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將軍莫不是走錯門了?
她擔心,舅舅受到羞辱。
她自己丟臉不要緊,要連累舅舅和魏家一起丟臉,她覺得愧疚。
大姐變得焦慮,唐洛洛穩穩地抓住她的手,說,“大姐,你怎知謝尋是真的醉了?”
唐令儀一愣。
唐洛洛說,“像他那樣見識過世間百態的人,大姐覺得,他會輕易被灌醉嗎?”
誰誆誰還不一定呢。
“洛洛你是說……”唐令儀怔住了。
唐洛洛笑笑,“總歸,大姐和謝尋是有緣分的。”
過程不重要。
重要的是結果。
而且,大姐覺得對不住謝尋,說不準謝尋只是將計就計呢?
果然是城裏套路深啊!
有洛洛這話,唐令儀倒是放心不少,舅舅……應該不會被趕出來了吧?
此時。
魏與澤帶着車隊,招搖過市。
這陣仗,在路上引起了不少百姓瞧熱鬧。
大家都在猜魏將軍要去哪家送禮。
直到車隊停在了謝府門前。
謝家守門的小廝見狀,立即上前道,“這位大人是魏,魏將軍?不知將軍爲何將隊伍停在了我們謝府門前?”
小廝並不認識魏與澤。
不過車隊上打着‘魏’字的標識。
京城裏只有一家姓魏的將軍戶。
小廝盲猜,來的是柱國將軍府魏家。
魏將軍翻身下馬,“煩請進去通稟一聲,魏某前來說親!”
“說,說親?”小廝詫異的看了眼車隊,“將軍莫不是走錯門了?”
“沒有走錯。”魏與澤道,“謝尚書可在府中,還請告知尚書大人,魏某想與謝尚書結一門親。”
小廝聽清了,不敢再耽擱,連忙守門的同伴進去稟報。
“魏將軍請稍後。”
小廝恭敬道。
謝母聽到消息,還以爲自己聽錯了,“你說誰要上門說親?”
“夫人,是魏將軍……不是要,魏將軍已經來了,人就在門外。”傳話的下人說。
魏家,來說親?
謝母驚詫不已,“魏家那兩個外甥女,跟我們可是結過樑子的,你確定你沒看錯?”
嘴上質疑着,腳下卻忙往外走。
魏家可是柱國將軍,門第比謝家高多了,這等殊榮,魏將軍親自上門,即便不是來說親的,她身爲當家主母,也該好好招待纔是。
“小的親耳聽到,魏將軍親口說是來說親的,定不會看錯。”小廝跟緊道。
一出門,就碰到了匆匆趕來的謝薇。
“母親,聽說魏家人來我們家了?”
她一上來就問。
看到謝薇,謝母突然頓住了,她頓時福至心靈,“是啊,薇薇,你現在趕緊回去,挑身新衣裳換上,再好好地梳妝打扮一番,務必要讓人眼前一亮!”
謝薇沒明白,“母親,我已經梳洗過了。”
她低頭看了看自己,今日選了身水紅色的裙子,不夠眼前一亮嗎?
而且,魏家人來,爲什麼要她重新梳洗?
有必要這樣隆重嗎?
謝薇因與唐家姐妹鬧過矛盾,唐家姐妹又住在魏家,就連她兩個哥哥,都被唐家姐妹迷惑!
所以連帶着,她對魏家的印象也不是太好。
讓她盛裝打扮去見魏家人,她不樂意。
謝母卻推着她,“你聽母親的,快去!一定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啊!”
謝薇扭扭捏捏,“母親,你推我做什麼!魏將軍即便登門,也是來找父親的,跟咱們有什麼關係!”
“誰說跟咱們沒關係。”謝母白了她一眼,“你知道魏將軍是來幹什麼的嗎?他是來說親的!”
謝薇愣住。
“說親,你說咱們家,除了你,還能跟誰說親?”
謝母戳了戳她腦門兒,教育道,“你趕緊,梳洗打扮,把你最貴重的首飾都戴上!”
謝薇似乎後知後覺的懂了,“母親你是說……魏將軍是來向我說親的?”
她心跳砰砰兩下。
母親一直希望她嫁入高門,這就要實現了嗎?
“可是母親……”謝薇似是想到了什麼,皺起眉頭道,“魏將軍他不是定親了嗎,怎麼還能……”
“你啊,你腦子是被首飾壓垮了嗎。”謝母狠狠地戳她額頭,“魏將軍與欣然郡主定了親事的,他怎麼可能是爲自己前來說親。”
謝薇被戳的腦門兒疼,她一邊躲一邊嘟囔,“那他是爲誰啊?”
“魏家並無與你適齡般配的兒郎,想來也只有魏將軍的外甥,那唐家二郎了。”
謝母氣定神閒道,“唐家雖說是落敗了,但唐家姐弟卻還有魏家撐腰,唐二郎又是當朝探花郎,文采不凡,我還聽你父親誇過他呢,若魏將軍當真是來爲唐二郎說親的,想必你父親也會同意的。”
“唐家二郎?”謝薇臉上露出了點女兒家的嬌羞。
她曾在別人家的宴席上,見過這位唐家二郎。
當時雖沒打過照面,但她卻記得唐二郎溫文爾雅的樣貌。
她嚕嚕嘴,唐二郎雖沒了家世,但他自身條件不差……
如果是他說親,謝薇倒也能勉強答應。
“此事,全憑母親和父親做主。”謝薇語態嬌羞的說。
謝母笑着說,“所以,你要不要去仔細打扮一番,再去見魏家人?”
“女兒這便去。”
她當然要,給魏家人留個好印象。
聽說唐二郎同他母親在外面買了宅子,隨時都可以從魏家搬出去。
莫非,那宅子就是買來給唐二郎成婚用的?
想着,謝薇忍不住臉頰微紅。
她紅着臉退去。
謝母是瞭解女兒的。
女兒這樣,說明對唐二郎的印象不錯。
並不反對唐二郎說親。
否則以她那被慣壞的倔脾氣,但凡換個她瞧不上的,當場就得翻臉。
哪還肯乖乖去打扮自己。
“可有通知老爺?”謝母又問小廝。
小廝道,“已經着人去稟告老爺了。”
謝母點點頭,然後心情極好的去見客。
“魏將軍。”
那頭,謝尚書已經快步到了門口,見門外的魏將軍,他頓時笑臉相迎,“是什麼風把魏將軍給吹來了,以往我請你過府喝茶下棋,你都要推辭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