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你可以選擇退出劇組
《鬼影實錄2》正式進入拍攝階段。
獅門這邊的片場是租用了一間別墅。
道具和舞臺還有燈光已經提前進場把今天要拍攝的戲份全部佈置好。
江培安還配備了兩名翻譯,演員組一名,劇組工作人員方面一名。
再加上江培安坐鎮,語言方面的障礙基本上已經構不成問題。
“還好麼?”
房間裏已經歸置好,江培安拍了拍濘浩的肩膀問道。
濘浩深吸一口氣,目光專注的看着監控器。
“沒問題。”
“好,接下來就全都交給你了。”
江培安笑着道。
濘浩感覺一股前所未有的壓力在身上。
這跟他在學校拍攝的小組作業以及畢業作品不同。
專業的劇組,各種燈光道具一應俱全,還有專業的演員。
眼前這些可都是專業院校畢業科班演員,就連年紀不大的楊蜜都是從小就參演的童星。
更何況,他的身旁還站着大佬江培安。
壓力山大!
但濘浩並不排斥這種感覺,反而心裏有些躍躍欲試。
“各部門準備,Action!”
濘浩眼神犀利,表情鄭重的喊道。
各部門和演員立刻進入狀態。
這一場戲是整個劇組的開始,同時也是劇情裏的第一場戲。
大概是背景似的論述,主要是交待主要角色和背景。
大概劇情是田崢帶着剛剛分娩的曾梨和兒子回家。
通過對白讓觀衆迅速瞭解劇情,同時將兒子、繼女、保姆、狗這些重要角色一一引出。
……
開頭便是繼女楊蜜的視角,她手持相機拍攝父母帶着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從醫院回來。
這一段,由專業攝像進行拍攝,楊蜜只用站在旁邊配音即可。
《鬼影1》上映時被大家詬病最多的便是搖晃不穩的鏡頭讓觀衆看的頭暈目眩,甚至想吐。
所以,這一次江培安將攝像機進行了輔助設備。
爲了讓畫面更爲流暢,使用增加代入感的搖晃“呼吸鏡頭”。
但這樣的做法最考驗的是導演的設計功底。
畢竟大量的長鏡頭使用,勢必要涉及到場面調度。
“咔,攝像師的步伐有些錯亂,剛纔在拐角處時鏡頭應該從樓梯口探出來。”
第一鏡鏡頭喊咔,濘浩對着劇組翻譯說道。
翻譯很快就將濘浩的想法闡述出去。
攝像師看了眼濘浩,換了隻手掌機:
“OK。”
見攝像師調整好之後,濘浩再次喊開機。
拍攝繼續,曾梨微笑的將孩子從車上報下來。
田崢手裏拿着行李走在後面,楊蜜“掌機”的鏡頭正好站在門口。
“進門。”
濘浩看着監視器。
“咔!”
在進門的時候,畫面稍微錯亂一下,直接將兩位主角偏離出畫面。
“攝像師調整角度,你現在是站在門口的狀態,不需要晃動和大動作。”
攝像師聽到翻譯的話,嘴裏嘀咕一句,濘浩顯然沒有聽懂。
站在他旁邊的翻譯倒是聽了個真切,正在猶豫要不要翻譯。
但見濘浩已經進入工作狀態後,他索性沒有翻譯。
江培安卻是聽了個真切,攝像師不滿的說了一句:
真難纏。
江培安眉頭皺了皺,看了眼全神貫注盯着監視器的濘浩。
這樣下去要出問題的啊。
果然,再次拍攝沒多久的時候,濘浩再次喊咔。
“攝像師,按照分鏡口令拍攝,不需要增加多餘的動作。”
濘浩面無表情的開口道。
“導演先生,恕我直言,我剛纔用的是高級的視頻拍攝方法,我覺得這樣表現會更好。”
聽到翻譯的話,濘浩直言道:
“我不需要更高級的攝製方法,按照分鏡口令和場面調度來就行。”
“你……傲慢的小子。”
“我並沒有傲慢。”
“我覺得你的言行讓我很不舒服。”
兩人直接你一嘴我一嘴的在片場交鋒。
導演和攝像師吵起來了?
劇組的工作人員和演員紛紛看着兩人。
“翻譯哥哥,他們在說什麼啊?”
