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天音的決定
而仇忘語則更慘了,其實魔教多年未見的絕世天才,二十年間便統合了大部分魔教派系,成爲魔教教主,當時何等意氣風發?以爲終於可以擊敗正道,一振魔教聲威,可在青雲山上面對誅仙古劍,仍舊不敵,傷勢過重而亡。
這麼多年,從未有什麼勢力、什麼強者可威脅到正道三派,那麼多艱難險阻都挺過來了,普泓相信這一次仍會如此。
正道長存,天音不滅!
法相有心想提一嘴“青雲的誅仙劍也被那白猿奪走了,正道最大的依仗無了”,可看自己師尊一臉堅定,沒有開口。
其實,普泓哪想不到這點?
但他不能說,他身爲天音寺主持,必須得做出一個表率,若他都沒有堅定的意志對抗敵人,又怎麼指望其他僧人敢堅決抗敵?
而且,說出來不是打擊己方陣營的士氣?
普泓道:“法相,將在寺中所有的‘普’字輩僧衆、‘法’字輩僧總全部召到後山,我有要事與他們分說!”
法相恭敬應了聲:“是!”
那名來傳消息的年輕僧人見此,心中一突,這次的事該不會真的很大吧?
須彌山後山,蒼松修竹,密密成林,山風吹過,鬆動竹搖,說不出的清幽雅意。
此地景色雖雅緻清幽,可平日不會有多少人到此,但在今日,許多天音寺僧人如臨大敵般守在某片竹林外。
目光深入,會看到在竹林深處,林間一片草地上,盤坐着數十位僧人,大多都是老僧。
凡此刻在天音寺的高層僧人全數來了,四大神僧中還活着的普泓、普空、普德,年輕一輩的法相、法善……
掃了眼在座衆僧,普泓開口道:“今日請諸位師弟師侄過來,是有一要事要告知諸位,此事關乎我天音生死存亡、關乎正道興衰,我不敢擅專,特請諸位師弟師侄集思廣益,共應此劫!”
普泓這番話一說出,除法相和之前傳信的那名年輕僧人外,其餘僧人都一臉迷惑,什麼事嚴重到關乎天音寺生死、正道興衰?
但見普泓神色嚴肅,諸僧也不禁肅然,這事恐怕真的很眼中!
坐在普泓身側,四大神僧性子最爲急暴的普空道:“師兄,可是又有邪魔作祟?告訴我在那,我帶浮屠金鉢去滅了他!”
普泓點頭道:“的確有妖邪作祟,那妖邪諸位不久前才見過,正是在後山鬧出那番動靜的猿妖!”
一聽是那敢正面和天刑厲雷硬剛,還一拳將之轟散的白猿,普空頓時閉了嘴,他性情剛烈、嫉惡如仇,凡是妖魔,在他眼中皆是邪、皆是惡,因此其所過之處,寸妖不長、寸魔不生。
當年,碧瑤的孃親和姥姥便是因普空而死!
但普空只是嫉妖如仇,不是傻,那白猿明顯超出了他能力範圍,要是敢去,怕是連全屍都留不下。
聽普泓提到那纔在後山引發過大動靜的白猿,天音寺諸僧心中又好奇又凝重,好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凝重於如果要面對這麼強大的妖魔,他們能有勝算?
普泓道:“從寺外有消息傳回,說有一名爲‘天庭’的組織,正在各地宣揚,要辦一場什麼英才大會,不論正魔、不論是妖是人,都可參加這場大會,舉辦地在雷蒼山,還會以天書爲獎品!”
天書?
聽到這兩個字,普空、普德、法善的臉色一下沉了下去。
袁白在青雲山出手救走張小凡時,普空、法善就在現場,曾聽袁白講過天書和佛道魔三教的關係,懂得天書的重要。
而普德身爲四大神僧之一,雖未親歷青雲山上的事件,但被回來後的普泓、普空親口告知,也懂。
天書爲佛道魔三教功法之源,卻有人將之拿出作爲一場什麼大會的獎品,這舉辦大會之人所圖不小。
“天書此物,爾等以往可能聽過其名,以爲只是魔教的魔功。”
普泓再次看了眼衆僧,道:“其實,天書不僅和魔教有關,也與我們天音寺、青雲門有關……”
普泓開口講出了那天在青雲山上發生的一切,諸僧震動,一些年輕的僧人更是彷彿信仰崩塌了,一臉不願置信地念道:“不可能,這不可能!”
佛道魔三教功法竟然都出自天書,他們天音寺號稱正道,卻和魔教原是同出一源,那這麼多年的正魔相爭,他們所認爲的正魔之別,這些都算什麼?
看到這些年輕僧人一臉信仰崩潰的神色,普泓哪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可這件事終究是瞞不住的,那日在青雲山上,袁白帶着張小凡走後,他和青雲衆人很幽默且地一同不提及此事,對此事保持沉默,就是擔心會出現眼前這幕。
畢竟在他們這些年的教導中,魔教都是邪惡的,魔教跟我們是不同的,我們是正道,天生和魔教勢同水火,應當斬妖除魔。
在這種教導下,天音寺的弟子對魔教存有天然的惡感,視若仇人,凡是魔教妖人,只要碰到都會將之斬殺。
可現在普泓告訴他們:我們和魔教其實並非生來就是仇人,而是同出一源的親兄弟。
那他們這些年都在幹嘛?
鬥了這麼多年,原來我們在殺自家的兄弟!
也難怪這些僧人會信仰崩潰。
普泓繼續道:“天書雖是我等功法共同的起源,但不等於我等和魔教妖人是兄弟,天書無正邪,可我天音寺和魔教有正邪之分。”
“我天音僧衆這些年行走四方,救了多少人、做過多少好事,莫非這不是正、不是善?反觀魔教妖人,爲禍天下、荼毒百姓,這不是邪、不是惡?”
普泓斬釘截鐵道:“我等斬妖除魔,使天下百姓免受災厄,這就是正道!爾等勿須迷惘,我等所修功法雖和魔教妖人同出一源,卻不等於我等與魔教妖人是一路,沒有正魔之別。正道在於人心,在於所想所爲,而非功法出處!”
聽到普泓所言,竹林中安靜了一會兒,諸僧齊齊雙掌合十,向普泓行禮道:“謝方丈指點迷津!”
諸僧又重拾信仰。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