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至小聖賢莊
他準備去拜訪荀子這位當世大賢!
從年齡、學識、眼界來講,袁白比荀子年齡更大,學識更廣博,眼界更開闊,但袁白自知他有今日成就是因有掛,而荀子完全是靠自身才智,站在一個世界的頂峯,只因時代所限、世界所限,成就方纔未能達到更高。
就如神鵰世界的獨孤求敗、黃藥師、張君寶等人,若有人能給他們打開格局,成就絕不會只有原著那些。
對自己的行程,袁白未有絲毫隱瞞,直接亮明車架向桑海小聖賢莊而去,毫不在意可能有人根據他的行程線路安排埋伏。
但一路直到桑海都平安無事,根本沒人跳出來伏殺他,這讓袁白有些失望,東皇太一這老小子與他同行,他還想看看伏殺他的人見到東皇太一時的場景。
“居然沒人來埋伏刺殺,我還以爲多多少少會有幾個蟊賊,未想他們的膽竟如此小,連試探都不敢。”
東皇太一正以龍遊之氣駕馭馬車,聽到這話,龍遊之氣微微一頓:“你一戰將農家六大堂主、上千弟子全殺了,誰還敢埋伏你?”
小聖賢莊爲儒家聖地,在齊魯之地極爲有名,修建於桑海一座風景秀麗的山上。
馬車行駛在上山的道路上,袁白打開車窗,看着窗外的風景,道:“儒家的人倒會選位置,這小聖賢莊位於山上,近於海岸,可觀山,可看海,既臨於市井,又不受市井喧譁所擾,是個讀書做學問的好地方。可身在天下之中,又豈能真正遠離世事喧囂?”
東皇太一道:“小聖賢莊乃孔子親自選址,位置當然不錯。”
伏念這時正在室內教一衆弟子讀書,忽聽到莊外傳來馬蹄聲,放下手中的竹簡,看向莊外,心道:“難道是那人到了?”
袁白在來前,並未知會伏念會何時至,所以伏念也無法準確判斷袁白什麼時間到,備好禮儀接待。
不過根據袁白到桑海的路程,能夠估算出袁白大概在這兩三天便至,且據傳回的消息稱,袁白乘坐的是一匹馬拉的馬車,而從外面傳來的馬蹄聲判斷,來的的確只有一匹馬。
“你們安心背誦,待會兒我會抽查,我去去就來。”
伏念剛走到屋子,見顏路正好在屋外,顯然顏路也聽到了莊外的馬蹄聲。
顏路道:“師兄,是否是那位到了?”
伏念道:“不知,但想來應該是。”
伏念又道:“我等未曾準備任何禮儀,那位便到了,這會否有些失禮?”
顏路道:“師兄放心,國師並不在意這些俗禮。”
兩人一邊聊着,一邊關注着莊門那,只聽到一個聲音從那傳來,“在下袁白,前來貴莊拜訪,望貴莊主人開門一見。”
果真是那人來了!
伏念與顏路對視一眼。
荀子在藏書樓中翻閱一卷先賢典籍,聽到袁白的聲音後,將竹簡合上,看向莊門方向,捻了捻鬍鬚,輕道一聲:“來了!”
小聖賢莊硃紅色的大門緊閉,一輛馬車停在莊門口,袁白和東皇太一站在馬車前,不焦不急地靜靜等着。
不過多時,硃紅的大門緩緩拉開,三人出現在大門內,兩名青年、一名老者,兩名青年分立左右,老者則在中央。
老者左邊那位青年,衣衫華麗貴重,氣度也華貴莊嚴,正是儒家當今的掌門伏念,老者右邊那位青年,衣衫則淡雅樸素,有儒家謙謙君子之風,正是顏路。
伏念在右,顏路在左,中間那鬍鬚皆白、仙風道骨的老者,自然便是袁白此來拜訪的目標——荀子!
如果按現實歷史,在這個時間,荀子早已該逝世,袁白根本不可能與這位千古留名的儒家大賢一見,可這個世界,荀子不僅未死,還能活到十多年後,荊天明那小屁孩出來蹦躂之時。
見袁白身邊還跟着一人,伏念、顏路神情微微變化,只有荀子一臉淡然,毫無所動。
“小聖賢莊掌門伏念恭迎國師。”
伏念雖立於荀子之右,但其身爲儒家掌門,自然由他帶頭。
袁白不爲諸侯,不爲天子,伏念遂以揖禮向袁白相迎,荀子和顏路也向袁白施以揖禮。
袁白還禮道:“伏念先生年紀輕輕,便爲儒家掌門,往日只聞名,未見真人,今日一見,果真是年輕俊傑,氣度非凡。”
伏念回道:“國師過譽了。”
他身體微偏向荀子方向,介紹道:“這位是我師叔荀況先生,這位是我師弟顏路。”
袁白先看向荀子,道:“荀況先生爲當世大賢,我豈能不知?此次來,是向先生請教,還望先生不吝指教。”
荀子回禮道:“國師之名,名動於世,老夫早多有聞。國師之學驚絕天人,老夫豈敢談指教國師?”
袁白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能與荀況先生這等大賢同行,定能讓啓獲益良多。”
與荀子說完,袁白又看向顏路,笑道:“多日不見,子路可好?”
顏路拱手一禮:“勞國師掛念,路一切安好。”
伏念看向立在袁白身邊的東皇太一,問道:“這位是……”
袁白介紹道:“這位是陰陽家當今東皇。”
伏念、顏路行禮道:“原來是東皇閣下,失敬!”
荀子似乎認出了東皇太一的真正身份,道:“原來是閣下,我與閣下已有多年未見!”
東皇太一道:“距今已有54年!”
聽荀子和東皇太一的對話,兩人似乎在許久以前曾見過。
這其實很正常,東皇太一的真實身份是鄒衍,在現實歷史上的生卒年約爲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而荀子在現實歷史上的生卒年則爲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兩人僅相差11歲,可算同一時代的人物,曾有過交集,相當正常。
一番客套後,袁白、東皇太一進入了小聖賢莊,五人的位置很有講究,袁白走在前,東皇太一稍位於其後,伏唸作爲儒家掌門,小聖賢莊的東道主人,又走在東皇太一之後,荀子、顏路則還在伏念之後。
小聖賢莊的景色極爲不錯,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園林假山,是應有盡有,其中風景十分優美,將古典園林的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