楊蜜悄聲的問着旁邊的翻譯道。
“噓,他們因爲鏡頭調度的事情吵起來了。”
翻譯笑着對楊蜜說道。
“哦,攝像師難道不應該聽導演的話麼?”
楊蜜不解的問道。
翻譯無奈的笑了笑,看看,連十五歲孩子都懂的道理,難道攝像師不明白麼?
還是說他另有企圖……
翻譯看了眼坐在旁邊一言不發的江培安。
……
“Stop!”
江培安直接喊停,他看着攝像師直言道:
“如果不能按照導演的指令拍攝,克萊爾,我很遺憾的告訴你,我們的合作就要結束了。”
聞言,攝像師看了江培安一眼,聳了聳肩膀道:
“我想這只是創作上的分歧,無分對錯,只是兩種思路的對碰。
如果導演先生覺得自己的創作手法更好,出於職業素養,我服從導演的命令。”
“好,那就繼續拍攝。”
江培安點頭道。
“江導,我……”
重新坐回監視器旁邊,濘浩看着江培安欲言又止。
“我明白你的意思,無論是從工作還是私人感情上,我都會無條件擁護你作爲導演的利益。”
江培安緩緩道。
劇組剛纔之所以會有“挑戰者”的出現,大概是因爲濘浩這個導演壓不住場子的原因。
而江培安這個製片人有很大的權利,包括有但不限於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等權利。
劇組的人事調動權利,自然也不在話下。
如果把劇組形容成一個班級,那麼江培安毫無疑問的就是班主任。
而濘浩就是他挑選出的班長。
有學生不服班長的管理?
要麼班長通過自己的手段解決,要麼班主任出面。
顯然,初入片場的濘浩暫時是沒辦法解決這個“刺頭”學生的……
“謝謝江導。”
濘浩感動的說道。
江培安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我理解你一心想拍攝電影的想法,但跟劇組還有演員的溝通要注意方式方法。
拍任何一部影視劇,從來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電影方面需要調度,劇組同樣需要你協調。
尤其是咱們這種人數不算多的小劇組,氛圍最重要,明白我的意思麼?”
濘浩聞言,稍稍思考一番後,鄭重的點頭道:
“我明白了。”
重新開機拍攝,江培安翹着二郎腿在旁邊坐着。
現在看來濘浩未來需要走的路還遠着呢。
當然,這是每一位導演的必經之路。
上一世的濘浩就在處理劇組事宜上喫過虧。
這一世江培安提前出現,希望不會再發生類似的事情。
……
經過江培安的“開導”後,濘浩和攝像師的溝通明顯增加了許多。
雖然進度變慢了一點,但效率卻是提升巨大。
很快,第一場戲就拍攝完畢。
接下來就是楊蜜的戲份了。
雖然是家裏的繼女,但父母對她的愛是毫無保留的。
她在電影裏的性格活潑開朗,跟她本人有些像。
“導演,我待會該怎麼演啊?”
楊蜜看着濘浩問道。
“按照你本來的性格演就行。”
濘浩想了想說道。
之前在大會上濘浩就發現楊蜜外向的性格。
“好咧,我知道了導演!”
楊蜜笑逐顏開,一蹦一跳的回到片場。
“呃……最好再收斂點。”
楊蜜身形定住,回頭苦笑道:
“導演,你什麼意思?”
“呃,好好發揮,加油!”
……
楊蜜的戲份在開場裏表現的不多,攏共四句臺詞,不過卻都是表現人物形象和交代背景的話。
大概是父母摟着兒子,介紹着各個房間,帶他認識新家,來到了姐姐的房間。
這一場戲,開頭就交代了家庭關係,女兒是丈夫的,跟兒子屬於同父異母的關係。
“這是你姐姐的房間,如你所見,它很亂,就像豬窩。”
父親田錚一手摟着兒子,一邊拍攝着。
跟隨着相機的視角,大家對姐姐的房間有了個徹底的瞭解。
的確很亂。
“你好啊,我同父異母的弟弟。”
鏡頭給到楊蜜,她笑着跟鏡頭打招呼。
不過她的表情略微怪異,看着監視器裏笑靨如花的楊蜜,江培安皺了皺眉頭。
“咔!”
