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正德帝召見
這日上值,李意卿又重複之前的工作。
蔣掌院帶着一個手拿拂塵的公公過來,在同一間屋裏當值的侍講見了蔣掌院身側的公公,雙眼一亮。
侍講是翰林院最容易面聖的人,這會兒聖上跟前的孫公公過來,高志清這個當了三年修撰的狀元,羨慕地看了眼屋裏的兩位侍講。
牛侍講和石侍講站起身,臉上帶着和煦的笑意。
“掌院,孫公公,今日可是聖上要聽講?”
孫洪撥動拂塵,面帶笑意,略帶尖細的聲音說着此行的目的。
“幾位大人,此次聖上宣新科狀元覲見。”
李意卿沒想到還有他的事呢,畢竟都在翰林院打雜好些時日,就差每日泡枸杞摸魚了。
孫洪走到李意卿跟前,上下打量了下,點頭。
“李大人,聖上有請。”
李意卿對蔣伯榮和孫公公雙手作揖,“掌院,孫公公。”
蔣伯榮也走上前,淡聲道:“聖上召見,你便跟着孫公公去吧。”
跟掌院作揖,李意卿便跟着孫公公走了。
路上,李意卿拿着一個荷包遞給孫公公,笑道:“孫公公可知聖上召見下官是何事?”
孫公公不動聲色得把荷包放進寬大的袖口,不經意道:“奴才哪敢揣摩聖意,今日早朝,朝中大臣上奏,青州發生水患,聖上當即決定撥銀賑災。”
那就是說,今日聖上的心情指定好不到哪裏去,砍頭可能不會砍,就是今天入宮討不了好。
孫公公想到當年李長江贈的半壇的酒,臉色緩了緩。
進了宮,在路上的時候,孫公公又繼續道:“聖上想多撥些賑災銀,順便治理青州水患,聽說是按李大人殿試寫的法子治理,朝中大臣各議,聖上乃爲國爲民的明君,力排衆議,還是準備多撥銀賑災,奴才出宮前,錢大人還沒走。”
這說的已經夠多了,至於能不能面見聖上之後順利出宮,那是李狀元的本事了。
再說,聖上也不是什麼暴君,頂多就是喫些掛落。
李意卿感激道:“多謝公公指點了。”
跟着孫公公到了宣政殿外。
很快,有外面的小太監進去回稟,沒過一會兒就走了出來。
“宣李意卿李大人覲見。”
進了宣政殿,李意卿走到下首,左手覆在右手上,低頭彎腰行禮。
“微臣參見皇上。”
正德帝此時穿着黃色常服,頭戴玉冠,眼神深邃地看着下首的李意卿。
“平身。”
李意卿直起身子,見錢大人還在宣政殿,正滿臉漲紅地看着正德帝。
看情況,這可不是給聖上講典故的時候,估摸着他進來之前,正德帝和錢大人商討的事還沒說好呢。
宣政殿內安靜了幾息,李意卿正要硬着頭皮問話。
正德帝好整以暇地看着錢大人,而後臉上帶着笑意,悠悠道:“還是第一次召見李愛卿過來給朕講學。”
“微臣承蒙皇上厚愛,皇上可是宣臣講學?”
正德帝收起臉上的笑容,沉聲道:“回回都是講那些典故,甚是沒意思。”
意思是不用講了,難道因爲治理水患的方法是他寫的,讓他進宮詢問一二?
沒想到上首的正德帝又出聲道:“李愛卿在翰林院可還適應?”
別說,還真有些不適應,因爲太閒了,等莊子買好了,他也跟着他爹折騰下吧。
不過,皇上是不是太過關愛臣子了?
這也不對啊,看旁邊錢大人眉頭緊蹙的模樣,再看看此時喜怒不形於色的正德帝,不愧是帝王啊。
“多謝皇上關懷,有掌院大人和諸位同僚的指點,微臣在翰林院還算適應。”
看着正德帝和李意卿聊上了,錢大人慾言又止。
聖上您看看老臣我啊,我纔是您最愛的臣子。
“李愛卿,據說卿自小家貧,當初爲何決定考科舉?”
李意卿見正德帝目光直直地看向他。
難道說他爹孃覺得他病懨懨的種不了地,纔給他讀書的?不知道說了聖上生不生氣。
“皇上,臣年幼時,身體有些虛弱,家母便央了當時還是童生叔公給臣啓蒙,後來叔公見臣天賦不錯,家裏剛好賣了點新奇的喫食,家裏寬裕了些便決定往科舉這一路走的。”
錢大人聽了,詫異地看了眼李意卿,這盛京的官員,怕是沒人說出自己這些落魄的事吧?倒是這李狀元,說得理直氣壯,臉上不帶一絲自卑,好似人之常情。
“哦?看來朕能有你這位愛卿,還多虧了李夫人啊。”
錢大人終於忍不住了,開口道:“李大人,什麼喫食這麼掙錢?這書本可是矜貴之物。”
錢大人說完,有些懊惱,這話怎麼聽着不太對勁啊,定是被聖上給逼得昏了頭。
訕訕地看向李意卿,不好意思道:“李大人,是本官多言了。”
不過什麼喫食這麼掙錢,錢大人和剛剛得知國庫不是很富足的正德帝都很感興趣。
一個是皇上,一個是戶部尚書,兩人盯着李意卿。
李意卿大着膽子道:“一開始賣的是一種叫桂花羹的喫食,不過幾文一碗,再然後,臣的一位同窗伯父生意做的還不錯,家裏便賣了幾個菜譜。”
至於爲什麼說是伯父,還不是張自新已經過繼給他二叔了,還是不能說是他家的。
原來是這樣,正德帝和錢大人點頭,等一下,不對啊?
“李大人,這賣菜譜能買盛京拱橋街三進的院子?”
錢大人瞪大了眼睛,這廚藝得多好,宮裏的御廚都比不上吧?錢大人知道還是因爲錢夫人跟他嘮叨的時候記了下。
正德帝聽到拱橋街三進的院子,蹙了下眉,難道這李意卿中舉後大肆斂財?大興不是沒有過這種事,所以正德帝纔會下意識這麼想。
瞧見正德帝的樣子,李意卿心下咯噔,怎麼家裏買院子錢大人也知道啊,還在皇上面前都說了。
李意卿不知道,不少人知道李家在拱橋街買院子的事,多少有些詫異李家有這個本事。
別說盛京的官員了,連沈家這個親家都對李家的家底有些咋舌。
不是說盛京的世家沒有這些底氣,只是知道李意卿是農家子,這一來盛京就買下拱橋街三進的院子,那裏三進院子高低得要個四千兩纔行。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