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向諸子百家的邀請(上)

作者:旅行的土撥鼠
百家司是大秦新設立的部門,從人員架構、職能配置到權責劃分,都要從有到無進行規劃配置,在某些國家,搞個一年半載也未必能搭建起來,但大秦只用了一個多月,百家司就已具規模。

  這辦事效率,後世某些國家看了都會羞愧!

  百家司的辦公地是原嫪毐府邸。

  呂不韋和嫪毐死後,府邸都被嬴政收回,呂不韋的府邸成了袁白的國師府,嫪毐的府邸則被用於百家司辦公。

  嫪毐是趙姬男寵,由於其底子厚、技術精,深得趙姬寵愛,所得賞賜豐厚異常,其府邸修得又廣又豪,在咸陽城中位列第三,僅在咸陽宮、呂不韋府邸之下。

  家中童僕賓客多至數千人,投奔而來求官求仕的賓客舍人也有千餘人。

  這要沒個大點的地方,能住得下這些人?

  此時,袁白正和李斯在嫪毐修建的花園中散步。

  李斯是袁白特意從嬴政那要來給他充當副手。

  他手下沒啥管理型人才,像掩日、玄翦、鸚歌、墨鴉、白鳳這些人,管個“羅網”或許還行,但要管理百家司這種機構,能力不足。

  不找個李斯分擔分擔事務,難不成事事親爲?

  他是要借大秦之力爲自己辦事,又不是真要當大秦公僕!

  李斯道:“先生,我司已初成,下一步該當如何?”

  他並未稱袁白“國師”或“掌司”,而是以“先生”稱呼袁白。

  袁白未答反問:“你覺得下一步該做什麼?”

  李斯道:“學生以爲首在立威!”

  “怎麼講?”袁白轉頭着李斯。

  李斯繼續道:“我司之所以設立,是因諸子百家持文亂法,以武犯禁,不服王化,依仗個人勇武行不法之事,方有我司問世管理約束諸子百家。既然是管理約束,首要自然在立威,只有立威震懾,讓諸子百家看到我司的手段、決心,纔會敬畏,從而聽從我司管約。”

  這是典型的法家思想,暴力、重刑,以嚴苛殘酷的刑罰使人不敢犯事,從而達到治理的效果。

  袁白道:“你認爲我向大王提議設立百家司是爲何?”

  聽到袁白的問題,李斯一愣,他剛纔的話中不是說了嗎?

  是因諸子百家持文亂法,以武犯禁,不服王化,依仗個人勇武行不法之事,方設立百家司管理約束諸子百家。

  而且,這話可是你在朝堂上自己說的!

  袁白道:“你是不是在想我爲什麼要問這個問題?這問題在你剛纔的話中不是說了嗎?原話還是我自己在朝堂上說的。”

  “但你不記得在這番話前,還有一番話。”

  李斯猛地記起,在一個多月前的朝堂上,袁白還說過一番話:他要召集百家之人,以爲大秦效力!

  “我的目的不是除去百家、限制百家,而是要讓百家各展其能,各施其力,爲大秦效力。對大秦有利的百家,不應將之除去,反而要鼓勵其發展,讓他們能更有利大秦。當然,對大秦抱有敵意、不利於大秦的百家,才應當除去。你明白了?”

  李斯向袁白一揖,“學生明白了,管理約束不是先生的目的,以之爲用纔是!”

  “沒錯。”

  袁白點了點頭,“不過,你說的也對,要管理約束諸子百家,須得立威,但這個立威不是在前,而是在後,你將順序反了。我準備邀請諸子百家中人過來,共同立下規矩!”

  李斯道:“先生之意是先與諸子百家定下規矩,言明律法,之後若有犯法者,再依法而行?可先生出於好意,百家中人卻未必領情,有些諸子百家未必會來!”

  袁白道:“我邀請他們,他們不來,事後再有怨,那就是他們的問題。”

  聽到這,李斯已徹底明白了袁白的意圖,這位是要給諸子百家定規矩,讓諸子百家按他的想法發展,順從者將獲大秦扶持,有更好的發展機會,而不順從者,若違反規矩,將受嚴懲。

  不過,李斯還是覺得管束諸子百家哪用得着如此麻煩,直接強兵壓境、以嚴法約束,不服大秦命令者,不爲大秦做事者,統統滅之。

  幾日後,一份邀請從百家司傳出,快速傳向大秦各地。

  此邀請一出,立即引起軒然大波!

  這邀請是面向諸子百家所有的學派,請他們派人前往咸陽百家司參加什麼第一屆諸子百家代表大會,共議百家之未來。

  會議的日期爲下月中旬,也就是一個半月的時間給他們準備。

  邀請很快從秦國傳到了諸子百家各個首領手中。

  太乙山,道家天宗駐地,天宗掌門赤松子,以及天宗六位長老正聚於一處竹林當中。

  陽光自林葉間落下,清澈明淨,伴着微微清風,充滿自然道韻。

  “這是剛從山下傳回的消息,諸位都看看吧。”

  赤松子將手中一張皮卷鬆開,自動飛到位於其右首的一位長老面前。

  這長老看了一眼,衣袖一揮,皮卷又飛向另外五人。

  待所有人將皮捲上的內容看過,赤松子問道:“諸位有何看法?”

  一長老道:“我認爲不該去,這也許是那位大秦國師設下的陰謀!”

  坐於他身邊的長老搖頭道:“應當不是,除非他要與所有百家爲敵,不然不會設下陰謀,那位大秦國師可能真是有事要和百家商議。”

  最先發聲的那位長老皺眉道:“我天宗在山上修道,向來不問塵事,能有何事與他商議?”

  “此事不在於我等如何認爲,而在於別人,我等在山上修道,自問未嘗理會過凡塵俗事,但那位大秦國師未必如此認爲!”

  這時,另一長老突然出聲道:“我們去不去還要商榷,但我想人宗肯定會去!”

  一聽到“人宗”二字,林間一下安靜下來,似乎這兩個字帶着奇異的魔力。

  天宗、人宗,與這世界道家的歷史有關。

  這世界的道家起源於遠古的隱士傳統,創始人老子於函谷閉關著曠世之作《道德經》,主張以自身修煉達到萬物融合的至高境界。

  五百年前,陰陽家脫離道家,劍走偏鋒,自成一派,追求天人極限;而在三百年前,因爲對“道”的理解不同,道家又分裂爲天宗、人宗兩派。

  天宗認爲修煉大道就應該無我,融入天地,萬物忘情所以無情;而與天宗的萬物忘情所以無情相反,人宗的思想爲衆生一視同仁,沒有貴賤之分。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恨,這三百年來,天、人二宗爭鬥不休,爭奪的焦點便是那把祖師傳下的鎮門之劍“雪霽”,雙方約定每五年比試一次,勝者即可執掌“雪霽”。

  但這種因教義思想而起的爭鬥,哪會侷限於僅僅爭奪“雪霽”?

  說不服彼此,又想讓對方閉嘴,自然只有把對方肉體消滅,讓對方從肉體上閉嘴。

  這三百年裏,天宗、人宗各有弟子因這爭鬥而死,雙方間不知產生了多少恩怨是非。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