衆人紛紛看向濘浩。
濘浩也是一臉懵逼。
“蜜蜜,你剛纔的笑容太不自然了,我不要假笑,而是發自肺腑的笑容。
就像跟你的朋友一樣,不過要親切,帶着一點寵溺,他是你的弟弟。”
江培安緩緩的說道。
“好吧,那我再試試。”
“開機!”
江培安坐在監視器旁邊說道。
導演換人了?
一干演員一臉懵逼。
不過劇組的工作人員倒是習以爲常,製片人嘛,導戲不是很正常。
“咔!”
楊蜜的表演結束後,江培安又喊了一聲。
“不夠自然,再來一次。”
“咔,再來!”
……
NG了五六次後,楊蜜都有些泄氣了。
楊媽在一旁連忙解釋道:
“江製片,蜜蜜她平時不是這樣的,好多導演都說她非常有靈氣。
而且她笑容也非常自然,現在可能是失誤,她太緊張了。”
江培安擺了擺手,道:
“我明白,大家先休息一下。”
楊蜜此時處於一種無法入戲的狀態。
其實這就是專業演員跟非專業演員的區別。
一般來說專業演員經過高強度的訓練之後,對於演戲的狀態能有目的的控制。
比如同樣的微笑,他們能保證笑過幾次之後,依舊能能保持狀態。
普通人大概笑個幾次臉就變的僵硬,無法繼續拍攝。
楊蜜此時就處於這個狀態,如果不停止休息,就連接下來的戲份也會受到影響。
“製片哥哥,我是不是特別笨啊。”
楊蜜沮喪的來到江培安面前難過道。
“爲什麼會這麼想呢,演員的狀態不佳或者被導演喊停的例子有很多。
只是非常平常的一件事兒,調整好心態,等休息好再來。”
江培安安慰道。
到底是十五歲的小姑娘,心智和抗壓方面還有待增強。
“那意思是我還是很有天賦的咯?”
楊蜜臉上難過的表情突然消失,展顏一笑,莫名的俏皮可愛。
“天賦是有的。”
江培安有些愕然,這姑娘臉皮有點厚啊。
“哈哈哈,我就知道。”
楊蜜得意的說道。
“有是有啊,但不多。”
江培安慢悠悠的來了一句,小姑娘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
“江!哥!哥!”
小姑娘恰腰氣呼呼的看着他。
“哈哈,趕緊去休息,待會一條過!”
該說的技巧江培安都已經跟她說過了,剩下的就看她自己能領悟多少了。
後世經常有人吐槽楊蜜的演技,從後世來看,江培安依舊還是那句評價。
有,但不多。
隨着名氣的增加,從《宮鎖心玉》之後她的演技狀態直線下滑,只是在喫老本。
尤其是後面跟趙包子兩人較勁似的接戲。
你演一部古裝,我立馬也來一部。
你演仙俠?我也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兩人爲了爭一姐的位置,斗的是不可開交。
雙方的粉絲也屢屢下場撕,好不熱鬧。
這其中,有資本的捧殺,也有粉絲們的吹捧。
總之,大家似乎都不會去好好演戲或者提升自己。
而是在話題和熱搜上斗的你來我往。
江培安搖了搖頭,不知道這一世的楊小蜜會不會重蹈覆轍……
“江導,如果面對像楊蜜這樣的演員,該怎麼處理呢?”
走了一個楊蜜又來了一個濘浩。
江培安笑着道:
“對於演員狀態不佳或者遲遲無法入戲的時候,基本上要以男女、老少以及劇情的難易程度來分。”
“這麼詳細?”
“當然了,男女的在狀態在特定時間段裏表現差異很大,而在年齡方面,我推薦你多研究一下心理學。
在跟演員建立良好的溝通基礎上,再去講戲,效果事半功倍。
還有,如果劇情難度特別大,就算是名演員,現場演繹的時候也會出岔子。
角色的塑造一半來自演員,而另一半就是導演的引導。”
濘浩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事實上,江培安這番話可以想象的空間非常大。
不同的人聽着會有不同的感受,而江培安之所以選擇提綱挈領的表達。
主要是不想限制濘浩的個人發揮,說多了只會讓他認定某個觀點走下去,反而不利於他的成長。
“好,各部門準備。”
見休息的差不多了,江培安拍了拍手,朝着衆人說道。
……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