覺陶玉墨是真打算要把這玩意幹成菠菜啊!

  太古城的店是泡泡瑪特第一家門店,開業一個多月營業表現相當亮眼,幾款聯名了泡泡宇宙旗下知名動漫IP《美少女特攻隊》《玩具總動員》《中華英雄》的產品銷量都很好。

  雖說在一定程度上搶了自家周邊店的生意,但誰讓周邊店的戰略地位沒有泡泡瑪特重要呢,註定是要被犧牲的。

  另外泡泡瑪特自有IP的產品銷售額也很不錯,整體的毛利率高達64.5%。

  這個毛利率已經很高了,但按照陶玉墨對這項業務的投資和期許,不僅是短時間內見不到任何利潤,還要拖累泡泡宇宙的整體財務表現。

  對於泡泡瑪特來說最大的支出並不是產品,而是營銷。

  僅僅是在香江,過去3個月時間裏泡泡宇宙就爲泡泡瑪特投入了超過600萬港元的營銷費用,

  按照泡泡宇宙的預估,泡泡瑪特在香江的首店每年的營業額也就在1200萬港元左右,這幾乎可以說是賠本賺吆喝了。

  其中最貴,也是最成功的一次營銷,是陶玉墨親自策劃的,就發生在前幾天。

  這周《明報週刊》封面用的是張曼玉,照片中的她身穿身穿米色風衣,斜挎揹包,打扮清麗、成熟,灑脫隨性。

  她蹲在地上,目光明亮而赤誠,充滿了憧憬的望着櫥窗裏的商品,就如同小女孩望着心愛的玩具。

  她望着的正是晏晏剛纔拿在手裏的Molly。

  張曼玉年過三十,打扮的也成熟,偏偏她的氣質和笑容又有幾分幼態,照片高光拉滿,將她身上那股純情與慾望交織放大到了極致。

  這張封面照片一出,堪稱封神。

  直接帶動了這一期《明報週刊》銷量上漲了35%,還引來了許多報刊的轉載,用後世內娛的說法就是“火出了圈”。

  這張神圖在爲張曼玉狂吸了一波顏值粉絲的同時,也在讀者和粉絲的心裏種下了一個疑問,那就是張曼玉當時看到的究竟是什麼,竟讓她有那樣的反應。

  在照片中,櫥窗中的Molly是虛化的,只能看到個大概。

  在一些媒體的引導下,讀者和粉絲心中的這個疑問被無限放大,陶玉墨讓媒體們足足溜了大衆三四天,直到把大衆的好奇心釣在了最高處,才揭開了廬山真面目。

  接下來的幾天就簡單了,“泡泡瑪特”和“Molly”這兩個名字成了香江社會最火熱的新聞之一。

  恰好最近又趕上聖誕節,直接讓泡泡瑪特得業績直線飆升。

  在這場別出心裁的營銷裏,張曼玉是友情客串,一分錢沒花。

  但爲了調動媒體資源,陶玉墨可是足足掏了近兩百萬港元。

  不過再貴也是值得的,一張神圖讓“泡泡瑪特”和“Molly”這兩個名字火遍了香江,也讓泡泡瑪特收穫了上億港元的品牌價值。

  當然,這個數字是廣告代理公司事後預估的。

  “滬上、臺北、新加坡、東京、大阪、漢城……”

  陶玉書數着陶玉墨給泡泡瑪特制定的規劃,兩年之內要落地整個東亞、東南亞的重要城市,接下來再用3年時間佈局歐美。

  目前,灣島和新加坡的門店就快開業了。

  “這丫頭可真能折騰,上回我來談事情的時候這裏還沒開業呢。”林朝陽說。

  陶玉書也有些感慨,“這丫頭確實有股瘋勁,要麼不做,做就做到極致,也不知道這項業務最後能發展的怎麼樣。”

  “開局就表現的這麼好,不會有問題的。”

  夫妻倆說着話,兩個孩子已經在店裏逛了好幾圈,哪怕人流擁擠,也興致不減。

  手裏的東西很快就拿不下了,連林朝陽和保鏢都不得不當起了購物車。

  最後一結賬,2555塊!

  好傢伙,當真是銷金窟!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