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儒家顏路、墨家荊軻(第五更!)
其一進來便向袁白一禮,“儒家顏路見過大秦國師!”
袁白看到顏路,只有一種感覺,像看到了一團無形渾圓的棉花球,從哪個方向打過去,都會無處着力。
他評價道:“君子無爭、含光無形、坐忘無心,了不得!”
顏路不喜不憂,不卑不亢地回道:“當不得國師如此稱讚。”
袁白道:“荀老夫子可好?”
顏路道:“師叔身體安康,能喫能睡,一切安好,在來前,師叔還曾提到國師。”
“荀老夫子是如何說的?”
“伏念師兄收到國師邀請後,曾去詢問師叔……”
顏路將荀子、伏念間的對話原原本本講給了袁白,絲毫未有隱瞞。
聽完後,袁白心中感嘆:“就算是在這個世界,荀子也不愧爲一代奇人,眼光之遠、感覺之銳,果非凡人!”
袁白道:“那你認爲我會對儒家做什麼?”
面對袁白的詢問,顏路遲疑了下,而後回道:“國師應當是想糾正我儒家某些人的想法。”
袁白又問:“那你覺得儒家是否該改變?”
顏路道:“應當改變,這些人雖爲我儒家弟子,但已偏離儒家之道。儒家以‘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這些人看似同樣持有此念,實則並非如此,他們所想乃‘自身爲貴,其餘在後’,更曲解孔孟先聖文章,以爲他們佐證。”
的確如此,孔子、孟子的文章,原本是何意不重要,只要能符合他們利益纔是對的,因此死摳字眼、硬性解讀,被某些人玩出花來了。
某些註解能讓孔老夫子從棺材裏跳出來打人!
想春秋之時,孔老夫子那麼大個壯漢,孔武有力,擅長掄語,可等到了大慫後,儒家弟子百分之九十九都成了弱雞,六藝拋的只剩下“書”,至於“禮”,連臉都不要了,還要個屁的禮!
“國師要我儒家改變,其實……“
顏路停頓了下,方繼續說道:“是擔心我儒家成爲君王手中工具,儒家原本如何,在君王手中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符合君王所需。《孟子·滕文公上》有言:‘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一旦儒家淪爲君王工具,爲得君王重意,那一類人必然增多,儒家將失本義。”
沒想到在原著裏不顯山不露水的顏路,竟有如此見識!
袁白沒評價顏路的回答如何,而是道:“那你不妨再猜猜我邀請百家,究竟想做什麼?”
顏路思索了會兒,道:“子路如言之有誤,請國師勿怪。”
袁白擺了擺手,顏路道:“當今天下,雖七國並存,但獨以秦強,秦一統天下之勢有如洪流,勢不可阻,整片神州浩土將只剩一個‘秦’字,這是以往從未有過之事,乃千古未有之變局!”
“一統七國之秦,既不同於商,亦不同於周,因此治國也不能再循商周,須得有新的方法、思想來治秦、強秦。”
這想法十分獨特,其他人都還想着袁白是要以諸子百家之力強大秦國,然後再吞滅六國,顏路看到的卻是大秦一統天下之後,認爲袁白是在爲一統後尋找新的強國治國之路。
“猜測很有趣,雖不中,也沾了些邊。你在小聖賢莊時,一直韜光養晦,無爭強鬥勝之心,安之若怡,爲人處世十分淡泊、喜靜而不喜動,爲何今日要顯露己身才學?”
不待顏路回話,袁白自問自答:“哦,你是爲了儒家,你擔心我會滅了儒家,才故意展露才學吸引我?”
顏路沒說話,神情淡然,絲毫沒有心思被看破的擔憂害怕。
因爲他本來就沒想遮掩。
袁白道:“你爲了儒家,當真盡心盡力,那以後就留在我身邊,隨我辦事吧!”
顏路向袁白一揖:“遵國師之命。”
第四個到百家司的是墨家,來人是荊軻,同樣獲得了袁白的接見。
“墨家荊軻見過大秦國師!”
見到袁白身邊站着的顏路,荊軻表情微微驚訝了下,作爲墨家統領,自然認識儒家小聖賢莊的二把手。
荊軻心裏生出許多疑問:這位怎麼站在大秦國師身邊?是他個人之意,還是儒家之意?
如果是後者,那就麻煩了,代表儒家已經站到了秦國一邊。
這不是墨家所願意看到的!
荊軻微微皺了下眉,落在袁白眼中,哪不知荊軻的想法,開口道:“荊軻統領可是在想他怎麼在我身邊,是他個人之意,還是儒家之意?如果是儒家之意,那就很不好,對不對?”
荊軻也不是一般人,沒否定,反而坦然承認道:“國師好眼力,我的確是這想法!”
袁白道:“子路,那你告訴荊軻統領,這是你的選擇,還是儒家的選擇?”
顏路向荊軻一禮,平靜回道:“顏路見過荊軻統領,此既是顏路之選擇,也是儒家之選擇。”
荊軻心裏一震,儒家真的選擇投靠了大秦,但儒家的事,他也不好多問,向顏路抱拳致歉道:“此乃儒家之事,荊軻本不當多問,還請顏路先生勿怪!”
顏路微微頷首。
荊軻又看向袁白,問出了他作爲墨家代表的問題:“國師如何看我墨家?”
袁白道:“墨家思想不壞,兼愛、非攻本是不錯的思想,但世隨時易、事隨世變,還抱着過去的的那套,就不對了,何況連過去的那一套,你們都未抱好。”
聽到這種評價,荊軻很不服氣,沉聲道:“願聞國師高見!”
“談不上高見!”
袁白未答先問:“荊軻統領身爲墨家四大統領之一,身份地位只在墨家鉅子之下,對墨家應當瞭解甚深,我想請問荊軻統領,你們墨家思想源於何處?因何而生?”
問這些做什麼?
荊軻心裏疑惑,但還是朗聲回道:“我們墨家出現於三百年前,由祖師墨子創建。創建的原因當然是天下紛亂、戰爭不斷,祖師想減少這世間紛爭,才創立我墨家,以‘兼愛非攻’爲主張。”
提到墨子和兼愛、非攻之時,荊軻一臉自豪。
注:感謝大佬們滴訂閱!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