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保險業的新生
經過了一個月的審理,案件已經水落石出。
包括段安生等多名保險公司負責人,心生邪念,設計陷害張小蠻。
他們買通了代號胡狼的社會人士胡強。
胡強購入了一袋粉末放於張小蠻車內,又投毒到張小蠻的杯子中,未遂。
經過審理認爲,段安生、胡強等人,犯誹謗罪、非法持有*品罪等罪名,分別判處無期徒刑、有期徒刑12年,至有期徒刑1年等不等,並處罰金。
看到這些惡人受到了懲罰,百姓們歡呼雀躍,對付這樣的人,就應該重典。
這是個單獨的案件,宣判過後,案子就算是結束了,這些人,也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惡人懲戒完了,
這一個月來,國家督導組已經進行了很多項的查處。
共取締違規保險公司3家,發出整改通知單12份。
這當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新條例的出現。
由督導組牽頭,銀保監會發布了《保險行業改革暫行辦法(草案)》,其中規定,不允許再出現模棱兩可的保險條目,不允許以欺騙、虛假宣傳等手段,欺騙客戶簽署保險。
除正常的車險、醫療保險之外,其他理財、分紅性質的保險,必須要書面告知每年的收益情況,幫助客戶正確理解收益。
而且儲戶不滿意後,可於一定時月後全額退款(只享受部分收益),保險公司不得設置退款障礙。
銀保監會還設立監督舉報專線,發現保險業有違規現象,可以隨時投訴。
另外還有信譽熔斷機制,當一家小型保險公司,一年內因爲違規被處罰超過3起,即進行風險監控,並在簽訂合同時,對客戶進行風險提示。
如果年度違規超過6起,則吊銷營業執照,此條目僅針對違法合同,如果發生正常保險糾紛官司,則不影響。
大型保險公司的熔斷數目會相應增多。
這相當於給全國的保險公司,都套上了一個緊箍咒,以往保險業躺着割韭菜的時代結束了,現在必須正規起來。
哪怕用戶被欺騙着簽了不合理的合同,現在只需要打電話舉報,審查屬實後,用戶都不用去打官司,銀保監會就強制企業退款或賠付。
原則上,保險公司與用戶之間的糾紛,以保護用戶爲主。
當然,這裏的條款,也對購險者設定了惡意騙保、惡意退款行爲的限制,保護甲乙雙方利益。
目前此草案,已經在向全社會徵集意見,很快就會實行了。
“好!”
百姓們看到這樣的處理意見,當然歡迎。
總算等來整治保險行業了,如果之前就有這樣的條例,怎麼還會有每年那麼多糾紛事件。
闕霞、維權母子等人的事件,也許就不會鬧得人盡皆知,張小蠻也就不用花大力氣,免費給大家做科普節目了。
這就是一次民衆倒逼官方作出改革的事件,以民衆獲勝而告終。
這樣大家以後就不用太擔心買保險被騙了。
但這條草案出來後,保險公司就一片哀嚎,感覺天都要塌了。
他們一個個都不服,希望草案不要實施,並且通過各種手段,想要上面撤回決定。然而民意不可違,全國大部分百姓都支持的整改措施,可不會因爲某一小撮利益團體的反對而撤銷。
在草案意見徵集階段,各方都展開了廣泛討論。
有很多職業的媒體人或者評論員,都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正方認爲,保險業規範勢在必行,現在的陣痛,都是以前姑息造成的,長痛不如短痛,以後規範起來,也就好了。
反方則認爲,這是毀樹掘根的行爲,這麼一實施,保險公司將大規模倒閉,以後百姓要買保險都要排隊限號了。水至清則無魚,這樣肯定是不對的,應該實施更加溫和的方案,建議給個10年20年,來慢慢過渡。
現在正反雙方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的不可開交。
有記者就來採訪張小蠻,詢問他的意見。
大家都認爲張小蠻肯定是支持正方,那都不用想。
張小蠻確實支持正方,但他和那些評論員的看法卻有所出入。
他認爲,草案實施後,保險業並不會凋敝,反而會迎來新的機會。
“爲何這麼說?”記者納悶的問。
“你想想,保險公司之前的運行模式,是不是要想方設法買保險。沒人買,他們就僱傭了很多業務員,用欺騙,用忽悠等方式,讓人買保險,最後購險者吃了個大虧。然而這加劇了人們對保險業的不信任,買的人少,保險公司就要加大宣傳,招聘更多的業務員來推銷,這樣無形中就大幅提升了成本,而提升的這些成本,就會轉嫁在購險者的頭上,從此形成了惡性循環。”
“但是,”張小蠻話鋒一轉,“等新規則實施了,保險條目都透明瞭,那些需要保險的人,也都放心的購險,基本都是主動來找保險公司。那麼保險公司就不用再像以前一樣,大規模的營銷,大批的僱傭業務員,這樣成本降低了,利潤自然也會多出來了,更何況還有車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這些比較固定的險種,保證他們的營收。雖然保險公司的收入可能會暫時降低,絕對不會大規模倒閉,這反而是讓保險行業大洗牌的好時機。”
這下記者也聽懂了,真正牛的企業都是抓住機會,新的方案,就意味着新的模式,保險業不會消失,只會淘汰一些垃圾保險公司。
這個採訪節目播出後,竟然引發了不少觀衆的共鳴,這麼想想,張小蠻說的也確實有一部分道理。
如果保險條目都透明瞭,而且購險者維權容易,可以輕鬆拿回初始資金,有了這些保證,那大家買起保險來,沒有後顧之憂,會讓人們根據實際需要,來毫無顧忌的購買保險。
張小蠻畢竟是名人,他的這則採訪播出後,真的引發了一些人的共鳴。
不光百姓覺得他說的有道理,一些保險公司,也聽進去了。
他們馬上開始改革,開始精簡人員,開始培訓員工的服務意識,準備在新規則實施後,就開始搶客戶了。
很快,這則保險業的暫行管理辦法就開始實施了。
初期幾天,確實遇到了一些混亂。
但隨後在銀保監會的多方協調下,保險公司和用戶,都漸漸的找到了契合點,開始穩定下來。
保險公司發現,他們再也不用揹負罵名了,由一個欺騙起家的企業,變成了一個服務型企業,每個業務員都微笑迎接客戶,客戶心情好了,下單也多了。
少了大批業務員,和宣傳費用後,成本大幅降低,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業務量下滑帶來的影響,讓幾個大型保險公司都度過了艱難的初期,居然盈利也沒有太差。
草案試運行半個月後,社會各界對於保險業居然有了稱讚之聲,從原來的貶低不信任,到現在的歡迎,中間只是因爲一條暫行辦法。
可見之前保險業亂象,反而是妨礙保險業發展的枷鎖,現在枷鎖解除,保險業沒有倒閉,反而煥發出了勃勃的生機,這是大部分人之前都沒有想到的現象。
現在大家就知道了,保險業改革是件好事,早就該怎麼改了。
同時,百姓們也記住了這次改革的推動者之一,也就是張小蠻。
沒有張小蠻的大力推動,不斷引導輿論,保險業估計還會是以前那種混沌狀態。
到底是奇葩剋星,這次他把整個奇葩的保險行業都給整治了,大家對他的佩服,就又多了一成。
此次保險行業的整頓,張小蠻確實居功至偉,因此係統給他發來了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